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憂鬱症/憂鬱症高發背後的原因:原生家庭始終是紮在心底深處的一根刺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在微博醫療超話榜上,牢牢占據第一名的是抑鬱症話題。超話社區粉絲17.4萬、po文40.3萬、閱讀量14億,在這組觸目驚心的數據背後,隱藏的是抑鬱症群體。比起名人,她們難以受到大眾關注,但作為抑鬱症患者,她們真實的存在於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如何幫助憂鬱症/憂鬱症高發背後的原因:原生家庭始終是紮在心底深處的一根刺 汪醫師產文 第1張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有多少抑鬱症是父母導致的?」其中,有2.1萬人點了關注,有120萬人曾經瀏覽過該話題。

  這些匿名用戶這樣回答:「每次的對話,都是加重病情的主要原因。」「自己因為他們難過得想死,最後怕他們難過不敢去死。」

如何幫助憂鬱症/憂鬱症高發背後的原因:原生家庭始終是紮在心底深處的一根刺 汪醫師產文 第2張

  一次次無聲的虐殺,觸目驚心。

  米媽的學生中,也有些抑鬱症患者的身影。有一位女生,家里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格外嚴重。在長達數十年的家暴中,來自父親的毆打已經成為家常便飯。你可能會問,她的母親呢?不管嗎?可悲的是,在這場蹂躪中,冷眼旁觀,甚至在一旁添油加醋的母親,更令她生恨。每次挨打都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折磨,還有心理上的煎熬。

  她談起這些的時候,神情空洞,望向窗外,身體卻一直不由自主的在顫抖。良久,她回過頭來,看著我的眼睛問:「老師,我真的是個垃圾嗎?」

如何幫助憂鬱症/憂鬱症高發背後的原因:原生家庭始終是紮在心底深處的一根刺 汪醫師產文 第3張

  作為一名教師,我心痛;作為一名母親,我更想抱抱她,然後告訴她「不怪你,你已經很好了」。我們常常討論原生家庭,可是從未將原生家庭與抑鬱症如此緊密的聯繫在一起。抑鬱症到底是什麼?身為父母的我們又該做些什麼才能保護自己的孩子不受抑鬱症傷害呢?

  「嘴巴在笑,眼睛在哭」,原生家庭才是虐殺TA們的真實兇手

  抑鬱症,早已是當今屢見不鮮的話題。2019年10月9日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透露,目前中國的抑鬱症患者已經超過 2600 萬;在大陸的自殺和自殺未遂的人群中,抑鬱症患者占了 50%~70%。

  原生家庭的不幸在於,你以為你長大了,可以獨當一面了,但當夜晚來臨時,你還是會想起那些大大小小細密不一的尖刺紮在心上的感覺。原生家庭的不幸會烙刻在一個人的靈魂中,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如何幫助憂鬱症/憂鬱症高發背後的原因:原生家庭始終是紮在心底深處的一根刺 汪醫師產文 第4張

  不幸的童年,往往需要人用一生去治愈。我們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拼盡全力對抗原生家庭遺留的傷疤。有一些人,痛徹骨髓,所以選擇拋下這個熱鬧的世界;更多的像你我一樣的普通人,背負著沉重的十字架在人生之路上躑躅前行,渴望找到屬於自己的歸途。抑鬱症像一條黑狗,埋伏在你的腳邊,隨時準備將你撲倒在地、撕個粉碎。

  抑鬱不僅是一種精神疾病,更是每個孩子都會遇到的成長問題。先天易感素質的兒童經歷創傷性體驗後容易促發情感性障礙,也就是抑鬱症。有調查提到,抑鬱症兒童精神刺激事件比對照組多三倍。一個人早年和兒童時期不良的生活經歷會使患抑鬱症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如何幫助憂鬱症/憂鬱症高發背後的原因:原生家庭始終是紮在心底深處的一根刺 汪醫師產文 第5張

  因此,如何規避原生家庭為孩子帶來抑鬱症的風險,是我們家長目前最亟待解決的問題。要想了解抑鬱症,就必須正確認識抑鬱症,目前,你知道大家對抑鬱症的常見誤解有哪些嗎?

  對抑鬱症的常見誤解

  目前,青少年已經成為抑鬱症的主要症候人群。在成年人中,絕大多數都曾在成長過程中經常受到抑鬱情緒的反復折磨。抑鬱症患者本身已經飽受折磨,而世人的誤解更是將他們「凌遲處死」的絞架。

  • 誤解一:患者過度敏感,自我矯情,開朗樂觀的人不會得抑鬱症。

  米媽在上高中時,班里有一位特別愛笑的女生,老師同學們常常被她逗得前仰後合。沒想到,高三下半學期臨近高考時,名列前茅的她竟然申請了休學。高考之後同學聚會時,她也沒出現,對於我們而言,她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後來大學後,才聽曾經的同學說起她其實患抑鬱症很久了,只不過偽裝的太好,我們都沒發現。也正是因為這種抑鬱和被迫快樂的雙重切換,再加上高考與日俱增的壓力,她的病情已經達到了無法獨立正常生活的地步。

如何幫助憂鬱症/憂鬱症高發背後的原因:原生家庭始終是紮在心底深處的一根刺 汪醫師產文 第6張

  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生活中,我們總是被告知:面對生活要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太差。因此,對於那些活潑外向、看起來正常的人,我們總是掉以輕心,殊不知,開朗樂觀的人也會患抑鬱症。其實,抑鬱是一種較持久的、憂傷的情緒體驗,常伴有軀體不適和睡眠障礙等問題。對大多數人來說,抑鬱只是暫時的,但也有少數人會長期處於抑鬱狀態。

  抑鬱症則是一種精神疾患,發病原因是特定腦區神經遞質的改變。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主要臨床特徵為長時間的心情低落,情緒消沉,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嚴重的甚至出現悲觀厭世的行為。其中,微笑抑鬱症則是最容易令人放鬆警惕的笑面殺手。患有此種病症的人,通常外在表現與常人無異,但內心充滿了掙扎,因此,當她們病症嚴重發作時,周圍家人、朋友往往感到不可思議和措手不及,由於迷惑性極強,被發現時患者往往已經無法回頭。

  • 誤解二:抑鬱症等於死亡,得了抑鬱症就意味著被死神下了判決書。

  我們經常能在網路上看到「某某明星抑鬱症自殺」的消息,從張國榮到喬任梁,從國內到國外,抑鬱症是世界範圍內的難題。因其自殺率高,所以許多人容易把抑鬱症跟死亡畫上等號。

如何幫助憂鬱症/憂鬱症高發背後的原因:原生家庭始終是紮在心底深處的一根刺 汪醫師產文 第7張

  「我有抑鬱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沒什麼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離開。拜拜啦。」2012年3月18日10點54分,一條來自網友「走飯」的新浪微博消息引起轟動,眾多網友相繼轉發。2012年3月19日凌晨1點32分,遼寧公安發布微博證實,發布該條微博的女生因抑鬱症遺憾去世。時間,抑鬱症被推入國人的視野範圍內,在某些媒體的大肆宣揚下,抑鬱症搖身一變成為了死神代言人。但你真的了解抑鬱症嗎?

  抑鬱症是一種非常嚴重且普遍的精神類綜合症心理疾病,2014年,大陸抑鬱焦慮患者已達9000萬人,發病率近年來呈逐年上升趨勢,但是抑鬱症就醫率不足10%。雖然抑鬱症患者自殺率很高,但這並不意味著抑鬱症就等同於「生命收割機」。更多的抑鬱症病人還是頑強努力的活著,也有一些抑鬱症痊愈的患者重新回到現實世界的懷抱。

如何幫助憂鬱症/憂鬱症高發背後的原因:原生家庭始終是紮在心底深處的一根刺 汪醫師產文 第8張

  事實上,抑鬱症並不會像癌症等絕症一樣剝奪人的健康,但它的的確確會給患者的心理造成長時間的痛苦折磨。而大多數自殺的人,正是因為無法忍受病痛的糾纏,最終選擇了死亡。

  抑鬱症很可怕,但並不是所有得了抑鬱症的人最後都會選擇自殺,患者的人格特點和患病的嚴重程度才是決定他們生或死的重要標準。

  黑狗並不可怕,讓我們為孩子撐起一片艷陽天

  一個原生家庭有問題的孩子,常伴隨著心理陰影,表現出自卑、敏感、脆弱、無助的情緒,做事情缺乏信心和勇氣,畏首畏尾,不能坦然的面對失敗,對自我不滿又很難改變和走出困境,看待問題更為悲觀,喜歡獨處,亦是孤獨,沒有歸屬感、安全感,對這個世界疏離,很難與別人建立長期穩定的親密關係。

  心理學家弗蘭克·卡德勒說:「生命中最不幸的一個事實是,我們所遭遇的第一個重大磨難多來自家庭,並且,這種磨難是可以遺傳的。」所以「原生家庭」這個詞出現之後,我們的不足與缺失似乎都找到了答案。

如何幫助憂鬱症/憂鬱症高發背後的原因:原生家庭始終是紮在心底深處的一根刺 汪醫師產文 第9張

  父母的打擊式教育、高壓政策抑或夫妻感情失和,都為我們的人格發展埋下了潛在風險。那種被稱為「童年陰影」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卻真真實實地影響著一生。事實上,心理學家提出「原生家庭」的概念,是為了尋求解決途徑,而不僅是挖掘問題根源尋找責任方。解決問題,遠比追究責任更重要。

  • 1、充分的愛與安全感,建立積極的心理反饋機制

  我的大學室友,患有重度抑鬱已經很多年了。不發病時,人非常精神,說話做事都面面俱到;發病時,扭頭就能做出一些不合常規的舉動。發病原因說來也令人唏噓不已。當時她父親酗酒,因為缺錢,常來找女兒要錢買酒。母親也不是省油的燈,兩個人都伸手向閨女要錢,這使得她整個人壓力巨大,而且變得非常焦躁。

  直到有一次,好久不聯繫她的父親再次找到她家里,向她要錢,說要治病。女兒以為這又是他要錢的伎倆,便沒給他,之後父親又來了幾次,都被她拒絕了。父親便不再來了。半個月後,她接到公安局的電話,才知道自己的父親死在了招待所里。

如何幫助憂鬱症/憂鬱症高發背後的原因:原生家庭始終是紮在心底深處的一根刺 汪醫師產文 第10張

  從那以後,她活在巨大的愧疚中,慢慢開始出現神情恍惚的症狀。之後,病情越來越重,離婚、分家,直到一把火點燃了自己的房子。

  為什麼會導致這種慘劇呢?究其原因,正是父親的行為沒有給足她安全感造成的。所以,她才顯得那麼不近人情的」趕走了「自己的父親。父親的長期酗酒經歷對她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積累、爆發,她終於成為了」抑鬱症患者「中的一員。

如何幫助憂鬱症/憂鬱症高發背後的原因:原生家庭始終是紮在心底深處的一根刺 汪醫師產文 第11張

  愛和安全感是父母能夠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一切行為和教育技巧的出發點都是愛。不吝嗇自己的愛,學會用語言及行動切實表達自己的愛,尊重孩子的選擇,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想法,不要積累情緒,以身作則,我們應盡可能多地讓孩子感受到我們愛他。用鼓勵代替批評,用溝通交流代替謾罵和懲罰,放大孩子的優點,讚賞孩子的行為,幫助孩子建立積極正向的心理反饋機制。

  • 2、保持距離,默默關注,做到真正的陪伴。

  德國心理學家烏爾蘇拉·努貝爾在《不要恐懼抑鬱症》一書中指出:所有抑鬱症患者的一個特徵是,他們都試圖盡可能長地躲藏在「一切正常」的表象後面,他們巨大的自控能力和強大的意志,仍然使他們去履行每日的義務和要求,而把他們的病痛留給自己,不讓身邊的人有所察覺。這似乎解釋了,很多人如果不是自殺沒有人知道他患有重度抑鬱症。

如何幫助憂鬱症/憂鬱症高發背後的原因:原生家庭始終是紮在心底深處的一根刺 汪醫師產文 第12張

  對於孩子的成長,我們既是參與者,還是旁觀者。在這個漫長又短暫的過程中,高質量的陪伴無疑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對於孩子的陪伴,更應該體現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當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時,我們應該學會耐心的傾聽;當孩子沉默時,我們所要做的是靜靜陪伴。陪伴本身就是一種安慰,過多的話語反而顯得虛假和累贅。

  著名的美國作家、心理學家安德魯·所羅門在書中曾這樣描述:「在抑鬱中,你並不認為自己帶上了灰色的面紗,正在透過壞情緒的陰霾觀察這個世界。你只是以為快樂的面紗被拿走,現在才看的真切了。」作為一個母親,我想,家長的職責也許並不在於幫孩子帶上快樂的面紗,而是用自己的愛盡力為他構建一個溫暖的世界,然後告訴他:這一切本來就很動人。

▼ 汪國麟醫師 ▼

精選診所: 【汪國麟醫師】

人類「生什麼病就吃什麼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已從急症或感染變成了慢性病,而藥物不再是修復健康的唯一選項 慢性病的成因複雜多變、不只一端,只倚賴藥物必定以失敗收場 人從來就不會因為缺少某個藥物而生病,反之 飲食、營養、生活形態與環境會左右基因的表現,會讓人體延年益壽,或是病入膏肓 這些才是人體療癒的基礎,而藥物只是最後不得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