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果殼每次講怎麼減肥,後台總有人哭著喊著想要「增肥」。行行行,今天就滿足你們。
對於怎麼吃都不胖的人,增肥確實是有難度的。別人「喝水都長肉」,瘦子們卻「五行缺肉」,吃什麼都胖不起來;偶爾多吃點,胃腸馬上不舒服,又瘦了二三斤……
這不是在炫耀,瘦子們的痛苦別人很難體會,他們是真心實意地、迫切地想要長胖。
怎麼吃都不胖,並沒有那麼值得羨慕丨東方IC
對多數人來說,長胖實在是太容易了,現代社會的生活習慣和長胖是絕配,那麼多高熱量的好吃的,一屁股坐下半天不用挪窩。竟然有人想胖而不得?事出反常,必有其因,僅僅一個「消化不好」也無法提供全部解釋。
這時候,先要去醫院排除疾病,再從「吃」上想辦法。
如果確認自己沒什麼健康問題,可以直接拖到後半部分看具體方法。
這些全身性的疾病可能讓你消瘦
什麼情況可能需要去醫院檢查呢?有兩個簡單的指標可以參考:
①BMI<18.5;②BMI雖正常,但近期出現非減重(非主觀性)的體重顯著下降。
如果符合以上兩個條件之一,建議去正規醫院就診。根據具體情況不同,可能需要去消化內科、內分泌科、外科、心理科和營養科等。
首先要排除的是全身性的、比較嚴重的疾病,比如糖尿病、甲亢、腫瘤等。
1. 如果吃得挺多,瘦得不少,多食多飲多尿,需要去內分泌科檢查糖耐量或糖化血紅蛋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
2. 如果眼睛往前突,很多人都會想到甲亢,但有些人眼睛沒有徵兆,只是基礎代謝率增加,看誰都不爽,怎麼吃都不胖,這種情況反而容易被忽略,一定得去內分泌科查一查甲狀腺功能。
3. 經常性的有腹脹等消化道症狀並且體重明顯下降,可能需要去消化內科做個胃鏡檢查。
4. 還有心理和壓力問題,除了「壓力肥」,也有「壓力瘦」,比如青少年學習壓力大,可能越來越瘦。
5. 其他可能相關的全身性疾病還包括結核、免疫系統疾病累及消化道等。
如果檢查之後發現了問題,可能就需要針對性的治療。
以上這些全部排除後,臨床醫生才會把目光落在消化系統上。
這些消化系統的問題可能引起消瘦
可能引起消瘦的消化系統問題很多,需要去消化內科排查。
醫生會將以下情況納入考慮:
1
既往有沒有過消化道疾病
比如以前暴食引起胰腺炎,恢復後一吃油就拉肚子,為「胰」消得人憔悴;比如幽門螺桿菌陽性,慢性胃炎,吃一口就脹,晨起後口幹;比如炎症性腸病,表現為黏液膿血便;等等。
2
有沒有消化道的重建
比如做過手術,膽囊切除、胃大部分切除、小腸部分切除。結構發生變化時,功能一定會受到影響,可能需要專業營養醫師幫助平穩過渡,少走彎路。
3
有沒有消化道結構異常
比如胃下垂和十二指腸瘀滯。胃下垂的情況下,嘴里剛喝一口水,瞬間就到達盆腔。十二指腸瘀滯相對少見。
按照以上思路排查後,醫生可能會對症地建議使用一些促進消化和胃腸動力的藥物。
十二指腸瘀滯,簡單來說,就是因為瘦,肚子里沒脂肪,撐不住腸系膜上動脈和腹主動脈的夾角,壓迫十二指腸,引起嘔吐腹脹,體重下降,營養不良。這種情況,單純手術往往預後不佳。丨UWord
如果就診營養科,營養醫生還會做專業的營養篩查和評估,一般涉及疾病、體重和攝入變化、年齡、食欲、活動能力、身體成分等項目,根據篩查結果打分,異常者判定為營養風險或營養不良。這時,醫生會建議進行專業的營養干預,比如口服腸內營養。
迫切想長胖時,腸內營養是好選擇
即使檢查出相關疾病後得到了治療,增重也一定不是單純一句「使勁兒吃」就能解決問題的。在排除病因的同時,可以考慮加用腸內營養。
名為腸內營養,實則是藥品。對於部分疾病而言,腸內營養不僅是營養支持,還是治療手段。
幾種常見的腸內營養制劑
通俗地說,腸內營養制劑就是按照制藥工藝把各種營養素匯總到一塊兒,同普通食物相比,成分更明確,營養更全面,稍加消化或無需消化即可吸收。往上溯源,是開發出來給太空人使用的。
制劑的形式多樣,有粉狀的,像小朋友喝的奶粉一樣;有液體的,像瓶裝飲料。味道有甜的,有苦的,有比豆汁還難喝的,滿足各種口味和需求。還有糖尿病專用的、腫瘤專用的。
使用時注意兩個細節可能有幫助:一是要足量;二是要慢慢喝,啜飲更佳。
目前國內的腸內營養制劑使用逐步規範化,新的產品不需要進行藥品註冊,也叫做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這些制劑通常在醫院里開具,應遵醫囑使用。嚴重營養不良者甚至需要胃管等鼻飼來進行腸內營養,更嚴重的還要靜脈輸註腸外營養,這些更加專業,多在醫院里進行。
吃飯技巧
如果去醫院排查之後沒發現什麼大問題,又覺得腸內營養太麻煩,能不能單純靠吃飯技巧解決問題呢?
由於疾病、人群不同,質控難,吃的技巧對於增重的效果,少見高質量的研究。經驗上,診斷為營養不良者,不加腸內營養,只靠飲食可能難以糾正;但講究了吃的技巧後,大家普遍反饋是舒服多了。
以下建議僅基於經驗,可斟酌參考。
怎麼吃
1. 少量多餐。大家問醫生怎麼吃,這可能是最常見的回答。少量即七八分飽就行,怎麼判斷呢?有個簡單的方法:覺得還能再吃兩口的時候就不吃了。多餐怎麼操作?可以考慮將兩餐之間、晚餐到睡前中間作為兩到三個加餐時間,加餐內容包括水果和酸奶等,或者試試將中餐或晚餐的1/4~1/3挪出來加餐用,把三頓飯量匯總分成五到六次吃。
2. 增加咀嚼次數。細嚼慢咽是一句空話,很難長期堅持,可以手機上個鬧鐘餐前提醒一下。根據實踐,大家普遍反饋說嚼15~20下後基本就沒什麼東西了。這種行為干預對於體重的管理很有用,無論減重和增重:減重利於不反彈,增重利於減輕消化負擔。
3. 飯後俯臥3~5分鐘。適用於存在胃下垂或十二指腸瘀滯的群體。
可能每個被叫做「麻桿」的人,都有想長胖而不能的辛酸史。丨東方IC
吃什麼
1. 少喝湯。好多人覺得湯又鮮又補,其實不然。湯里營養少,油鹽多,常人無所謂,對於瘦者,喝湯可能弊大於利,即便「把油都去掉」。經常有人在腹部或婦科手術後一喝湯出來乳糜腹水的。
2. 少吃可能讓你不適的食物。比如有人對冰涼食物很敏感。
3. 吃「軟飯」。溫和主食,多蒸煮一會兒,更易消化。
4. 優質蛋白不能少。白水煮雞蛋(不過敏的話)性價比很高,清蒸瘦肉泥可以嘗試;脫脂奶喝起來;避開油炸等深加工的豆制品。
5. 瓜類蔬菜和葉類蔬菜都要有。如果直接吃水果感到腸胃不適,可以榨汁後加溫,或蒸一下,此處營養素損耗可以忽略不計。
圖 | 東方IC
綜上,老是不胖或者近期非自願體重下降明顯者,可能需要醫院就診;醫生說沒什麼問題,自己也沒覺得瘦到影響正常生活,那就無需糾結;而對迫切希望長胖者,腸內營養是好選擇。另外,吃飯可以講點兒技巧。
參考文獻:
[1]Cederholm T, Barazzoni R, Austin P, et al. ESPEN guidelines on definitions and terminology of clinical nutrition. Clin Nutr. 2017 Feb;36(1):49-64.
[2]Boullata JI, Carrera AL, Harvey L, et al. ASPEN Safe Practices for Enteral Nutrition Therapy. J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 2017 Jan;41(1):15-103.
[3]Wei J, Chen W, Zhu M,et al. Guidelines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in geriatric patients in China. Asia Pac J Clin Nutr. 2015;24(2):336-46.
作者:康軍仁
編輯:odette
一個AI
居然認真看到結尾了,這個文章跟你有關係嗎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有需要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歡迎轉PO到朋友圈~)
果殼
ID:Guokr42
整天不知道在科普什麼的果殼
建議你關注一下
對,這是一個二維碼
給果殼發送【二維碼】告訴你原理
點個「好看」,我能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