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大部分人一天吃三頓飯,有的人可能一天吃四頓飯,加上夜宵。
但根據史料所記,原始時期並沒有「一日三餐」的概念,而是「饑則求食,飽則棄餘」,也就是說,餓了就去找飯吃,吃飽就把剩餘的飯丟棄。
到了先秦,尋常人家都是一天吃兩頓飯,貴族才「三餐制」。而現在老百姓想吃幾頓飯就吃幾頓飯,其實都是「貴族」般的日子。
當今時代,由於生活方式不健康,慢病流行,尤其是膳食不合理、身體活動不足是慢性病發生的重要原因,吃的多成為罪魁之一。
近期,約翰霍普金斯大學Mark Mattson博士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文章稱,間歇性斷食有科學依據。
他指出,間歇性斷食應該成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間歇性斷食益處多多
之前的動物模型發現,間歇性斷食可緩解多種慢性病,包括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神經退行性疾病。
對於人,研究最為廣泛的三種間歇性斷食方案是隔日斷食、5∶2間歇性斷食(每周斷食2日)和每日限時進食。
許多研究表明,間歇性斷食可改善葡萄糖調節、血壓和心率、耐力訓練的效果,以及減少腹部脂肪,還可增強抗壓能力,並抑制炎症。
還有研究發現,目前認為間歇性斷食可妨礙癌細胞的能量代謝,從而抑制其生長,並提高其對於臨床治療的敏感性。
間歇性斷食益處或因代謝轉換
那麼,間歇性斷食產生的益處是因為代謝的問題,還是體重減輕?
他介紹,葡萄糖和脂肪酸是細胞的主要能量來源。進餐後,葡萄糖被用於供能,脂肪以甘油三酯的形式被儲存在脂肪組織內。
而在斷食期間,甘油三酯被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然後被用於供能。肝臟將脂肪酸轉化成酮體,酮體是斷食期間許多組織(尤其是腦部)主要的能量來源。
酮體不僅是斷食期間的能量來源,而且還是對細胞和器官功能具有重要影響的強效信號分子。酮體對已知影響健康和衰老的許多蛋白質和分子的表達和活性具有調節作用。
間歇性斷食會不會餓?
作者稱,許多人會在限制進食期間感到饑餓、易怒和難以集中注意力,但一般只是剛開始時才有;通常,在兩個星期到一個月後,隨著人體和大腦適應了該新習慣,這些感覺就會消失。
如何開始斷食?
他建議,患者可花數月時間逐漸縮短每日進食的時間窗,目標是每日斷食16~18小時。
醫師也可建議患者採用5∶2間歇性斷食方案,第1個月時每周有1日攝入900~1,000 cal,第1個月時每周有2日每日攝入900~1,000 cal,第3個月時每周有2日每日攝入750 cal,最終在第4個月時每周有2日每日攝入500 cal。
他也認為,目前臨床研究主要關註超重的年輕人和中年人,因此不能將間歇性斷食的益處和安全性推廣到其他年齡人群。
來源:Rafael de Cabo, Mark P Mattson. Effects of Intermittent Fasting on Health, Aging, and Disease. N Engl J Med, 2019,381 (26), 2541-2551.
轉載:請標明「中國循環雜誌」
歡迎購買《中國循環雜誌》指南2019增刊!
《中國循環雜誌》指南專刊,邀請來自國內各相幹領域的資深專家,對過去一年近 30 個重要指南進行了詳盡解讀,願能為廣大心血管醫生帶來新知識、新理念、新思維。點擊查看內容
長按圖片,顯示識別QRCode,可能用手機掃描QRCode即可進入購買流程:
「阜外說心臟」入選國家衛生健康委品牌活動推薦名單
「阜外說心臟」,採用網路直播的方式,向廣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學、規范、靠譜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識。經國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薦,衛健委宣傳司評選,「阜外說心臟」 系列節目入選國家衛生健康委品牌活動推薦名單。
近期我們發現一些網站冒用「中國循環雜誌」名義征稿,並承諾「職稱論文權威快速發表」。
我刊鄭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國循環雜誌》投稿,一定要登錄中國循環雜誌官方網站:
>回到從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文章稱,間歇性斷食應成為健康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