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喘舒緩/咳、痰、喘要當心,那是肺部發出的求救信號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冬季來臨,不少中老年患者出現咳、痰、喘等症狀,且持續一兩個月也不見好。哮喘醫生李勇主任提醒大家:千萬不能掉以輕心、當做感冒治療,其實這很可能是呼吸道疾病的徵兆!

氣喘舒緩/咳、痰、喘要當心,那是肺部發出的求救信號 汪醫師產文 第1張

  為什麼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

  氣溫降低時,人的鼻黏膜受到刺激,抵抗外界病菌侵襲的能力會降低。

  氣溫降低時,呼吸道血管收縮,血液供應減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空氣乾燥,只有在空氣濕度達到55%-65%時,才比較有利於各種呼吸道疾病的治療和康復,濕度偏低,常常會導致病情加重。

  咳、痰、喘呼吸道疾病的三大臨床症狀

  咳嗽、咯痰、氣喘都是呼吸道疾病的常見症狀,那麼如何分辨咳、痰、喘的誘發因素,做到對症下藥尤為重要,李勇主任介紹:

  咳嗽、咯痰

  咳嗽是人體排異的一個反射動作,只有通過咳嗽才能把氣道內雜質異物排出來。咳嗽的原因很多,對於呼吸道疾病的咳嗽,主要是氣道炎症,分泌物刺激氣道導致。人們經常講化痰止咳,就是感冒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導致的咳嗽,通過食物療法或者藥物即可達到化痰,所以一般感冒患者咳嗽化痰之後,咳嗽自然痊愈。

氣喘舒緩/咳、痰、喘要當心,那是肺部發出的求救信號 汪醫師產文 第2張

  對於下呼吸道炎症引起的咳嗽,依舊講究化痰止咳,難點在於這里的痰怎麼化?

  藥物作用不到這里,而且氣道深處痰液很難排出體外,所以下呼吸道患者表現為反復性的咳嗽。反復性咳嗽的根源就在於只靠抗生素暫時止咳,而沒有正確解決引發咳嗽的原因。

  那麼如何根治咳嗽呢?

  還是化痰止咳,只要能夠把氣道內因炎症或者外界因素刺激分泌的黏液排出體外,沒有了刺激物,就能真正的化痰止咳,所以止咳不是抑制咳嗽,而是將咳嗽的原因排出體外,才能從根源解決咳嗽問題。

  氣喘

  人體在吸氣的時候,受到胸廓牽引,肺泡擴張,肺部壓力變小,外面的空氣進入肺部,呼氣的時候,胸廓擠壓,肺泡擠壓,支氣管壁收縮,將代謝出來的二氧化碳排出體外,這就是一次呼吸的過程。

氣喘舒緩/咳、痰、喘要當心,那是肺部發出的求救信號 汪醫師產文 第3張

  我們用鋼筆在吸墨水的時候,把橡膠皮套擠得越充分,松手之後吸入的墨水越多,同樣的,擠壓越充分,出去的墨水越多。如果鋼筆內管道堵住,或者把橡皮套換成塑膠的,就不能夠吸入或者放出墨水了。

  所以對於呼吸也是一樣,當有一天呼吸出現問題,只有兩個原因,要麼就是氣道不通暢了,要麼就是肺泡沒彈性了。所以,當出現氣喘的時候,治療的關鍵就是是否圍繞讓氣道更加通暢,或者是否讓肺泡更加有彈性來進行。如果不是,那一定是治標不治本,所以治療重點就是排痰,排深處痰,保持肺功能,並且讓肺泡彈性更好,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氣喘的問題!

  早發現、早治療 遠離呼吸道疾病

氣喘舒緩/咳、痰、喘要當心,那是肺部發出的求救信號 汪醫師產文 第4張

  生活中不少出現了咳、痰、喘的患者認為症狀不嚴重,不注意及時治療,其實更容易引發多種負面的損傷。對如何做到早診早治,李勇主任也提出了建議,長期咳、痰、喘人群或者已確診呼吸道疾病患者,應當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做肺功能檢查,爭取盡早明確診斷並開始治療,切莫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氣喘舒緩/咳、痰、喘要當心,那是肺部發出的求救信號 汪醫師產文 第5張

  為讓大家對咳、痰、喘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並正確防治。本周日(11月10日)晚21點20分,李勇主任 將做客《家庭醫生》欄目現場,為大家揭秘咳、痰、喘背後的秘密,同時關注四川名醫今日服務中的直播平台,同步觀看《家庭醫生》節目,也可撥打欄目熱線028-85008136參與健康互動!

  【2019年世界慢阻肺日「易呼益吸」慢阻肺防治專項行動啟動儀式暨醫生會診】

氣喘舒緩/咳、痰、喘要當心,那是肺部發出的求救信號 汪醫師產文 第6張

  2019年11月20日是18個世界慢阻肺日,為便利廣大慢阻肺、肺氣腫、哮喘、肺大泡等呼吸道疾病患者,讓患者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國內權威醫生資源。2019年11月19日—20日,本地醫院特邀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如沖教授蒞臨成都為呼吸道疾病患者提供疾病咨詢和會診服務。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可以通過撥打四川名醫健康熱線028-69982575進行會診預約。

氣喘舒緩/咳、痰、喘要當心,那是肺部發出的求救信號 汪醫師產文 第7張

▼ 汪國麟醫師 ▼

精選診所: 【汪國麟醫師】

人類「生什麼病就吃什麼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已從急症或感染變成了慢性病,而藥物不再是修復健康的唯一選項 慢性病的成因複雜多變、不只一端,只倚賴藥物必定以失敗收場 人從來就不會因為缺少某個藥物而生病,反之 飲食、營養、生活形態與環境會左右基因的表現,會讓人體延年益壽,或是病入膏肓 這些才是人體療癒的基礎,而藥物只是最後不得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