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前兆/養老機構在接收失智老人時,一定要知道這些事情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前言:失智症,是指由於各種原因而造成的認知功能減退。隨著疾病的進展,失智症患者的認知功能進一步衰退,在伴有日常生活能力逐漸下降的情況下,精神行為症狀也日益增多,更加重了家庭照顧者的照顧負擔。失智症患者難以應對的行為問題,是他們被收住院的最常見原因。

  此篇文章期望深入了解這些照料有行為問題的老年失智症患者的護理員的照顧體驗,從而更有針對性地為他們提供幫助,最終達到提高入住養老院失智症老人入住照顧質量的目的。

  主題1:護理員感受到多方壓力

  護理員在照顧過程中感受到的壓力是多方面的,不僅來自所照顧的失智老人,還有來自自身和家庭的壓力。收住入養老院院的失智症老人多處於中重度,日常生活能力喪失較嚴重,精神行為症狀突出,護理員的照顧任務繁重,且很多時候,失智老人異常行為發生突然,護理員不知道如何應對。

  N2:「有時候給他整理衣服的時候,他突然就踢你一腳,我腿上都是青一塊紫一塊的。」

  N5:「不管給她做什麼都較勁,吃飯的時候不張嘴。」

  N8:「晚上起床翻東西,翻到食物拿在手里就必須要吃,昨天晚上一晚吃了3個大蘋果,不能阻撓他,一阻撓就會生氣打人。」

  N12:「走到電梯口開始脫褲子撒尿,趕忙拉她,一拉就抓,又抓又咬,把我手抓破了,還向主管告狀說我打她。」

失智症前兆/養老機構在接收失智老人時,一定要知道這些事情 汪醫師產文 第1張

  失智症老人對護理員的攻擊行為,也給護理員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壓力。護理員普遍在最初照顧失智症老人時都覺得「有精神壓力,太累,有時受不了」,覺得「委屈」,甚至「哭過」。

  N9:「她吐唾沫罵人,還不是得受著,覺得特委屈、自卑,幹嘛要幹這個工作呀,給她擦屎擦尿,還落不著好,難受著呢。」

  N12:「老人跟主管告狀說我打她,當時就感覺氣的,委屈的。」

  N7:「一點兒委屈都受不了能幹得了活嗎?挨打了臉傷了,疼一會兒就過去了。」

  照顧失智症老人的護理員的壓力,還來源於對身體健康的擔心。

  N9:「晚上睡不好,白天腦仁疼。」

  N10:「老為她們操心,根本睡不踏實,整天困,一坐著就打盹,護理員都不敢坐。」

  N6:「不舒服的時候會想是不是得什麼病了。」

  此外,自身家庭因素帶來的經濟壓力,也是多數護理員必須面對的。

  N5:「目前還存在經濟壓力,兒子結婚要彩禮、婚禮婚房。」

  因此一些護理員表示希望更換工作:

  N4:「等身體恢復後去建築隊工作,因為經濟壓力大,而這個工作薪水不高。」

  主題2:從實踐中學習

  在正式照顧失智症老人前,某養老院為護理員提供了幫助老人翻身、擦澡、鼻飼、轉運等方面的理論培訓,並要求考核合格持證上崗。本研究中,護理員表示這些培訓非常實用,但仍需在實踐中摸索具體方法,認為從實踐中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N5:「培訓有用,都是領進門,以後就是靠摸索。這些方法都是在護理過程中摸索、總結、積累起來的。」

  N3:「護理這個老人,要有力氣,還要有智慧。老人比較胖,挪動的時候需要力氣,在吃飯、穿衣、活動方面都是下了功夫琢磨的。老人喜歡刺激點的食物,咬起來比較脆的食物,能體現出他自己牙口好,黃瓜、蘿蔔、大蔥都給他吃過,如果他不吃了,就給他換一種(食物),換換口味,就能又吃一些了。」

  盡管覺得培訓 「挺全面的」 ,仍有護理員希望,能接受針對特殊老人的護理方法,以及如何保護自身安全的培訓。

  N2:「特殊老人的護理方面還需要培訓,比如特別暴力的老人該怎麼看護。」

  主題3:尋求同伴支持

  護理員普遍表示在照顧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同伴是他們尋求幫助的主要資源,即 「護理員都互相幫忙」 。

  N8:「老人去砸別人房門的時候,其他護理員幫忙約束。」另外,由於攻擊行為所帶來的心理壓力,護理員彼此之間也是依靠相互安慰來疏導的。

  N6:「被老人罵的時候不好受,就大家在一起聊聊。」

  N11:「平常都跟其他護理員聊這些事,聊完後心里好受些。」

  主題4:亟待關注照看失智症老人的護理員的身心健康

  隨著病情的進行性發展,失智症老人的家庭照顧者雖然已積累了一定的照顧經驗,但其負擔反而有進一步加重的趨勢。失智症老人被收入養老院通常是因為家屬沒有時間照顧,或者照顧者照顧負擔太重而不能承受。因而住院的失智症老人所需的護理人力和照顧精力就相對更多。

  護理員作為直接照顧者,其照顧負擔也會增加,尤其是老年人存在精神行為症狀時。既往研究顯示,失智症老人的精神行為症狀,是影響照顧者負擔最重要的因素,給居家照顧者的身體、心理以及經濟方面都帶來極大的影響。

失智症前兆/養老機構在接收失智老人時,一定要知道這些事情 汪醫師產文 第2張

  護理員也普遍表示,老人的精神行為症狀對自己的身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不同的精神行為症狀所帶來的負擔程度是不一致的。

  護理員很少關注老人的抑鬱焦慮等 「陰性症狀」 ,更多將注意力集中在攻擊行為方面。除攻擊以外,護理員對其他精神行為症狀都表示 「無所謂」 。這與既往居家失智症老人照顧者負擔的研究結果有相似之處,即激越或攻擊行為,對照顧者產生的困擾最重,但與護理員相比,居家照顧者還關注患者的幻覺、妄想、抑鬱、焦慮等精神行為症狀,因而感受到的困擾更重。

  另外,護理員的壓力負荷,還來源於對自身健康的擔憂和家庭經濟負擔兩方面。

  照顧任務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護理員的睡眠時間,身體疲乏,抵抗力下降,易生病, 「稍一開窗就感冒」 。因此,護理管理者應該多關注護理員的身心健康,通過全方位的支持來減輕照料負擔。護理員在面臨多方面的壓力時,需要外界的支持來緩解壓力。由於彼此間相似的經歷和感受,同伴支持因而取得比較好的支持效果。

  主題5:需加強護理員的知識技能培訓

  在失智症老人的照護中,有針對性的知識和技能培訓是不可缺少的。很多護理員認為養老院提供的崗前培訓非常實用,但大部分護理員均表示,個體化的日常生活照顧技巧以及一些精神行為症狀的具體應對方法,都是通過實踐不斷摸索總結出來的。在護理員列舉的培訓內容中,失智症老人的一般日常生活照顧技能占主要部分,卻未發現有關與失智症老人溝通,以及應對精神行為問題方面的培訓內容。

  根據研究顯示,護理員是非常需要這些培訓的,而部分護理員也表達了對攻擊行為突出老人的照顧方法的需求。國外對於照顧失智症老人護理員的培訓,就多集中在溝通及行為問題管理方法上,通過培訓,可以提高護理員群體的工作滿意度,減輕照顧負擔,降低流失率,對減少失智症老人精神行為問題的發生,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進而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

  因此,養老機構同樣應該在照顧失智症老人的護理員上崗前,對其進行失智症老人照顧技能的培訓,同時在照顧過程中,也應進行間斷性培訓,有針對性地解決護理員在照顧過程中遇到的實際照顧困難。

  護理員是失智症老人的直接照顧者,他們在照顧過程中承擔著來自多方面的身心壓力,尤其是面對存在精神行為症狀的老人時。對護理員的崗前培訓還有待進一步完善,使得護理員不僅能在實踐中摸索學習,同時也能得到專業的理論和技能指導。養老機構管理者應該多關注護理員的身心健康,提供失智症老人照顧技巧的培訓,建立共同的壓力舒緩平台,促使護理員更好地提高失智症老人的照顧質量。

▼ 汪國麟醫師 ▼

精選診所: 【汪國麟醫師】

人類「生什麼病就吃什麼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已從急症或感染變成了慢性病,而藥物不再是修復健康的唯一選項 慢性病的成因複雜多變、不只一端,只倚賴藥物必定以失敗收場 人從來就不會因為缺少某個藥物而生病,反之 飲食、營養、生活形態與環境會左右基因的表現,會讓人體延年益壽,或是病入膏肓 這些才是人體療癒的基礎,而藥物只是最後不得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