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每個月的那幾天,無數妹紙要飽受痛經的摧殘,那種疼痛無法言喻。嚴重的話不僅全身無力,還要跑去醫院打吊針來緩解這種」痛「。
做女人真不容易,做媽媽更不容易啊。因此看了這篇推送的男同胞們,是不是應該去呵護自己的女朋友,老婆。盡量在生理期間要寵著她,不要讓她生氣發脾氣。
痛經分為哪幾種?
繼發性痛經:
多數是疾病造成的,例如子宮內膜異位、盆腔炎、盆腔充血等。近年來發現,子宮內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時,也能引起痛經。
原發性痛經:
行經數年或十幾年才出現的經期腹痛,原發性痛經是指從有月經開始就發生的腹痛,子宮口狹小、子宮發育不良或經血中帶有大片的子宮內膜,後一種情況叫做膜樣痛經。有時經血中含有血塊,也能引起小肚子痛。
子宮發育不良:
內分泌失調或子宮對黃體分泌的激素敏感,引起過度的收縮而產生了疼痛。還有的人對來月經很害怕、有強烈的恐懼感,造成一種條件反射,於是只有一來月經就感到腰痛等症狀。
女人千萬要重視痛經!!!
月經的女人中90%有痛經,36% 常年痛經,四分之三病發無法正常工作。
女人1個月痛經2天,一年就是24天,平均每年有將近1個月的時間在痛經中度過!痛經可是會導致女性早衰,不孕不育的!
痛經的原因
(1)子宮頸管狹窄主要是月經外流受阻,引起痛經。
(2)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發育不佳容易合併血液供應異常,造成子宮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經。
(3)子宮位置異常若婦女子宮位置極度後屈或前屈,可影響經血通暢而致痛經。
(4)精神,神經因素部分婦女對疼痛過分敏感。
(5)遺傳因素女兒發生痛經與母親痛經有一定的關係。
(6)內分泌因素月經期腹痛與黃體期孕酮升高有關。
(7)子宮的過度收縮,雖然痛經患者子宮收縮壓力與正常婦女基本相同(正常者壓力約為4.9Kpa),子宮收縮持續時間較長,且往往不易完全放松,故發生因子宮過度收縮所致的痛經。
(8)子宮不正常收縮,痛經患者常有子宮不正常收縮,因此往往導致子宮平滑肌缺血,子宮肌肉的缺血又可引起子宮肌肉的痙攣性收縮,從而產生疼痛而出現痛經。
(9)婦科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子宮腺肌症,子宮肌瘤等,子宮內放置節育器(俗稱節育環)也易引起痛經。
(10)少女初潮,心理壓力大,久坐導致氣血循環變差,經血運行不暢,愛吃冷飲食品等造成痛經。
(11)經期劇烈運動,受風寒濕冷侵襲等,均易引發痛經。
痛經的原因那麼多~
調理痛經的四大錯誤:
1.盲目調理不對症:
缺乏對腎虛的認識,以為痛經是小事,忍忍就過去了,甚至胡亂調理,錢還是小事,就怕傷了身子不討好,還錯過了最佳的調理時機!後悔終身!補血固腎才是調理月經的根本!
2.相信手術代替食補療法:
有點病就知道跑醫院,做手術不僅會讓身體產生副作用,留下嚴重的後遺症,更會加大卵巢癌和子宮癌的風險。
3.亂信民間偏方:
偏方來源不為人知,可能存在重金屬鉛,汞超標等問題,不僅沒用,更可能導致身體過敏,甚至危及生命!
4.亂吃亂補不如不補:
別以為吃大棗就補了血,吃人參就補了氣,其實配方劑量都不講究的亂補,效果還不如一隻老母雞!」
如何對抗痛經?
艾葉生薑泡足可緩解痛經
材料:取艾葉30克、生薑100克、白酒100毫升。
方法:將艾葉和生薑洗淨,生薑切成厚片,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放進盆中,倒入白酒,先熏蒸後泡足。
水溫掌控:熏蒸水的溫度應在90℃左右,但要防止燙傷,待水溫下降至40℃左右時,再將雙腳浸於水中。
泡腳方式:藥水宜泡至雙足踝關節處,泡腳的同時揉搓足心湧泉穴、足趾、足跟部。
每晚1次,每次20-30分鐘。於經前7天開始泡,至月經結束。
此方有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的效果。
通過按摩穴位
下腹部的關元穴、氣海穴是治療痛經等婦科病的有效穴位,關元穴在肚臍下3寸,氣海穴在肚臍下約1.5寸。痛經的時候可以用兩手拇指點按這兩個穴位,也可以用家裡的備用熱水袋或電熱寶進行熱敷來緩解疼痛。
小腿部的三陰交是緩解痛經的常用穴位。
位置:為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交會之處,在足內踝尖直上三寸,脛骨後緣,左右各一。
有健脾益血、調肝補腎、安神助眠等保健功效。
經同事們都臨床實踐,對緩解痛經效果比較明顯。
位置:取穴時用並攏的四指沿腿在足內踝向上量取,以用手可摸到一個痛點為宜。
一般按壓3—5分鐘疼痛就會緩解。嚴重到一定程度的話請及時就醫~
溫馨小提示
第一:痛經要避寒
不吃冰冷、寒性的食物,不要常待在冷氣機房,注意子宮的保暖。
不要冒雨涉水,坐臥濕地;
不要用涼水洗腳,並暫停遊泳以免使細菌侵入陰道,引起感染;
洗澡要用淋浴,維持外陰清潔,可每晚用溫水清洗外陰部;
使用清潔消毒的月經帶、月經紙;
月經期要嚴禁房事;
要維持情緒穩定,以免血行不暢,引起痛經;
第二:痛經要講究心理調養
中醫學以為,精神緊張,情志不暢,肝鬱氣滯,是導致本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據研究表明,焦慮、緊張、挫折及情志刺激等,均可引起機體內分泌變化,從而導致子宮痙攣性收縮,引起痛經或加重痛經。因此,首先要使病人懂得婦女來月經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必懼怕、緊張,更不可把來月經當成負擔。
第三:痛經要注意飲食和休息
痛經患者平時,特別經前及經期宜少吃寒涼、生冷及刺激性的食品。
痛經屬虛者,則宜多食滋補性食品,如羊肉、牛肉、雞、桂圓、核桃、木耳、山楂等,這些食品有利於緩解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