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止血的雲南白藥,消炎的蒲地藍口服液,解熱的藿香正氣丸,補腎的六味地黃丸……讓人耳熟能詳的中成藥,喚起多少人的記憶。但你也許不知道,七成左右的中成藥是西醫開的。
西醫開中成藥,這是中國醫療行業的獨有現象,折射出患者臨床用藥的需求,更彰顯中醫藥的獨特優勢——相較於西醫治療,中醫更強調「疏堵結合」的標本兼治;當西醫束手無策時,中藥卻可能派上用場,這是中成藥受西醫青睞的重要原因。以慢性腎衰竭、尿毒症前期患者為例,當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類的藥物產生抗藥性不管用,而血液透析又不夠標準時,許多西醫會為患者選擇尿毒清等中成藥治療。
不過,往後西醫不能隨便開中藥了。今年7月,國家衛健委印發的《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化藥及生物制品)的通知》要求:「對於中藥,中醫類別醫師應當按照《中成藥臨床應用指導原則》《醫院中藥飲片管理規範》等,遵照中醫臨床基本的辨證施治原則開具中藥處方。其他類別的醫師,經過不少於1年系統學習中醫藥專業知識並考核合格後,遵照中醫臨床基本的辨證施治原則,可以開具中成藥處方」。該文件條款被業界解讀為「西醫禁開中藥」,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為此規定:從明年1月1日起,「西醫開中藥不能報銷」。
人們擔心,限制西醫開中藥後,會造成患者用不上中成藥。眼下,很多患者找西醫開中藥,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這背後是中醫藥服務能力不足。《2018年大陸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末,全國執業(助理)醫師360.7萬人,其中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57.5萬人,中醫醫師的比重只有16%,門診服務量無法滿足老百姓看中醫、吃中藥的需求。
也有人擔心,中醫門診不足,而西醫開中藥又不能報銷,將導致中藥用藥量萎縮,會對中成藥企業和中草藥種植業帶來影響,阻礙中醫行業的發展。
仔細領會國家衛健委新政策精神,限制西醫開中藥,是出於審慎考慮——俗話說「隔行如隔山」,醫學是關乎民眾健康和生命的學科,如若臨床用藥違背醫學規律,容易導致醫療事故發生。中醫臨床用藥講究「藥證相符」。如若「藥證不符」,毫無療效;如若「藥證相反」,會出現毒性反應。一些西醫醫生並不懂「藥」與「證」的關係,再加上不辨患者體質,做不到對症下藥,不僅浪費資金,有時還耽誤患者救治。限制西醫開中藥,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洗掉中成藥過往因「處方不當」而蒙受的「不白之冤」。讓中藥切實造福國人,還應把中藥的處方權還給懂中醫的大夫。
其實,衛健委的新規定並沒有一刀切地禁止西醫開中藥,而是鼓勵包括西醫大夫在內的「其他類別醫師」學習中醫藥理藥性,在考核過關後,以中西貫通之技抗擊病魔,既能上西醫的手段,也能用中藥砭石針灸之策。如此融合中西醫之所長,必將為更多患者解除痛苦,也為大陸中醫研究和中藥產業發展開拓出新天地。
中醫藥界有一句話:離開中醫理論的指導,中藥就不是中藥了。中成藥是傳統醫學留下來的瑰寶,是中國人幾千年積累下來的創新成果。一定要用好中成藥,規範處方管理,從源頭確保合理用藥落到實處,切實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
往期回顧
互聯網時代還會產生金庸嗎 學生戴頭環防走神?不是什麼黑科技都能往教室里塞 神評榜丨校園暴力,我們認真談談
編輯:吳明澤責任編輯:孟夏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