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對自然界而言,溫度是決定一切化學反應的基礎。對人體而言,熱或發燒通常指的是高於正常體溫的狀態。
西方醫聖希波克拉底曾說:‘給我發燒,我能治療任何疾病。’可見人們幾千年前就觀察到,發燒對於疾病的治療效果。從生理學的角度,體溫是來自於能量的代謝過程和從環境吸收熱量所產生。
…
發燒是一種保護機制
人體的體溫是維持在一個狹窄的範圍內,通過熱的負荷與適時散熱的平衡過程來維持。而發燒是身體一種全身性對抗各式感染的保護機制,以升高體溫的方式來表現。
發燒的狀態下,身體的氧氣消耗上升、代謝速率增加,呼吸和心跳會因此加快。當發燒超過42℃時,蛋白質的氧化與磷酸化會導致許多酶蛋白質失去功能。肝臟細胞、血管內皮及神經組織對這些反應最為敏感,但其他器官也包含其中。因此當發燒超過42℃時,病人有出現多重器官衰竭的危險。
發高燒能啟動防衛機制
既然有危險,為何又會說發燒是一種保護機制呢?
因為,發燒能啟動身體特殊防衛機制(例如免疫細胞),加速新陳代謝以進行組織修復。另外,發燒還有一項重要的功能,就是釋放干擾素,而干擾素是各種內生源免疫機制啟動的基礎。
癌症病人做免疫治療常有發燒反應,如果例行性給退燒藥,防止發燒反應,其實存活期反而是降低的,病人有發高燒反應反而代表效果較佳。隨著身體溫度升高,視前核會經由神經纖維刺激下丘腦前葉,使全身出汗和皮膚血管舒張,自然地降溫。
…
全身性熱治療反而會有危險
全身熱治療易造成反生理狀態,嚴重發炎反應,若溫度高過40℃,且時間稍久,危險性高,不宜鼓勵。
一般的熱治療是著重局部加熱,希望利用與發燒相似的生理特性,將局部腫瘤加熱至正常體溫以上(39~42℃),以增加癌症治療的效果。
熱治療可增加抗癌藥物的反應
在發燒溫度範圍內的熱治療,可以改善腫瘤血流及改善缺氧,增加抗癌藥物的反應,並且阻礙癌細胞的DNA修復能力,改善腫瘤微環境,使病患較易誘發自身免疫力,以打擊癌細胞。
經由以上物理的特性,熱療能加強化學治療、放射治療、免疫治療與標靶治療的功效。在臨床試驗上可以發現,熱治療除了能增加合併治療的效果之外,也能有效降低疼痛、促進病患的生活品質。
…
目前市面上除了發燒溫度範圍的熱治療外,更有作用溫度大於70℃的熱消融與作用溫度介於50~60℃左右的超聲海扶刀,這些比較接近外科手術,著重在局部小型的腫瘤(3公分,最多5公分)清除,不適合較大型腫瘤或大區域的治療,並無免疫調節的作用。低溫的熱治療需合併其他的治療方式。
>發燒代表治療有效!癌症可通過8種機制增加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