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作者:汪明明山東大學附屬濟南傳染病醫院主任醫師
本文由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導讀
據權威部門公布的資料,2018年在大陸居民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中,胃癌位居第3位,其中在男性位居第2位,在女性位居第5位,大陸胃癌發病人數占全球所有胃癌 新髮病例的40%以上。早期篩查、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提高胃癌生存率和生存期的關鍵。
胃癌診斷的金標準是胃鏡下取活檢進行病理檢查,但胃鏡檢查需有一定指征,無症狀的胃癌患者可能疏於檢查,少數患者也恐懼胃鏡檢查,所以一些胃癌難以早期發現。為此應運而生的胃癌血清標誌物檢測,可以為臨床醫生提供一種診斷線索,幫助醫生和患者做出進一步的診療選擇。
一、半胱氨酸蛋白酶S(CST4)及抑制劑
半胱氨酸蛋白酶是一種重要的間質組織蛋白酶,有多個家族成員,能鬆弛和溶解癌周圍的間質組織,影響細胞外基質的重建。體外試驗和活體實驗發現,其重要的家族成員半胱氨酸蛋白酶S(CST4)在胃癌細胞株和組織中顯著上調,因而認為胃癌細胞CST4的異位表達可以促進腫瘤細胞的遷移、浸潤、血管生成和轉移。相對應的CST4抑制劑是一種分泌型蛋白,其作用相反,能與該蛋白酶結合,抑制酶的活性,起到阻止腫瘤的生長、腫瘤血管生成、癌細胞浸潤和轉移的重要作用,在胃癌時也可出現強表達。
血清CST4或其抑制劑的檢測有助於胃癌和結直腸癌的診斷。有學者採用 ELISA檢測法對患者進行研究,結果提示,血清CST4對胃癌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69.0%和85.8%,均高於癌胚抗原、CA-199、CA-724和CA-125 。進一步的臨床研究液提示,當血清CST4閾值為177.7 pg/ml時,對胃癌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72.3% 和88.4%。血清CST4抑制劑水平,若為0-101 pg/ml,提示處於癌症低風險區;若為101-111 pg/ml,提示處於癌症中低風險區;若>111 pg/m,提示處於癌症中高風險區。
二、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胃蛋白酶原是胃蛋白酶的前體,屬門冬氨酸酶家族,有1-7個組,按生物特性和免疫原性分為胃蛋白酶原I(PGⅠ)和胃蛋白酶原II(PGⅡ)兩個亞群。1-5組為PGⅠ,主要由胃底主細胞和黏液頸細胞分泌;6-7組為PGⅡ,除由胃底腺的主細胞和黏液頸細胞分泌外,賁門腺和胃竇的幽門腺的黏液頸細胞以及十二指腸上段也能產生PGⅡ。
胃蛋白酶原在胃酸的作用下,轉化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而具有水解蛋白質的作用。少量胃蛋白酶原通過胃黏膜毛細血管進入血液。胃蛋白酶原反應了胃黏膜的狀態和功能,胃酸分泌增多PGⅠ升高,分泌減少或胃黏膜腺體萎縮PGⅠ降低;PGⅡ則與胃底黏膜病變的關係較大。胃黏膜的病變可引起胃蛋白酶原代謝的異常,血清PGⅠ、PGⅡ水平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血清PGⅠ水平、以及PGⅠ/PGⅡ比值(PGR)可用於胃癌的診斷參考,其診斷胃癌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為50%-80%,但不同的文獻報告,PGⅠ和PGR閾值選擇差距較大,其可能與實驗設備、試劑以及被研究人群不同有關。大陸專家共識中,將PGⅠ≤70μg/L且PGR≤3界定為PG陽性。
三、胃泌素17
胃泌素是由胃竇部G細胞分泌的一種胃腸激素,具有促進胃酸分泌、促進胃腸道黏膜生長、調節食管括約肌等作用,對調節消化道功能和維持其結構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胃泌素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包括G17、G34、G14、G6、G52、G71,但以G17占絕對多數。作為反映胃黏膜分泌功能的指標之一,G17與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及其比值已被列為早期胃癌篩查項目之一。
研究表明,胃癌患者可出現血清G17水平升高。 Konturek等對72例胃癌患者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胃癌組血清胃泌素高於對照組,腸型胃癌組的高胃泌素血症患者明顯多於彌散型、混合型胃癌組,研究證實胃癌的發生發展中有胃泌素參與, 其對癌細胞的生長及惡性轉化有一定的意義。
胃泌素不僅刺激胃酸分泌,還可作為多種胃壁細胞的生長因子,在不良因素的刺激下胃壁細胞會演變成為癌細胞。由胃炎到胃癌,胃泌素的生成逐漸增多,其水平增高超過6倍。另有文獻提示,G17水平<0.5pmol/L和>4.7pmol/L均與胃癌高風險相關,因而提出聯合多項血清學指標的篩查策略有助於篩選出胃癌高風險人群。大陸早期胃癌篩查方案中建議,當PGⅠ ≤70 ug/L,PGR ≤7.0,且G17≤1 pmol/L或G17≥15 pmol/L應行胃鏡檢查。
四、糖脂類抗原及癌胚抗原
糖脂類抗原(CA)為一類高分子量糖蛋白,有多個家族成員,研究較多的與胃腸惡性腫瘤相關的糖脂類抗原有CA-199、CA- 724、CA-125、CA242等。癌胚抗原(CEA)最早是從結腸癌和胚胎組織中提取的一種腫瘤相關抗原,具有人類胚胎抗原特性,存在於內胚層細胞分化而來的癌症細胞表面,是細胞膜的結構蛋白。
但無論是糖脂類抗原還是癌胚抗原,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其對胃癌的診斷意義不大,在進展期胃癌中陽性率僅為20%-30%,在早期胃癌中陽性率低於10%。因而大陸專家共識中明確指出, 不建議將CA-199、CA- 724、CA-125、CA242和CEA檢測作為胃癌的篩查方法。
參考文獻
[1].何娟,馮震博.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與惡性腫瘤的研究進展,醫學綜述,2010,16(3):374-376.
[2].Zhang YQ, Zhang JJ, Song HJ,et al. Overexpression of CST4 promotes gastric cancer aggressiveness by activating the ELFN2 signaling pathway[J]. Am J Cancer Res. 2017 ;7(11):2290-2304.
[3].Dou Y, Lv Y, Zhou X,et al. Antibody-sandwich ELISA analysis of a novel blood biomarker of CST4 in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J]. Onco Targets Ther. 2018,28;11:1743-1756.
[4]葛俊亮,陶紹能,阮昊,等. 血清胃蛋白酶原在良惡性胃部疾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J],皖南醫學院學報,2017,42(5):440-442.
[5].徐曉文,馮萍,陳芳,等. 胃蛋白酶原在胃癌診斷中的價值探討[J],中國血液流變學雜誌.2011;21(4):717-719.
[6].付明生,潘淑賢,許蘭濤,等.血清胃蛋白酶原對胃癌的診斷價值[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誌,2012,21(5):420-422.
[7].穆亞娟,馮義朝.血清胃泌素17在胃腸疾病診斷中的意義[J],世界華人消化雜誌. 2016-07-08; 24(19): 2996-3001.
[8].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中國早期胃癌篩查流程專家共識意見)[J],胃腸病學,2018,23(2):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