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高血脂真的需要治療嗎?院士發問,值得每個人反思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7點養身] 微信號

每天推送治病養生金方,還可在線問診!

關注

立即加星標每天看好文

  • 高血壓真的是一種病嗎?

  • 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合理嗎?外國人的標準符合中國人嗎?

  • 降脂藥是必要的嗎?吃降脂藥是利大於弊的嗎?

  • 用藥是治療,還是「寧可錯殺百人,不可錯放一人」?

  • 我們摘錄一些通俗易懂的部分呈現給大家,希望大家認真思考,發表意見,並傳播給他人~以下為韓啟德教授文章摘錄

    醫學科技進步如此之大,讓我們常常忘記醫療的根本目的

    每一種疾病(特別是慢性病)都有一定的發病概率,如果某些因素能夠使群體中這種疾病的發病概率提高,就稱之為危險因素。而控制了這些危險因素,這種疾病在人群中的發生率就能降低。

    這些控制措施到底效果如何呢?下面,筆者重點以高血壓和高膽固醇血症的控制為例談談對當前疾病危險因素控制的一些思考。

    高血壓是疾病嗎?

    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就高血壓者體內存在的病理改變而言,可以說是疾病;但多數高血壓者長期並沒有不適感覺,常常到發生冠心病或腦卒中的時候才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

    而人們對高血壓的關注也主要是因為冠心病和腦卒中這樣的嚴重後果,因此高血壓在概念上更加接近冠心病和腦卒中的危險因素。編者註:即控制血壓並不是直接治高血壓,而是為了防止高血壓引起冠心病、腦梗的可能而控制血壓。)

    高血壓需要治療嗎?

    控壓後降低30%發病率,具體能降低多少風險?

    大量的研究證明,控制血壓可以降低25%~30%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所以就人群而言,針對高血壓給予治療肯定是有益的。但要想一想當把降低30%的心腦血管事件危險性的結論用到個體時是什麼含義。

    降低30%是一個相對概念,從100%降低到70%,是30%的降低,從1%降低到0.7%,也是30%的降低。

    就大陸40歲以上的高血壓人群而言,10年心腦血管事件(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的發生率最高約在15%左右。風險降低30%後,也就是100個40歲以上高血壓者服用降壓藥物控制血壓,在10年內只有4個~5個人因為服用抗高血壓藥物而避免了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的發生。編者註:這個數量比大家自己衡量)

    治療還是不治療?

    另外,95個~96個人用不用藥結果是一樣的。再考慮到高血壓治療藥物的副作用和服藥的經濟負擔,作為個人是選擇治療還是不治療呢?(編者註:歡迎大家把這個文章發給更多人看看,並在底部寫留言,發表意見)

    高血壓高血脂真的需要治療嗎?院士發問,值得每個人反思 健康 第3張

    高血壓高血脂真的需要治療嗎?院士發問,值得每個人反思 健康 第4張

    高血壓診斷標準也是個問題西方人的標準適合中國人嗎?

    此處還有一個高血壓診斷標準的問題。目前國際上通用140/90mmHg為標準,超過此標準就規定要終身服藥,這合理嗎?

    研究表明,舒張壓的高度與缺血性心臟病及腦卒中的危險性幾乎呈直線相關關係,見下圖,也就是說,舒張壓越高越不好,在保證重要臟器的基本供血前提下舒張壓越低越好,中間並沒有一個明顯的拐點。

    高血壓高血脂真的需要治療嗎?院士發問,值得每個人反思 健康 第5張

    ▲上圖

    那麼,為什麼偏偏要把舒張壓的治療標準定在90mmHg,而不是95mmHg或者100mmHg呢?這確實是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下文有解釋)

    吃降脂藥有意義嗎?

    除了高血壓外,已有研究表明高膽固醇血症也與冠心病和腦卒中的危險性相關,因而專家認定如果通過限制飲食仍然不能把血液膽固醇水平降為正常者,需要服用降脂藥控制。

    對此,再來看一組研究,1998年美國空軍/德克薩斯冠狀動脈硬化預防研究表明,治療組將平均血膽固醇水平由228mg/dl降到184mg/dl,結果5年內心血管事件發生率由對照組的5%降到了3%,證明控制血膽固醇水平的臨床意義。

    但當這樣的結果落到個人時,是什麼含義呢?

    就是每100個血脂輕度升高的人服用降脂藥,只有2人受益。

    如果按此結果推算到終身服藥(該研究人群平均58歲,按平均期望壽命82歲計算,持續服藥24年),該研究可能,每100個血脂輕度升高者,不降脂治療會有22人發生心血管事件,降脂治療會有14人發生,說明78人用不用藥都不會發病,14人用不用藥都會發病,只有8人會從終身服藥中受益,因此屬於過度診斷。

    為什麼還要降低標準呢?

    高血壓高血脂真的需要治療嗎?院士發問,值得每個人反思 健康 第6張

    基於這項研究,美國將高膽固醇血症的診斷標準由240mg/dl降到200mg/dl,由於血膽固醇水平200mg/dl已經相當接近人群膽固醇分布的平均數,這一小幅度的改變使美國高膽固醇血症患者驟然增加4200萬人,40歲以上美國人中有1/4在服用他汀類藥物(美國第二大處方藥)。

    從上述例子中可知,當前針對危險因素進行干預的實際結果是,只有極少數人從干預中受益,其中有些人反而因副作用而損害健康。

    究其原因,當前這些危險因素的「危險性」並不高,針對這樣的危險因素進行治療實在像是在執行「寧可錯殺百人,不可錯放一人」的做法,效率當然是很低的。問題是誰也無法排除自己是否屬於不能「錯放」的那個人。

    解決方案

    對於慢性病中的低概率事件

    不應該一刀切而應該做到下面四點

    面對低概率事件,做出合理決策,力爭提高干預措施或篩檢的效益。

    「國醫大師健康」認為,下面這四條,不但是醫務人員要知道,更加是我們自己要清楚啊!看好啦~

    1

    不要一上來就用藥,應該先生活調控

    控制慢性病危險因素時,應首選安全、低成本的有效干預方式與方法。

    例如,在控制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中,應該首先強調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低鹽低脂飲食、戒煙、多運動、減少精神壓力等,這些舉措成本低、效果好,應該首先做到,然後才考慮給予藥物治療。

    2

    用藥不是越早越好

    使用藥物治療預防疾病時,應優先在綜合危險程度較高的人群使用。

    例如,一位65歲的男性和一位35歲的女性,都有同等的輕度血壓升高(150/96mmHg)症狀,前者吸煙、有高膽固醇血症,後者不吸煙,血脂正常,拋開年齡因素外,10年冠心病絕對危險在前者和後者分別為51%和2.5%顯然前者應優先考慮藥物干預,而後者應慎重用藥。

    3

    治療範圍要縮小,而不是想辦法擴大

    盡可能尋找特異性更高的危險因素指標,將危險因素限制於「危險」程度更高的人群,以縮小治療範圍

    4

    確定大陸自己的診斷與治療標準

    目前的診斷標準基本上都是來自西方發達國家,國人在生理和病理上可能有所不同,大陸有13億人口,擁有非常豐富的臨床醫療信息資源,不盲目迷信西方發達國家訂立的標準和方法,把大陸對危險因素的控制和疾病篩檢牢牢地建築在有效促進公民健康和符合中國國情的基礎之上。

    大家如果同意韓啟德教授說的這四點,請接力轉PO到微信里給更多朋友看看吧,很多醫生自己都意識不到這點,或許還在進行著不完善的治療手段!

    慢性病里的這些用藥方式確實值得我們深深的反思!

    記得底部隨手點好看喲↓↓

    高血壓高血脂真的需要治療嗎?院士發問,值得每個人反思 健康 第7張

    添加微信fwxf0805,領取百病食療方

    本文由「7點養身」綜合發布,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本文建議配方、方法請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商務合作加微信:fwrw2016 榮經理 15581600247(微信同號)

    ↓↓戳【閱讀原文】

    高血壓高血脂真的需要治療嗎?院士發問,值得每個人反思 健康 第8張免費在線問診

    高血壓高血脂真的需要治療嗎?院士發問,值得每個人反思 健康 第8張

    點好看,更好看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