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開門七件事
柴米油鹽醬醋茶
茶之為飲
發乎神農氏
中國茶文化
及相關研究歷史悠久
作為健康飲品、饋贈佳品
千百年來
茶葉融入了每一個中國家庭
關於茶葉的選購、飲用
充滿了學問
今天咱就來港港
0 1
茶葉的功效
茶葉含咖啡鹼、單寧、茶多酚、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遊離氨基酸、胡蘿蔔素、芳香油、維生素、礦物質等400多種營養成分,可以說是營養很豐富了。
在保護大腦、改善記憶力、預防老年癡呆;加強新陳代謝、抑制肥胖,改善腸道微生物結構、促消化;降壓、降脂,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抗氧化、防輻射、增強免疫、預防腫瘤;提神醒腦、緩解疲勞;延緩衰老,殺菌消炎,預防齲齒等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0 1
茶葉的分類(6大類)
綠茶:屬於不發酵茶,產量居六大茶類之首,常見有西湖龍井、黃山毛峰、安吉白茶(我是綠茶不是白茶!)、廬山雲霧、信陽毛尖、洞庭碧螺春、娥眉竹葉青,六安瓜片、太平猴魁。
黃茶:屬於輕微發酵茶,大陸特有,最大特點「黃湯黃葉」,常見有君山銀針、溫州黃湯、霍山黃大等。
青茶:屬於半發酵茶,既有綠茶的清香,又有紅茶的濃鬱,常見有大紅袍、鐵羅漢、安溪鐵觀音、凍頂烏龍等。
黑茶:屬於後發酵茶,大陸特有,加工工藝複雜,常見有普洱茶、黑毛茶、老青茶、安化黑茶等。
紅茶:屬全發酵茶,常見有祁紅、閩紅、滇紅等。
白茶:屬微發酵茶,茶中珍品,常見有白毫銀針、白牡丹等。
花茶:不屬於六大茶類,特指植物的花、葉、果實泡制而成的茶,如茉莉花、桂花、荷葉、檸檬、山楂、羅漢果等。
0 1
茶葉的選購
色:色澤明亮、圓潤鮮活,顏色均勻自然,沖泡出的茶色透亮清澈,放置後不分層。
香:茶葉本身都有香味,即使是幹茶,香味也很高爽濃鬱,聞之非常舒服。
味:少苦澀、帶有甘滑醇味,口腔有充足的香味或喉韻。
形:條索緊實、顆粒飽實、葉面光潤,且越幹越好,越乾淨越好。
0 1
茶葉的保存
避高溫、避光線、避異味。
0 1
飲茶的時機
俗話說「夏飲綠,冬飲紅,一年到頭喝烏龍」,基本道出了喝茶的時機。
夏季消暑熱喝綠茶,冬季暖胃止渴喝紅茶,青茶一年到頭都可喝,肉食者可多喝黑茶。減肥首選烏龍、普洱茶,美容養顏喝花茶,明目護眼喝菊花枸杞茶。
0 1
飲茶的注意
1.除了烏龍茶等少數茶外,大多數茶種建議沖泡3次左右,不超過4次。
2.剛泡好的熱茶立即飲用會燙傷口腔、食管黏膜,需先溫茶。
3.喝茶不貪濃貪多,即使有飲茶習慣的人,每天幹茶量最多也不要超過15克。
4.飲茶後及時清洗茶具。
5.避免空腹、飯前、飯後、臨睡前飲茶。出現茶醉時,可以吃澱粉類食物或喝牛奶緩解症狀,空腹飲茶出現低血糖立即吃糖。
6.喝茶不能解酒,反而會加重心血管負擔,加重醉酒症狀。
0 1
泡茶的溫度
俗話說「好茶不怕開水燙」,俗話又說「老茶宜沏,嫩茶宜泡」,都是正確的。因為好茶在高溫沖泡下,不會產生劣質茶那樣鎖喉、乾燥的口感,也不會出現異味,但這不是唯一標準。一般老茶適合用滾開水直接沏茶,嫩茶適合用水溫比較低的開水泡茶。
低溫(70℃~ 80℃):沖泡龍井、碧螺春等帶嫩芽的綠茶與黃茶。
中溫(80℃~ 90℃):沖泡白毫烏龍等嫩采的青茶,瓜片等采開面葉的綠茶,以及雖帶嫩芽,但重萎雕的白茶(白毫銀針)與紅茶(金駿眉、銀駿眉)。
高溫(90℃~ 100℃):用以沖泡采開面葉為主的青茶(大紅袍、包種、凍頂烏龍、鐵觀音、水仙、武夷巖茶),以及後發酵的黑茶(普洱茶)。這兩類偏嫩采者水溫要低,偏成熟葉者水溫要高。上述烏龍茶之焙火高者水溫要高,焙火輕者水溫要低。
0 1
茶器的選擇
紫砂壺保溫、藏香,適宜泡重視啜品的烏龍茶、普洱茶。
瓷器、玻璃茶具質地通透,便於觀湯色,適宜沖泡龍井、碧螺春等細嫩綠茶。
蓋碗藏香,適合沖泡花茶、八寶茶等。
茶壺、茶盅、茶碗、茶杯甚至用鍋煮均因地域文化的不同而不同。
至於保溫杯裡泡枸杞、泡茶,就不建議了。保溫杯可以裝茶水,但不能泡茶。因為保溫杯的保溫特質,使得茶水長時間保持在60℃以上,茶中的維生素大量破壞,芳香油揮發,單寧酸、茶鹼大量浸出,降低了茶的營養價值,使茶汁無香味,茶味苦澀;還會滋生細菌,釋出重金屬物質,有害健康。保溫杯中泡枸杞,使得其中多糖膨脹,有效成分不易溶出,反而不利於藥效的發揮。若必須使用保溫杯裝茶水,可去掉茶葉,只倒入茶水,盛放時間控制在4~6小時內,經常清洗杯內水垢。
0 1
茶葉入膳,美味營養又保健
紅茶:可以去腥解膩、溫養腸胃,可搭配魚、肉等葷菜烹制口味較重的菜,比如茶香紅燒排骨、紅燒魚。
綠茶:嫩香,適合作為清新淡雅菜肴的配菜,比如著名的龍井蝦仁。
烏龍茶:具有降脂減肥、健胃消食作用,常與油膩味重的菜肴搭配,比如鐵觀音燉肉、燉鴨湯。
此外,用茶水蒸煮米飯,用濃茶水發面、和面,做出來的主食不但色香味俱全,不糊鍋,還能緩解菜肴的油膩,幫助消化,保護牙齒。
喝茶的講究辣麼多,快帶上本文去選購沖泡屬於你的那杯茶吧!
供稿 | 單瀅
專業審稿 | 沈雁波
編輯 | 黃琳
如需轉載,請後台留言獲得授權
眼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