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健康意識的提高,人們的養生意識逐漸增強,你也一定在社交軟件上感受過被好友曬出的「健身」、「健康餐」等內容支配的恐懼。這是否意味著大陸都市人群的健康習慣越來越好了呢?
答案可能沒那麼美好。
最近,中美聯泰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下稱「大都會人壽」)發布《中國都會人群健康藍皮書》(下稱「《藍皮書》」)顯示,都會人群均將健康飲食、充足睡眠和堅持鍛煉看作有利於延長壽命的因素,但大多數群體「有意識、無行動」,其中尤以「80後」、「90後」為主,堪稱「朋克養生」。
「90後」在睡眠時間、飲食、健身等方面均弱於「70後」和「80後」,甚至超過兩成的「90後」一個月才會去健身一次,甚至更少;「80後」則較為「佛系」,在飲食上雖然有意識,但卻並未行動,健身的頻率也低於「70後」;「70後」基本已經形成了健康的飲食習慣且健身頻率更高,睡眠質量也好。
失眠、頸椎病、腸胃病三大「殺手」
都會人群認識到影響健康壽命的因素眾多,其中,健康飲食、充足睡眠和堅持鍛煉被都會人群公認為有利於延長健康壽命的三大因素。
但與之對應的,都市人群也受相關健康困擾更多:失眠、神經衰弱,肩頸酸痛、困乏,腸胃不好成為了排行前三的健康問題。其中,「70後」受「三高」困擾比例更高;「80後」失眠、神經衰弱比例偏高;「90後」則被脫髮、頸椎病、腸胃病等初老症所困擾。
「80後」壓力大,近七成「90後」熬夜
《藍皮書》調查數據顯示,超過六成的「90後」受訪者表示:「在最近三個月,油鹽糖攝入超標、很少有超過30分鐘的體育運動。」而且近七成的「90後」受訪者承認「晚上習慣晚睡、熬夜」。
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狀態的「80後」則備感壓力,近六成受訪者表示,遭遇失眠或神經衰弱的困擾。他們也屬於「有意識,無行動」的人群,無暇顧及合理飲食、健身鍛煉並保證充足睡眠,當健康出現問題時,往往靠自己硬扛。
相較之下,「70後」都會人群則更加自律,已經形成了規律的飲食、睡眠和健身習慣;在面對健康問題時也更為謹慎和負責,超過三成的「70後」受訪者表示,在身體不適時會及時去醫院就醫,超半數的「70後」每年都會進行體檢,這兩個比例均高於「80後」和「90後」。
《國際金融報》記者從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副主任醫師、副教授蔡修宇處了解到,癌症的病發誘因和外界環境因素密切相關,因此癌症是能夠有效預防或者避免的。尤其在合理膳食方面,一定要注意均衡飲食,例如選擇植物性膳食,結合粗糧調整;通過良好的膳食習慣控制自身體質,成年人的體重升降幅度應控制在5kg以內為宜。
他告訴記者,有很多人會拿某某名人擁有某個不良的生活習慣,卻沒有生病的例子來為自己的不良習慣開脫。但實際上,別人沒有只是因為這個人沒有攜帶如引發肺癌的特定‘癌症因子’,因此不良的生活習慣再怎麼誘發也無法引起癌變,但這種概率極小。不良的生活習慣就是癌症的開關,建議不要用此嘗試打開癌症基因的「潘多拉魔盒」。
年度迷惑行為:網上搜尋看病超三成
當遇到健康問題時,都會人群的解決方式會是什麼?這屆「80、90後」居然「自行看病下藥」。
《藍皮書》顯示,面對身體不適,「70後」更加謹慎,超三成會選擇及時就醫,但也有28%的人會選擇自行搜尋應對方案,而這一方案在「80、90後」中所占比例更多,分別為35%和31%。
有55%的受訪者還表示,他們主要通過手機、電腦以及其他電子設備進行娛樂放鬆。這一點,在北京、廣州、成都、重慶、大連、杭州、南京、上海等12個一二線城市的1200個調查樣本中,廣州的受訪者表現最突出。
上海地區工作壓力巨大,但會選擇和親近的家人、朋友聚會娛樂釋壓。
近六成認為健康產業配套不足
7月15日,國務院出台《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這是繼《健康中國2030》之後,又一推進大陸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要綱領性政策。該意見提出了「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動員全社會落實預防為主的方針,實施健康中國行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同時,《藍皮書》也指出了阻礙都會人群延長健康壽命的原因——缺少健康夥伴的專業支持,當有健康夥伴提供涵蓋日常預防咨詢、早期診斷支持、專家醫療資源、持續康復支持和全面財務保障的一站式健康解決方案時,97%的受訪者表示將更有信心延長健康壽命。
「處在不同年齡段的都會人群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他們在應對健康問題時也存在不同的考量和挑戰。」《藍皮書》分析稱,從整體上看,都會人群對於延長健康壽命表現出強烈的渴望,他們希望得到健康夥伴的專業支持,獲得一站式健康解決方案,以鞏固其追求健康生活,延長壽命的信心。
政策與人群的需求正催生著眾多健康市場的蓬勃發展,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大陸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已超過54000億元,健康產業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新階段。但產業配套或仍顯不足,《藍皮書》的調查數據顯示,近60%的受訪者認為市場上仍缺乏能為人們提供專業健康服務的合作夥伴。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