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原因/憂鬱症是「太作,太矯情」?該如何說,你才會理解我病了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說起抑鬱症,或許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不開心,心情不好,如果說有人在社交平台發布一些不太樂觀的話,也多會招來「太作,太矯情」之類的評價。難道說,抑鬱的人真的是太作了,太矯情了?

憂鬱症原因/憂鬱症是「太作,太矯情」?該如何說,你才會理解我病了 汪醫師產文 第1張

  抑鬱症,不止是不開心這個簡單

  如果你知道海子,知道張國榮,你或許就會明白抑鬱症的可怕之處。最近《北京青年報》報導,一名20歲女孩因不堪長期抑鬱症的折磨,微博上留下遺書,「我生了一場很久的病,這是最後一次自殺」。

  抑鬱症,真的是病,是最為常見的精神類疾病之一,也被成為是精神上的感冒。在大陸就有差不多9000萬人患有抑鬱症,我們每個人幾乎都能接觸到,只不過大多數人並不了解它,即便有症狀,也常被旁人認為是矯情等。如果只是被認為是矯情,也是不足為懼的,更為嚴重的是,抑鬱症所帶來的一系列症狀,包括持續性的情緒低落,注意力難以集中,失眠,記憶力減退等等,每年約有20萬人因不堪抑鬱症困擾而自殺,但接受正規治療的不足8%的人群。

憂鬱症原因/憂鬱症是「太作,太矯情」?該如何說,你才會理解我病了 汪醫師產文 第2張

  那麼,抑鬱症是怎麼來的呢?說的直白一點,抑鬱症是一種醫學上的情緒障礙,是一種腦部疾病。是大腦中掌管情緒的三種神經遞質:多巴胺(DA,傳遞快樂)、5-羥色胺(5-HT,掌管情感、欲望和意志)和去甲腎上腺素(提供生命動力),三種神經遞質的失衡。所誘發的一系列症狀就是讓人失眠,焦慮,強迫、抑鬱等症狀。也就是說,並不是說患者本人在主觀上已經不能很好的控制情緒,而是這些神經遞質的失衡而不能控制。舉個簡單的例子,有些人看起來較為高冷,但有些人笑點就很低,也多是和這些神經遞質的分泌有關。

憂鬱症原因/憂鬱症是「太作,太矯情」?該如何說,你才會理解我病了 汪醫師產文 第3張

  在古代,人們還知「心病當需心藥醫」,為什麼到了現代,人們就不願意相信有「心病」的存在呢?非但不去醫,還在一旁數落,輕視呢?

  我們承認現在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但這絕不是我們忽視健康的理由。如果感覺自己連續兩周以上是一種情緒低落、不愛動、乏力、失眠、無助、自責等狀態,不要猶豫,盡快到醫院就診。如果您身邊的親戚朋友出現類似的「異常」,請給予他最多的關心,勸導他盡早就診。因為此時的大腦內部已經發生了變化(神經遞質失衡),僅僅依靠自我調節,是很難解決問題的。有統計顯示,首次抑鬱症發作後如果不服藥,大約有1/3的患者會在一年內復發,75%-80%的患者會在5年之內復發。

憂鬱症原因/憂鬱症是「太作,太矯情」?該如何說,你才會理解我病了 汪醫師產文 第4張

  我是藥療君,希望看過本篇文章之後,你不再認為抑鬱症患者是太過於矯情,而是給予他們最多的理解,他們是真正的病人。若覺得文章對你有用,別忘了幫忙點讚 、評論、轉發和收藏哦,您的每一個支持,對我都至關重要,為我提供更大的創作動力!(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 汪國麟醫師 ▼

精選診所: 【汪國麟醫師】

人類「生什麼病就吃什麼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已從急症或感染變成了慢性病,而藥物不再是修復健康的唯一選項 慢性病的成因複雜多變、不只一端,只倚賴藥物必定以失敗收場 人從來就不會因為缺少某個藥物而生病,反之 飲食、營養、生活形態與環境會左右基因的表現,會讓人體延年益壽,或是病入膏肓 這些才是人體療癒的基礎,而藥物只是最後不得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