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骨折/我國超2億人的骨量都低於正常值!很多人卻不知骨質疏松的危害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骨質疏松症是一種以骨量低下,骨微結構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徵的全身性骨病。

  大陸骨質疏松人群將超2億!

  根據2016年國際骨質疏松基金會發布的《中國骨質疏松白皮書》報告,大陸至少有6944萬人患骨質疏松症,另有2.1億人骨量低於正常值。①

  2017年,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發布的《原發性骨質疏松症診療指南2017》顯示,到2020年,大陸骨質疏松和骨量低下的患者預計將達到2億8,660萬人。②

  早期骨質疏松沒有症狀,隨著骨質的逐步流失,出現全身關節疼痛症。嚴重性骨質疏松是導致骨折誘因,且愈後極差,給家庭及社會增添了沉重的負擔。早期預防治療是惟一的方法。骨質疏松以及骨質疏松性骨折將給中國衛生系統帶來嚴峻的挑戰,預測2050年相關防治費用將增長到1.8萬億元。②

  骨質疏松危害巨大

  骨質疏松症是影響居民健康的最常見的骨骼性疾病,疾病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如果不引起重視,隨著病情的進展可導致疼痛、脊柱變形和骨折等情況,致殘致死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也導致巨大的醫療和照護成本。

  骨質疏松症最常見的並發症是骨折,輕微外力即可導致骨折,如咳嗽可發生肋骨骨折。60歲以上老年人骨質疏松並發骨折者高達12%。輕者可使活動受限,重者須長期臥床,給社會和家人造成很大負擔。此外,老年人骨折可引發或加重心腦血管並發症,導致肺感染和褥瘡等多種並發症的發生,嚴重危害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死亡率可達10%~20%。②

  嚴重的骨質疏松不僅增加患者的骨折風險,給骨科醫生的手術也增加了難度,如植入物松動、骨愈合緩慢、易再發骨折以及骨丟失加劇。這些都給醫生和患者的手術帶來了巨大風險。

  骨質疏松該如何治療?

  如果發現自己已經得了骨質疏松,那就應該採取積極的治療措施,中國營養協會推薦每日鈣需要量成人每日鈣攝入推薦量800mg(元素鈣量),絕經後婦女和老年人每日鈣攝入推薦量為1000mg。除了在使用鈣劑和維生素D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要聽從專業醫生的建議,選擇治療性的抗骨質疏松藥物進行治療。

  目前,常用的抗骨質疏松藥物因作用機制不同,主要分為抑制骨吸收藥物、促進骨形成藥物以及多重作用機制的藥物。其中抑制骨吸收藥物種類較多,主要作用是能夠延緩患者骨量進一步丟失,不讓患者的骨微結構遭到進一步的破壞。這類藥物應用較廣,大多已經進入基本醫保目錄,患者支付成本比較低,包括雙膦酸鹽類(阿侖膦酸鈉、唑來膦酸等);降鈣素類(鮭魚降鈣素、鰻魚降鈣素);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SERMs)等。

  另一類則為近些年上市的促骨形成類藥物,其中代表就是特立帕肽(商標名: 珍固)。據悉特立帕肽也是FDA批准的第一個應用於絕經後婦女骨質疏松症的促骨形成藥物。這類藥物跟之前的抗骨吸收藥物不同,它能夠促進患者新骨生成,讓患者骨量增加,還能修復患者已經被破壞的骨微結構,可以說療效比以往的抗骨吸收藥物都要明顯。但由於特立帕肽的價格也比較昂貴,比普通抗骨松藥物要高出很多,所以特立帕肽目前在國內也主要應用在較嚴重的骨質疏松患者身上,期望降低該類患者的骨折風險,提高患者的行動能力和生活質量。

  參考資料:

  ①2016,國際骨質疏松基金會《中國骨質疏松白皮書》

  ②2017,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原發性骨質疏松症診療指南2017》

▼ 汪國麟醫師 ▼

精選診所: 【汪國麟醫師】

人類「生什麼病就吃什麼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已從急症或感染變成了慢性病,而藥物不再是修復健康的唯一選項 慢性病的成因複雜多變、不只一端,只倚賴藥物必定以失敗收場 人從來就不會因為缺少某個藥物而生病,反之 飲食、營養、生活形態與環境會左右基因的表現,會讓人體延年益壽,或是病入膏肓 這些才是人體療癒的基礎,而藥物只是最後不得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