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糖尿病是由於胰腺分泌功能缺陷或胰島素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為特 征的代謝性疾病。糖尿病患者若血糖長期控制不佳,可導致器官組織損傷, 成為「萬病之源」,伴發各種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腎、神經損害或 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嚴重可致患者殘疾或者死亡。
近些年來,大陸糖尿病的發病率持續上升。根據數據,2017年20到79歲之間的人中,大約有400萬死於糖尿病。由於需要終生服藥,糖尿病也是最大的用藥領域之一。大陸約有1.14億糖尿病患者,患病率高達11.6%,位居世界第一。而最新一次中國糖尿病橫斷面調查顯示,截至 2013 年中國糖尿病患者知曉率及治療率只有1/3,而控制率不足50%,仍處於較低的水平。
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單位:百萬人)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糖尿病的病因複雜多樣,簡而言之就是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胰島β細胞出現了罷工或怠工,導致胰島素分泌減少或作用減弱,從而喪失了對血糖的有效控制。傳統的胰島素補充說白了治標不治本,對並發症的控制力也不足,因此恢復胰島β細胞的功能不僅有望使胰島素依賴型的患者擺脫頻繁的血糖監測和胰島素注射,還將成為糖尿病根源治療的一大進步。
如何恢復胰島β細胞的功能呢?要麼搶救原有細胞,要麼直接更新細胞。幹細胞技術的發展,讓後者成為了可能。
幹細胞作為一類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已經逐漸成為人們尋找胰島β細胞替代物的新資源。隨著技術發展,可從許多組織或器官中成功地分離出幹細胞,例如間充質幹細胞。近年來,研究人員發現幹細胞獨特的生物學特性使得它成為各類疾病細胞治療和基因治療的首選靶細胞 。
截止目前,在「http://clinicaltrials.gov」官方網站上顯示註冊的有關幹細胞治療糖尿病的臨床試驗達近百項,其中幹細胞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試驗6個,已經以論文形式發表的研究成果有13篇,研究結果均顯示幹細胞可以通過改善胰島素β細胞功能或(和)改善外周靶組織胰島素抵抗從而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狀態。
1
幹細胞治療I型糖尿病
2007年Voltarelli等發表在JAMA雜誌的研究結果顯示,15例不伴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新診斷1型糖尿病患者(病程小於6周)靜脈輸注定向造血幹細胞後,14例患者停用外源性胰島素,其中1例患者停用胰島素時間為25個月,4例患者為21個月,7例患者為6個月,另外2例患者 分別為1個月和5個月;
靜脈輸注定向造血幹細胞後6個月C肽曲線下面積較輸註前明顯增大,且在12周和24周後維持不變,提示定向造血幹細胞通過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改善了1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狀態。
2012年南京大學附屬鼓樓醫院的試驗結果顯示,13例初診(病程<1年,10例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1型糖尿病患者,經自體造血幹細胞治療後11例外源性胰島素用量明顯減少,其中3例停用外源性胰島素治療,停用時間分別為7個月(後來復用胰島素為半量)、3年和4年,作者認為該效應是通過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調節免疫活性細胞,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做到的。
同年,瑞金醫院也報導自體造血幹細胞通過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使28例患者中的15例(53.6%) 完全停用外源性胰島素,而且其中起病時不伴酮症酸中毒的患者臨床緩解率高於起病時伴酮症酸中毒者。
2
幹細胞治療II型糖尿病
2009年印度Bhansali等首次發表了使用骨髓MSCs治療2型糖尿病的試驗結果,10例外源性胰島素用量大於0.7U/(kg-d)的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骨髓MSCs治療後,7例患者外源性胰島素用量減少了75%(其中3例停用外源性胰島素),達到該效應所需的時間為48天。
2014年該作者再次發表了骨髓MSCs治療2型糖尿病的隨機、安慰劑對照研究成果,治療組11例患者中有9例胰島素減量50%,胰島素用量平均減少了66.7%(對照組減少32.1%),對照組沒有患者達到胰島素減量50%的主要終點;治療組胰高糖素刺激的C肽明顯升高,且刺激後C肽升高的水平與胰島素的減量呈正相關。
2011-2014年中國的研究者也進行了大量探索,證實了不同來源的MSCs治療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並且上述研究均認為幹細胞是通過調節免疫反應、減輕慢性炎症從而達到治療2型糖尿病的目的。
專家專題報告
①幹細胞移植與胰島再生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2010年10月第26卷第10期ChinJEndocrinolMetab,October2010。Vo1.26,No.10
DOI:10.3760/cma.j.issn.10006699.2010.10.028
作者:寧光
作者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內分泌代謝病科
此文報導了Voltareli等治療了15例初診T1DM患者。至2007年4月,共有14例患者停用胰島素,最長已達35個月。13名患者術後胰島素、C肽水平均明顯改善,所有患者谷氨酸脫羧酶抗體滴度明顯降低,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在7%以下。這項技術為 1型糖尿病的治療,乃至治愈帶來了曙光,具有極大的先進性和臨床研究意義。
②幹細胞治療糖尿病的基礎研究進展
DOI:10.3760/cma.j.issn.1000-6699.2010.10.029
作者:洪天配
作者單位:100191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內分泌科
報導了2006年,D Amour等改良了5步法體外誘導定向分化方案:ES細胞一定型內胚層一腸管內胚層一胰腺內胚層和內分泌前體細胞一表達激素的內分泌細胞。
課題組採用上述兩種方案均證實人類Es細胞可以誘導定向分化為胰島樣細胞,並且發現GLP-1類似物可促進幹細胞向胰島素分泌細胞分化。
③間充質幹細胞治療糖尿病
《山東醫藥》2015年 第55卷 第46期
作者:李紅敏 黃萍萍
作者單位: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 天津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5.46.043
此文報導了間充質幹細胞能分泌血管被生長因子(VEGF)、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等多種促血管新生的細胞因子,在促進損傷後的胰島血管新生及外源性胰島在血管化方面起重要作用。
Vanikar等採用、AD-MSCs-IPCs聯合造血幹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患者,結果發現受試者對外源性胰島素的平均需求量明顯下降,血清C肽水平明顯升高。
④幹細胞-糖尿病治療新選擇
《專家述評》Med J Chin PLA, Vol.40, No.7, July 1, 2015 515
解放軍醫學雜誌 2015年7月1日 第40卷 第7期
Doi:10.11855/j.issn.0577-7402.2015.07.01
該文報導了解放軍總醫院韓為東等2012年在Diabetes雜誌上首次提出並證實了該假設:在注射鏈脲佐菌素(STZ) 第7、21天分別給糖尿病大鼠模型輸註骨髓MSCs,7天後大鼠血糖較輸註前顯著下降,但2周後血糖再次升高,第21天再次輸註後大鼠血糖持續下降,且下降幅度大於第一次輸註,提示單次輸註骨髓MSCs不能維持持續的血糖控制,需要多次輸註才能長久維持血糖。(糖尿病患者接受幹細胞移植治療後,平時還是要注意控制血糖,不能有「萬事大吉」的心理。)
展望
幹細胞是近年來生物學上最有趣 、最複雜 、也最有吸引力的領域之一 。隨著人們對幹細胞潛能的挖掘及其增殖 、分化機理的研究,相信幹細胞最終可以用於疾病的組織器官替代治療 、細胞治療和基因治療等。
糖尿病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雖然其病因複雜 ,但隨著基因工程及細胞工程技術的蓬勃發展,相信人類最終會攻克糖尿病。
本文源自:細胞王國早期文章
—Topics—
細胞王國
cell-kingdom
——
從微觀世界 認知健康的本質
專業科普 | 臨床進展 | 行業資訊
微信、聯絡電話丨18410963897
「在看」的永遠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