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人的後腦勺有個很重要很著名的穴位—「風池」穴。風池穴最早見於《靈樞·熱病》篇,位於頸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穴位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教科書上描述該穴位的主治內容有:1. 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鼻淵、耳鳴等頭面五官病證;2. 中風、不寐、癲癇等神志病證;3. 頸項強痛。你看這是一個多麼重要而神奇的穴位,頗有武林高手的「秘訣」一樣,掌握了這個穴位,似乎頭痛頭暈、神志疾病、脖子痛等都可以煙消雲散了。今天我們不僅從中醫的穴位來談談頭部常見疾病頭痛頭暈的處理,也從西醫解剖學角度來談談後腦勺里的機關。
枕骨是顱骨的一部分,俗稱「後腦勺」,是平臥位時頭部與枕頭相接觸的部位,故稱之為枕骨。「枕骨」,就在後腦勺,用手摸頭後部,有一塊突出的骨頭即是。
枕骨位於頂骨之後,並延伸至顱底。在枕骨的下面中央有一個大孔,叫枕骨大孔,腦和脊髓在此處相續。
在枕骨大孔下有著椎基底動脈通過,另外頸動脈也是通過枕骨大孔向上行。
當椎基底動脈和頸動脈供血不足時,常會出現眩暈等症狀,因此處理枕骨大孔就能處理到我們所說的椎基底動脈和頸動脈。
枕骨基底附近的神經:
枕大神經
枕大神經為C2神經後支的內側支,出椎管後呈弧形繞過頭下斜肌下緣,向上內行走,與矢狀面約呈70°角,冠狀面呈60°角,穿行於頭半棘肌和頭最長肌之間。
枕小神經
枕小神經由第2頸神經前支通過頸淺叢分出, 繞過胸鎖乳突肌後緣上行。頸淺叢位於胸鎖乳突肌的深處, 頸椎橫突前方頸動脈鞘後方, 附近有頸深淋巴結。
第三枕神經
第3枕神經是第3頸神經後支的內側支,穿斜方肌淺出,分布至項區上部的皮膚。
上述三條神經無論哪一條受損,都容易引起人的頭痛,因此,枕骨大孔這個位置的處理還有助於頭痛的解決。
附著在枕骨基底常見肌肉:
斜方肌、頭最長肌、頭半棘肌、頭夾肌、頭後大直肌、頭後小直肌、胸鎖乳突肌、頭上斜肌。
上述肌肉都是頸部損傷時常用到的肌肉,而它們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附著在枕骨下部的或行經於此,他們損傷都能造成頭痛。
因頸伸肌與枕骨下肌的持續性緊張,顱骨上的肌肉附著點趨於增厚和纖維化。這多由頭前伸姿勢、既往損傷或情緒緊張所造成。這種持續性肌肉緊張可導致緊張性頭痛。頭後小直肌與腦的硬膜交織混雜,因此在處理此肌肉時應該比較小心,硬膜的牽伸也是根據此理論。枕大神經在頭半棘肌筋膜處發生卡壓。
如何處理?
患者側臥,頭處於屈曲位,在顱後的中心,雙耳上緣的水平位定位枕外隆凸。由它延伸至耳上緣的骨嵴被稱為上項線。在上項線上松解胸鎖乳突肌在乳突上的附著點以及斜方肌在枕骨中線處的附著點。這些肌肉在附著點處均為薄而扁平的肌腱。
在枕外隆凸中項線區內按壓乳突,松解頭夾肌和頭最長肌。在枕部繼續進行一組更靠近內側的按壓,松解頭上斜肌和頭半棘肌。
觸及枕骨大孔附近,指腹向上,繼續按壓,起自下項線的內側1/3,松解頭後大、小直肌。
枕骨基底上附著的肌肉,如果損傷都易造成頭痛;而枕骨大孔內走行的動脈供血不足時,很容易引起眩暈。試著處理這個部位,有時在治療頭痛和眩暈會收到奇效。
來源於網路,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