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狀妄想/癡呆?失智?腦退化?認知症?你知道多少?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我一定不會得癡呆,罹患失智症!

  如果懂得這一腦退化性綜合症狀的人可能不會如此說,因為沒人能保證自己老的時候,腦部不會退化,是否財富多的人、地位高的人、知識多的人、權力大的人就一定可以避免的得到?連醫生自己都不敢這樣說,因為這是與年齡息息相關的疾病,沒有人可以避免,年齡越大的機會越高。

失智症狀妄想/癡呆?失智?腦退化?認知症?你知道多少? 汪醫師產文 第1張

  根據流行病學研究,九十歲以上的人,平均三位中就有一位罹患,八十歲以上的人,則是平均四到五位中有一位,95%的腦退化性綜合症狀患者是65歲以上的老人,65歲以下會出現腦退化性綜合症狀的人大多是遺傳性的,受到基因遺傳影響所致,目前最年輕罹患此一疾病的僅三十歲,也就是說,腦退化性綜合症狀不是老年人專屬的疾病,只是老年人罹患的比例比較高。

  

失智症狀妄想/癡呆?失智?腦退化?認知症?你知道多少? 汪醫師產文 第2張

  

  那到底癡呆?

  失智?

  腦退化?

  認知症?

  是否一樣都是腦退化性綜合症狀?

  是的,都是指的是腦退化性綜合症狀,但如果繼續稱為癡呆、失智,對患者是極不友善,沒有人自願罹患這一疾病,你我到老的時候都有可能,疾病名稱應該是客觀反映疾病特性與事實,不需要去污蔑或攻擊罹患疾病的人。

失智症狀妄想/癡呆?失智?腦退化?認知症?你知道多少? 汪醫師產文 第3張

  上海市政府於2018年4月上海市民政局在一項文件中公告明白要求:「服務場所內不得出現敏感或歧視性用語,如老年癡呆、老年精神病、失智等。」換言之,政府已很清楚告訴我們,用癡呆或是失智對患者是一歧視性用語,應該避免再用。

失智症狀妄想/癡呆?失智?腦退化?認知症?你知道多少? 汪醫師產文 第4張

  癡呆症、失智症,都是使用漢字的日本開始稱呼,但在2004年的4月1日之後,日本政府將「癡呆症」正式統一更名為「認知症」,2005年修正介護保險法時,正式列入法律名稱。因為如果不斷使用「癡呆」這個用語,會傷害到老齡者尊嚴,而改以客觀事實的「認知症」來取代「癡呆症」這個用語。

失智症狀妄想/癡呆?失智?腦退化?認知症?你知道多少? 汪醫師產文 第5張

  香港早在2012年改稱「認知障礙症」,社會上一般又稱「腦退化症」、「腦退化性疾病」。香港老年癡呆症協會,2012年9月21日改名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

  認知症英文稱為Dementia Disease,其英文Dementia一字來自拉丁語(de-意指「遠離」 + mens意指「心智」),也就是心智遠離的一種疾病,是腦部疾病的其中一類,此症導致思考能力和記憶力長期而逐漸地退化,並使個人日常生活功能受到影響,病程很長,一開始症狀並不會明顯,必須由家人及早發覺,以阿爾茲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為例,臨床研究平均餘命八到十年。

失智症狀妄想/癡呆?失智?腦退化?認知症?你知道多少? 汪醫師產文 第6張

  2013年,美國精神醫學會公布《DSM-5精神疾病診斷手冊》中,已改稱為「主要神經認知障礙症」(Major Neurocognitive Disorder, MND),希望藉由正名,以減少污名化,帶給患者及家屬基本的尊重,也能客觀反映病症的情形,將所有腦部退化性綜合症候群的疾病全部包括在內,至少有七十種以上。

  所以讓我們今天開始稱

  Dementia Disease為認知症

失智症狀妄想/癡呆?失智?腦退化?認知症?你知道多少? 汪醫師產文 第7張

▼ 汪國麟醫師 ▼

精選診所: 【汪國麟醫師】

人類「生什麼病就吃什麼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已從急症或感染變成了慢性病,而藥物不再是修復健康的唯一選項 慢性病的成因複雜多變、不只一端,只倚賴藥物必定以失敗收場 人從來就不會因為缺少某個藥物而生病,反之 飲食、營養、生活形態與環境會左右基因的表現,會讓人體延年益壽,或是病入膏肓 這些才是人體療癒的基礎,而藥物只是最後不得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