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症狀/專家提醒:防范心血管病要重視幾大危險因素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新華社北京11月4日電(記者林苗苗)秋冬季是心血管病的高發季節。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院長胡盛壽表示,調研發現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超重和肥胖、吸煙等是心血管病的常見危險因素,需引起重視。

  胡盛壽介紹,過去30年,大陸心血管病發病率總體呈上升趨勢,加上人口老齡化等因素,預計大陸心血管疾病負擔還將持續增加。

  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毓輝說,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可分為不可改變因素,比如年齡、遺傳因素;以及可改變因素,比如吸煙、過量飲酒、不健康飲食、運動不足。這些因素可綜合導致心血管疾病的中間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超重與肥胖等,進而最終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心血管病是名副其實的生活方式病。」胡盛壽說,例如,國際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中國居民每日攝入鹽遠超世界衛生組織推薦量。對於中國居民而言,每天吃鹽越多,腦卒中的發病風險就越高,高鹽飲食對健康的不良影響比很多其他國家更為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從目前調研的情況來看,大陸高血壓的知曉率和控制率仍不理想。」胡盛壽說,超過一半的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病,已確診的患者中約30%沒有規律用藥,用藥的患者中血壓達標率不足三分之一。

  胡盛壽認為,心血管病要以預防為主。他建議,尤其是高危人群,應控制好「三高」,從注重合理膳食、定期量力運動、規範合理用藥等方面入手,降低心梗、腦卒中等疾病的發生風險。

  來源: 新華網

▼ 汪國麟醫師 ▼

精選診所: 【汪國麟醫師】

人類「生什麼病就吃什麼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已從急症或感染變成了慢性病,而藥物不再是修復健康的唯一選項 慢性病的成因複雜多變、不只一端,只倚賴藥物必定以失敗收場 人從來就不會因為缺少某個藥物而生病,反之 飲食、營養、生活形態與環境會左右基因的表現,會讓人體延年益壽,或是病入膏肓 這些才是人體療癒的基礎,而藥物只是最後不得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