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根據江蘇省民政廳對全省老年服務需求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空巢老人、獨居老人占老年人口的50%以上,其中80%以上願意在家里養老。那麼,失能、半失能、失智老年人在家里如何養老?居家養老都有哪些新模式,老人們對此評價如何?
在家「住上」養老院 「面子顧慮」一招解
上午9點,在北祖師庵44號蔣美珍奶奶家,潘俊醫生照例上門巡診。87歲的蔣奶奶患有老慢支和阿爾茲海默症,時時需要有人看護。蔣奶奶的媳婦說,家里堅決不會把老人送養老院。 蔣美珍的媳婦蘆國玲說:對子女來講,當然希望老人在家,一個是我們能看到她,放心。另外一個老人也願意在家,因為老人畢竟家觀念重一點,願意在家,有個安全感。
蘆國玲說,兒女對老人的照顧也多是幫著燒飯買菜做家務,專業護理以及健康服務方面無法與養老院相比。今年6月份開始,南京鼓樓區啟動了家庭養老床位的試點。蔣美珍老人成為首批家庭養老床位的受益者,養老機構在老人床頭安裝了緊急呼叫按鈕,手機上也安裝了呼叫終端。老人夜里如果有情況,可按緊急按鈕。在廚房里還安裝了煙霧報警器。同時手機上也有一鍵呼叫按鈕,可以及時通知養老機構。這樣的功能服務讓家屬感到放心。
記者了解到,目前,鼓樓區的每張家庭養老床位由政府支付3000元硬件費用,另外補貼上門服務機構每月480元、720元兩檔服務費用,專業人員每日定時上門,提供醫務護理、用藥監測、助浴助餐等。
南京市民政局福善處處長周新華表示:通過信息化和智能化設備,時刻能夠知道老人在家里什麼位置,呼吸是多少,心跳是多少,生理指標是多少。工作人員能夠隨時掌握情況,將家庭進行編組,由養老團隊挨家挨戶地去服務。家庭養老床位在試點期間,由政府進行補貼。一旦正式經營之後,老人的家庭需要支付硬件費用3000元,以及每月480元或者720元兩檔服務費用。不過,採訪中老人家屬表示,與城市中等檔次養老院的每月4000元費用相比,家庭養老床位的花費還是可以接受的,而這種模式最大的好處是,老人不用離開自己熟悉的家,又能享受到專業的服務。
蘇州時間銀行:敬老換住宿
在蘇州這家老年公寓的咖啡吧,老人們聽著音樂聊著天,一旁還有年輕的志願者送上剛剛做好的蛋糕。年輕人的加入,讓這里增添了歡聲笑語。原來這是今年九月,老年公寓推出的志願者之家項目:收取600元的房租,將老年公寓的部分房間租給志願者們,志願者只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陪伴老人,以敬老換住宿。23歲的小任就是志願者之一,平時都要上班工作,有空閒時間了就來陪老人聊聊天。她坦言,最開始是被低廉的房租吸引,但時間一長,看著老人們因為自己的陪伴而微笑,也覺得很高興。
怡養老年公寓經理楊蘭蘭表示,志願者每個人都有一張時間銀行存折,所有參加的活動都需要公寓工作人員給他們蓋章,入住可不僅僅是交錢,還需要一系列面試和考核,入住後,志願者每個月服務時長都要達到30個小時,否則就需要補繳租金。現在,5名志願者和公寓的老人住在同一棟樓里,年輕人都住在3層,其餘樓層住著老人。
志願者小任說,入住養老院之後,敬老服務時間換成了住宿,年輕人獲得了低廉的住宿環境,老年人收獲了更多的陪伴和朝氣,蘇州時間銀行的做法挺好。
南京時間銀行:低齡存時間 高齡取服務
今天上午,南京”鼓樓時間銀行”也正式開張。這里,時間換取的是自己今後的養老服務。南京市民陳阿姨退休在家多年,在南京鼓樓區時間銀行試運行期間,她就到養老服務中心報名,成了一名志願者,通過中心工作人員對接,她每天到劉奶奶家服務兩小時。在這兩個小時里,陳阿姨還會抽空幫老人做好午飯,收拾屋子,給80多歲的兩位老人解決了最棘手的難題。劉阿姨每天工作的這兩個小時,都會被記在她時間銀行的存折里。在她達到60周歲後,需要別人為自己提供幫助時,就可用原先存儲的時間進行兌換,做到互助養老。
南京養老志願服務聯合會會長史秀蓮解釋道,「時間可以存儲在銀行中,有一天需要幫助的話,可通過自己的手機APP發布需求,就會有志願者領單,接單之後就完成了這樣一個過程。」
南京市民政局福善處處長周新華表示,希望借鑒實體銀行的模式,在全市形成統一的架構,比如市里面設立總行,各個區設立分行,再下面設立網點,年輕的老人為高齡失能老人的服務,儲存在銀行網點里面,等未來自己或家人有需要的時候,可以提取相應的時間。如果自己覺得時間多暫時還不需要服務,也可以捐贈給需要幫助的老人。目前鼓樓時間銀行已經整合醫療、康復、照護、法律、精神慰藉、家政維修等多行業人才。
專家表示, 通過時間銀行養老,本質上是一種民間互助的循環服務模式,這對社會資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人們缺乏義務感和認同感,人際關係淡漠疏遠,社會資本匱乏,組織集體行動就會十分困難,而時間銀行著眼於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後的未來,這更加挑戰人們對社會的信任。
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社會工作系教授白友濤認為,社會組織和社區怎麼聯合,社會組織之間怎麼聯合也是需要考慮的,包括你在南京做的義工,將來退休了,到安徽老家去了,這個又怎麼兌換?這些都是需要不斷完善的。目前,南京在試點,未來能推行到全省再到全國,時間銀行的障礙就會少很多。
老人家屬”喘口氣” 政府和你共埋單
走進板倉街49號,80歲的楊大爺正躺在床上睡覺。老伴湯小霞說,楊大爺在退休前,是一名電子機械廠的工程師,家里的書櫥、櫃子都是老伴自己製作的。然而,三年前,楊大爺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整個人的性格就變了。平時的作息時間也發生了改變,每天都是白天睡覺,晚上起來活動。為了不讓老伴兒亂跑,湯小霞三年來從沒有睡過一個整覺。
其實,湯小霞自己也是癌症患者,和病魔鬥爭了24年。如今,為了照料失智的老伴,她已經身心俱疲。像湯小霞這樣的家庭還有很多,照料的家屬需要一點喘息的空間和時間。從今年開始,南京市政府為重度失能老人免費提供一定時間的照護服務。周新華表示,每年有15天的喘息時間,15天中由政府委托養老機構者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代替親屬來照料老人,政府給予照料組織每天150元的補償。
目前,南京市符合申請喘息服務條件的有1000人左右,已經有200多個家庭享受到了政府買單的喘息服務。家庭養老床位、時間銀行、喘息服務,近年來,居家養老市場出現了多種多樣的創新模式,各種式都由不同的養老機構執行,那麼,政府部門能否構建起一張居家養老服務的大網路,讓各種模式之間進行可互通、可復制、可推廣。比如,時間銀行與喘息服務相結合,專業志願者為失智老人提供的喘息服務時間,也可以存入時間銀行等。這些都還需要主管部門多動一動腦筋,讓服務做得更完善。
更多精彩內容,請收看今晚16點30分在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播出的《新聞360》欄目。或者下載我蘇、荔枝新聞APP。
▼ 汪國麟醫師 ▼
精選診所: 【汪國麟醫師】
人類「生什麼病就吃什麼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已從急症或感染變成了慢性病,而藥物不再是修復健康的唯一選項 慢性病的成因複雜多變、不只一端,只倚賴藥物必定以失敗收場 人從來就不會因為缺少某個藥物而生病,反之 飲食、營養、生活形態與環境會左右基因的表現,會讓人體延年益壽,或是病入膏肓 這些才是人體療癒的基礎,而藥物只是最後不得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