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對有過敏體質的寶寶來說,發病狀況隨著年紀而有不同的表現症狀,打頭陣的是異位性皮膚炎,再來是過敏性鼻炎、過敏性氣喘接力登場,整個發病過程被稱為過敏三部曲。雖然不是每個有過敏體質的寶寶都會完整經歷過敏三部曲,但有較高的風險卻也是不爭的事實。注意孩子的狀況,提高警覺,適時就醫,將有助病情的控制。
…
人體有3種常見的慢性過敏性疾病,即所謂的3A,包括: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過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與氣喘(Asthma),這三種病具有高度關聯性,是有過敏體質寶寶的共病。症狀先從皮膚開始,然後進展到同為呼吸道疾病的鼻炎與氣喘。
根據統計,約有8成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會出現過敏性鼻炎與氣喘;約有4成的過敏性鼻炎患者進一步成為氣喘病號,而氣喘病號中則約有7成的人同時有鼻子過敏的問題。
該如何判斷寶寶受過敏所苦呢?
異位性皮膚炎
發病時間:3歲以前,有寶寶2個月大即發病。
觀察症狀:固定部位、反覆紅疹與丘疹、劇癢。
最初的過敏症狀出現在皮膚上,3歲以前的異位性皮膚炎多因對食物過敏引發而起,若寶寶第一口吃到含有過敏原的食物,2個月大就有機會發病,以紅疹做為辨別,但又容易與脂溢性皮炎混淆。會讓小寶寶過敏的第一種可能的食物就是以牛奶或羊奶為原料的配方奶,然而,媽媽若吃了會讓寶寶過敏的食物或藥物,過敏原蛋白質也容易通過母乳進入寶寶的腸道而引發過敏反應。這是因為寶寶的腸道發育尚不健全,黏膜障壁也不完整,讓過敏原蛋白質大分子當者披靡而引起免疫反應。
異位性皮膚炎不一定有過敏體質,然而,有過敏體質患病機率極高,因此,確診的首要條件為:是否有家族病史?因家族病史決定了體質;再來判斷病灶是否出現在關鍵部位?嬰兒時期最常見於四肢伸展處、頭皮、臉上等部位發現;年齡稍長到可行走後,典型的分布處則於關節彎曲處(手腕、肘彎)、眼角內側、腳踝,發病部位依年紀略有差異;是否反覆發作在同一部位。
異位性皮膚炎雖然早早就發作,卻不易確診,6個月內的確診案例為個案,5成可能在滿周歲前確診,而幾乎9成可在2歲以內確診,這個階段的寶寶無法以言語表達,因此,非常需要父母花時間觀察寶寶的狀況,由於癢感會讓寶寶不舒服,而容易哭鬧不休,若不滿6個月大的寶寶一直哭鬧,不斷轉頭蹭兩頰或耳朵,6個月大的寶寶則經常以手抓同一部位,父母就要提高警覺了。異位性皮膚炎是慢性疾病,經常搔抓的皮膚容易苔癬化,通過觀察皮膚變化也可做為評估的參考。
2歲以下皮膚有問題.兒科就診
診斷過敏疾病,不能只看一個部位的疾病,如果是2歲以下與皮膚有關的疾病,請務必到兒科就診,因為有可能是其他狀況引起皮膚疾病,以出疹子為例,許多感染性、或局部刺激造成接觸性皮膚炎等皮膚疾病都有類似症狀,兒科醫生會觀察皮膚病灶並了解寶寶狀況,評估可能是哪一種疾病造成以對症下藥。兒科以臨床病史、家族病史、身體檢查結果與症狀評估等資訊來診斷寶寶皮膚疾病,若有需要則會請皮膚科進行病理切片,不過,與過敏有關的皮膚病灶很少需要切片檢查。
…
過敏性鼻炎
發病時間:2歲前較少見,3~5歲開始出現,5~10歲逐漸增加,至青春期達到高峰。
觀察症狀:鼻子癢、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發作時間固定。
即使在沒有異位性皮膚炎打頭陣的狀況下,2~3歲的幼兒於秋春之時的早晚出現典型症狀,就要懷疑是否有過敏了。只要不是晴朗的天氣,特別是空氣品質變差、溫、濕度變化大的時候,看到孩子不斷揉鼻子、打噴嚏、流鼻水和鼻塞,多半是因過敏而起。另外,隨著姿勢變動而出現鼻涕倒流,也可能是因為過敏所致,因過敏原誘發鼻黏膜的過敏反應,造成大量的鼻水,無法順利排出。
最令父母困擾的是,過敏性鼻炎與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都有流鼻水、鼻塞、打噴嚏的症頭,該如何分辨呢?急性的上呼吸道感染病程約7~10天,這段時間含有急性期與恢復期,孩子的症狀會從逐漸嚴重到減緩;過敏則是在既定環境有一定的症狀呈現,如置身在空氣臟、濕度高的環境,症狀多,但又不一定都會影響日常生活的程度。還有病毒感染的疾病會讓有黏膜的地方出現發炎反應,如:喉嚨有微微疼痛感;但過敏則是癢,鼻子癢,眼睛也癢,孩子揉完鼻子又揉眼睛,揉到之處紅成一圈。不過,在癢與痛的程度上不免有重疊之處,因為癢的程度嚴重而有痛的感覺,也可能因為微痛而覺得癢。
家長的觀察很重要,醫生診斷會根據主要照顧者所觀察到的狀況,做為辨識疾病的依據。父母留意:孩子出現明顯症狀的時間多久了?環境與體質的關係,是否有慢性持續的關聯性?例如,孩子每天剛上床與起床的時候,是否特別容易鼻子不通、流鼻水、打噴嚏,因為床鋪是塵蟎過敏原的高度聚積處,接觸後所激發的過敏反應也特別顯著。
氣喘
發病時間:20%的患兒在2歲內曾發生類似氣喘的呼吸道狹窄症狀,80%的氣喘患兒在5歲內發生。
觀察症狀:反覆性的咳嗽和呼吸急促,呼吸發出喘鳴聲等。由於嬰幼兒的過敏性慢性支氣管發炎會負氣喘病兒的支氣管敏感度增加,使病兒常在夜間或清晨咳嗽。
過敏性氣喘不是大家以為喘個不停的樣子,而是氣管受到過敏原的刺激,出現反覆發作的咳嗽、呼吸急促,且呼吸有喘鳴聲。雖然80%的病兒在5歲內就發作氣喘,卻因無客觀證據而不易確診,客觀上須從肺功能檢測觀察氣道阻塞的程度診斷是否為氣喘,但5歲以下的孩子很難在檢查時配合吹氣,就算配合檢查,也很難從一次檢查結果中確診,所以,醫生全憑臨床症狀特征輔助診斷,包括:
運動狀態中不咳,停止動作或休息時有明顯的咳嗽。
在沒有感冒的狀態下,清晨時總要咳上一段時間,甚至咳到醒來。
吃冰品或冷飲時必咳。(因為冷飲低溫會刺激氣管收縮,而引起咳嗽,甚至氣喘發作。不過,冷飲與冰淇淋有差別,冷飲多是直接吞咽,冰淇淋則多先含在口中,溫度可能些微提高後才吞下,稍稍減少氣管瞬間受到冷的刺激。)
…
因5歲以下幼兒需要長時間觀察症狀,對於因咳嗽與喘的主訴來求診的孩子,不常在第一次看診時就能明確診斷,除非孩子於當下就有顯著症狀。當然,還是需要父母日常的觀察,由於肺功能在未受影響程度不會喘,但受到病情影響時,孩子稍微動一下就容易感到疲累,休息時合併咳嗽,而且是反覆發生或持續不斷。
由於氣喘的原因龐雜,有人容易在感冒後喘,有人只有在感冒期間喘,也有的孩子不過敏也會喘,當氣管長期累積受到刺激而發炎的反應,就會出現慢性發炎的反應,自然會以慢性症狀呈現而易於敏感,進而確診為氣喘。
>過敏三部曲,從濕疹到氣喘的辛酸演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