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喘舒緩/氣喘,該怎麼治療?如何保持肺彈性?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何為氣喘?

「氣喘」是一種呼吸困難的症狀。輕者活動時氣促,重者在安靜時亦感呼吸費力甚至不能平臥,也有部分患者氣喘與活動無關,而與接觸冷空氣、過敏原等相關。氣喘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大部分的氣喘與肺部疾病,還有心血管疾病有關係。

氣喘舒緩/氣喘,該怎麼治療?如何保持肺彈性? 健康 第1張

有的人也叫「氣短」。呼吸比正常人短促,躁而帶粗,氣若有所窒,則語言不接續和呼吸勉強。今天我們主要描述與肺疾病相關的氣喘。

造成氣喘的原因:肺功能下降

肺功能主要有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呼吸功能,是指人把空氣吸入呼出的能力,通常說的肺活量就是這一部分功能中的一個指標,另一部分肺功能是指彌散功能,就是空氣吸入肺泡後,肺泡從空氣中攝取氧氣的功能,由於氧氣的攝入主要靠氧氣分子彌散進入肺泡周圍的血管,因此又稱為彌散功能

一呼吸功能下降

氣喘舒緩/氣喘,該怎麼治療?如何保持肺彈性? 健康 第2張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當呼吸道出現慢性炎症的時候(氣管炎、哮喘、慢阻肺、支擴、肺氣腫),一方面氣管、支氣管會因為炎症刺激充血、水腫、滲出,導致管壁增厚,官腔變細,影響通氣;另一方面,因為炎症會增加氣道里面的分泌物,而這些分泌的黏液是有一定的黏性的,這些黏液長期積累會堵塞氣道。

氣喘舒緩/氣喘,該怎麼治療?如何保持肺彈性? 健康 第3張

  這個是我們正常健康人的氣道,氣道暢通無阻,沒有異物堵塞,氧氣二氧化碳交換非常順利。

氣喘舒緩/氣喘,該怎麼治療?如何保持肺彈性? 健康 第4張

  當氣道出現炎症的時候,氣道里面就會分泌液,氣管變窄,痰液堵塞,導致氧氣的攝入受到影響,同時二氧化碳的排出也受到影響,當氣體交換受阻的時候,不能夠正常的交換就表現為胸悶氣緊,呼吸不暢,氣喘等情況。

二彌散功能下降

整個肺部組織其實就像一串葡萄,氣管就相當於葡萄枝,肺泡就相當於葡萄粒。炎症持續擴散會使呼吸道遠端的細支氣管和肺泡發生病變,失去彈性,肺泡從空氣中攝取氧氣的功能下降,影響氣體交換,就像一個很有彈性的氣球 變成一個毫無彈性的紙袋,不能充分的吸氧,同樣不能充分的排出殘氣,最終導致殘氣瀦留肺部,造成缺氧。從而發生胸悶、氣喘的情況。

氣喘不容忽視

慢性呼吸道疾病一旦出現明顯的氣喘就已經到了中晚期了。這是因為當氣道有炎症的時候,氣道黏膜一腫脹,同時大量黏液堵塞,這個氣道就變窄了,這時候你吸氣的時候由於氣道管腔處於擴張的狀態,氧氣還可以吸到肺泡內,但是你往外呼氣的時候氣道是一個收縮的狀態,你想想氣道因為水腫就變窄,你再一收縮,那是不是這個氣道就更窄了,這時候肺泡里積存的二氧化碳就排不出去,就是吸的多排的少,那一來二去肺泡里的氣體是不是越來越多了,二氧化碳瀦留導致肺內高壓,殘氣量增加,發展成肺氣腫、肺大泡。長期的病變、堵塞導致血氧含量減少,但是人體並不知道是肺部原因,以為是紅細胞減少,就會增加紅細胞,從而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壓變高,右肺開始腫大,導致肺心病風險。

氣喘的治療

氣喘舒緩/氣喘,該怎麼治療?如何保持肺彈性? 健康 第5張

  治療重點:消炎 排痰 保持肺彈性

1、消炎,常規的消炎措施要堅持,去除炎症保持長期的穩定。但是要注意,消炎是必要的,但是光消炎一定是不可取的,消炎是緩解症狀為主,是治標不治本,更多的是要解決炎症的來源,從根本上解決氣喘就是疏通氣道,從本質上把呼吸道和肺深部的炎症,病菌,分泌物排出。

2、排痰,痰液在肺深處的堆積,一方面會堵塞氣道,另一方面痰液環境是細菌病菌生存和擴散的很好的介質。所以排痰一方面解決氣道堵塞問題,另一個方面就是通過排痰,也可以將肺深處的雜質,細菌排出體外,使肺部長期保持一個比較優質乾淨的環境,減少炎症反復感染的頻率。尤其是對於冬天反復發作的問題,排痰尤為重要。可以選擇用聲波排痰器肺笛,可以利用聲波共振原理排出呼吸道 肺深部的炎症,病菌,分泌物等。

3、保持肺部彈性,肺部疾病難根治,重在堅持,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呼吸操,或者深呼吸,或者縮唇呼吸,長期堅持都是非常好的,所以平常要多注意鍛煉,可以做一做呼吸操,目前利用肺笛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式,因為肺笛是唯一一個可以針對性鍛煉肺部彈性的儀器。也是全球唯一可以保持肺功能的醫療器械

所以只要做好這三點,排出細菌消炎治療雙管齊下,炎症不會反復,肺部如果長期沒有炎症影響,本身的免疫力會提高,痰液排走,氣道通暢,呼吸也就順暢了。最後堅持鍛煉保持好肺部彈性,維持肺功能,杜絕後期並發症的發生。能做好這三點,對於氣喘的治療也算是成功的治療了

▼ 汪國麟醫師 ▼

精選診所: 【汪國麟醫師】

人類「生什麼病就吃什麼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已從急症或感染變成了慢性病,而藥物不再是修復健康的唯一選項 慢性病的成因複雜多變、不只一端,只倚賴藥物必定以失敗收場 人從來就不會因為缺少某個藥物而生病,反之 飲食、營養、生活形態與環境會左右基因的表現,會讓人體延年益壽,或是病入膏肓 這些才是人體療癒的基礎,而藥物只是最後不得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