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中國教育的減負之路由來已久。
2018年教育部等部委聯合下發的《關於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據說是建國以來的,由教育部下發的第10道減負令。
都說成功要努力,成才要刻苦,為何要給學生減負?
這是從教育培養人的功能這個角度而言。
減負,是減掉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標準化的考試,重復性機械學習過程,不斷加碼的時間、精力與金錢投入。
教育已不是培養人,而是在催殘人。
教育部11月5日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公布:
2018年大陸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
其中,6歲兒童近視率為14.5%、小學生近視率為36%、初中生近視率為71.6%、高中生近視率為81%。
比催殘身體更可怕的是催殘腦子。
只相信標準答案,沒有獨立思考。
不講事實與邏輯,只講情緒和立場。
只會抄襲與拷貝,不懂創造與創新。
比催殘腦子更可怕的是催殘心靈。
權力和金錢成了全民的追求與信仰。
理想、善良與責任,成了哄騙別人的虛詞。
亂哄哄的搶奪社會資源的賽跑中,全民自私自利不擇手段。
所謂「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說得其實就是受到最好教育的那幫人,吃相與沒受教育的人,已經沒什麼兩樣。
減去應試的課程負擔,才能騰出空間增加其他教育內容,以挽救身體、挽救腦子、挽救心靈。
減負如此重要,減負政策與措施一出台,人民群眾理應喜大普奔,為何有那麼人反對減負?
那場景就似,一群人抱著屎盆子,大喊大哭:千萬別搶我的食物。
為什麼有的家長如此失去理智?
答案是,教育還承擔了另一個功能:選拔。
選拔就是利益分配。
既然規則是按分分配,競爭者們當然會想盡一切辦法去獲得高分。
學習效果=學習時間*學習效率
在學習時間上做文章,就是不斷加碼的補課和培訓。
在學習效率上做文章,誕生了十幾秒讀完一本書的量子波動速讀。
這是一場囚徒困境式競爭。
有人擔心家長腦子不夠用,理解不了囚徒困境,用人人站起來看戲的劇場來比喻這場互害的競爭。
劇場效應一詞很快就刷爆家長朋友圈。
自以為萬能的監管方當然意識到了這點。
雖然吃屎比賽公平公正公開,也讓底層有了一個上升通道,但全民吃屎比賽,不僅有礙觀瞻,還有害身心健康,不利於國家民族未來。
監管層的邏輯很簡單,方法很粗暴:學生負擔重,減!學校補課多,停!
噫?好像執行起來不對勁,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不讓成建制補,就分成培優和補差班;不讓學校組織,就家委會頂上……
總之,辦法總比困難多嘛。
監管層怒了:呔!大膽刁民!吃體制飯,不老實執行文件,罰!
三番五次貓抓老鼠的遊戲之後,終於學校內的培訓消停了一點,家長們卻把孩子往校外培訓班送。
對家長們,監管層沒權罰,只好苦口婆心循循善誘地勸。
監管層:要搞素質教育!
家長們:我想要崽上清華!
監管層:要全面發展!
家長們:我想要崽上清華!
監管層:要考慮孩子終身發展!
家長們:我想要崽上清華!
監管層:上藍翔技校也可成功成才!
家長們:我想要崽上清華!
於是面對一道道減負令,孩子的書包依然沉重。
家長們的錢包卻越來越輕。
禁令禁止校內補課,校外培訓機構開始風生水起。
課內知識減量,課外培訓超前學。
校內知識減輕難度,校外奧數如火如茶。
禁止初中學校擇優,一大批培訓機構跳出來提供"坑班」。
不允許在職老師在家補課,培訓機構馬上漲價,還一位難求。
所有減負措施,幾乎都成了培訓機構業務壯大的神助攻。
這是十年減負成績單:
根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調查,2015年相比2005年:
全國小學生平均在校時間從7.5小時增加到8.1小時。
中學生的平均在校時間從10.6小時增加到11小時。
2015年學生上課外班的時間是2005年的2倍,休息日上課外班的時間為2.1小時,是2005年的3倍。
當教育的選拔與培養兩個功能攪和在一起時,絕大部分家長與學校當然會優先考慮選拔功能。
高考的選拔機制不根本變化,教育的培養功能必將逐漸弱化。
高考不死,教育必亡。
恰如科舉不死,中國古代讀書人的創造力就必定消亡,理想也只剩下「貨與帝王家」。
不在選拔機制上做文章,卻不斷用堵的方式去干涉學生們在考試上的競爭。
權力的傲慢與愚蠢,表露無遺。
當然,換了個馬甲的新高考來了,會減負嗎?
用腳趾頭想想也知道答案。
▼ 汪國麟醫師 ▼
精選診所: 【汪國麟醫師】
人類「生什麼病就吃什麼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已從急症或感染變成了慢性病,而藥物不再是修復健康的唯一選項 慢性病的成因複雜多變、不只一端,只倚賴藥物必定以失敗收場 人從來就不會因為缺少某個藥物而生病,反之 飲食、營養、生活形態與環境會左右基因的表現,會讓人體延年益壽,或是病入膏肓 這些才是人體療癒的基礎,而藥物只是最後不得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