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我就想補個鈣,有那麼難嗎?」
家住河北的張大嬸,今年35歲,前兩天單位組織體檢,她發現自己得了骨質疏松。
這不,平時對健康不上心的她,突然開始對補鈣關注起來。
漸漸的,張大嬸發現,很多補鈣的觀點和言論都有點矛盾:
「骨質疏松要補鈣」、「補鈣多了會得結石」、有人說「骨頭湯很補鈣」,馬上又有人說「骨頭湯補鈣並沒有用」……
如此,張大嬸感嘆,到底怎麼補鈣啊?
骨質疏松,到底指什麼?
《2017版骨質疏松防治指南》對骨質疏松做出了解釋:骨質疏松症是最常見的骨骼疾病,是一種以骨量低,骨組織微結構損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徵的全身性骨病。簡單來說,就是骨頭變得更脆,更容易發生骨折的一種疾病。
骨質疏松主要表現為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脊柱變形,骨質疏松嚴重者可有身高縮短和駝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骨折,脆性骨折是指低能量或者非暴力骨折,如跌倒或因其他日常活動而發生的骨折為脆性骨折。
補鈣和補維生素對骨質疏松有用嗎?
我們人體內,和骨頭相關的細胞有兩種: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成骨細胞,顧名思義就是能夠生成骨頭的細胞;破骨細胞就是則負責把多餘的骨頭吃掉。
我們把成骨細胞比喻為建築工人,破骨細胞比喻為挖掘機。人體骨頭上,「建築工人」在不停的增加骨細胞,而「挖掘機」在骨頭內不停的挖走骨細胞,當「挖掘機」的速度大於「建築工人」的速度時,就會導致骨細胞流失,這也就造成了骨質疏松。
而我們補鈣和補維生素D,只是在增加成骨細胞,也就是「建築工人」的力量,里面「挖掘機」的速度沒有減慢,我們補再多的鈣也是徒勞。所以,要想治療骨質疏松,還得從減慢「挖掘機」的速度下手。
抑制破骨細胞的強力藥
雙膦酸鹽類藥物是一類與含鈣晶體具有高度親和力的人工合成物。1960年初Fleisch將在體內易被酶水解的焦膦酸結構中的P-O-P更換成了P-C-P,合成在體內不易被酶水解的穩定化合物。簡單來說,這類藥物通過抑制破骨細胞功能,減少破骨細胞數量,從而起到保護骨頭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雙膦酸鹽並不是一個藥,而是一大類藥。不同的雙膦酸鹽類藥物,在藥效上也有一定差距。因此臨床上不同雙膦酸鹽藥物使用劑量及用法也有所差異。
雙膦酸鹽類藥物下的6個藥品分類:
為了方便大家更直觀的進行比較,小草給大家總結了一張表,大家可以參考:
所有骨質疏松患者都可以吃雙膦酸鹽嗎?
不是說上了年紀感覺自己骨質疏松就可以吃,只有去醫院確診為骨質疏松才需要吃雙膦酸鹽。醫院一般用雙能X線檢查法檢查「骨密度」。一般情況下,年齡≥65 歲的女性,以及年齡≥70 歲的男性均應到醫院行骨密度檢測。
參考數據中,T值是和同性別的中國北方青年人相比,也就是和一生中最佳狀態相比差多少;Z值是和同性別的同齡人相比,也就是說相比於健康的同齡人應該是什麼樣的。當T值為-1到-2.5時,提示骨密度減低,當T值<-2.5時,提示為骨質疏松,這樣就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用藥。
長期服用雙膦酸鹽藥物有沒有副作用?
雙膦酸鹽盡管目前是抑制骨吸收的最佳選擇,但它是一把雙刃劍,其藥物的副作用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首先會引起胃腸道不良反應:惡心,嘔吐,上腹痛、反酸、消化不良等,這是由於對上消化道黏膜的相對高濃度刺激引起的。因此,口服雙磷酸鹽類制劑採取正確的服用方法可減輕症狀,胃腸道反應嚴重者停藥或對症處理。
此外,長期使用可能有導致下頜骨壞死的風險:下頜骨壞死的臨床症狀包括下頜沉重、鈍痛、下頜麻木或刺痛,口腔內麻木;體征為頜骨面粗糙、軟組織腫脹、伴分泌物增多或感染、口腔內骨暴露、牙周組織健康突然改變,口腔黏膜潰瘍不易愈合,牙齒松動。
所以用藥後3-6個月內要避免大型牙科手術,長期使用(一般是3年以上),故應定期進行評估。
藥物的腎臟毒性也不能忽視,進入血液循環的雙磷酸鹽類藥物約60%以原型的方式從腎臟排泄,靜脈注射尤其是快速靜脈用藥時容易造成嚴重腎毒性,靜脈注射類輸註過程中注意勿合併其他靜脈用藥,滴註速度不宜過快。
使用後,注意有無上腹痛、反酸、抽搐、手足麻木等症狀。如果出現這些症狀,要及時告知醫務人員採取必要措施,對於腎功能異常者,慎用此類藥物或酌情減量。
骨質疏松作為慢性疾病,只靠單純補鈣是遠遠不夠的,雙膦酸鹽盡管短期用藥的療效和副作用容易檢測,但長期用藥必然會給身體造成一定損害,大家一定要在醫生的囑咐下謹慎用藥。
參考資料:
[1]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患者抗骨質疏松規範治療專家共識[J].中華醫學雜誌,2018,98(11):804-805.
[2]原發性骨質疏松症診療指南(2017)[J].中華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雜誌,2017,10(5):426-428.
[3]骨質疏松性骨折診療指南[J].中華骨科雜誌,2017,37(1):4-5.
[4]原發性骨質疏松症診治指南(2011年)[J].中華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雜誌,2011,4(1):8-10
[5]母義明等.臨床藥物治療學-內分泌代謝疾病[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98-103.
▼ 汪國麟醫師 ▼
精選診所: 【汪國麟醫師】
人類「生什麼病就吃什麼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已從急症或感染變成了慢性病,而藥物不再是修復健康的唯一選項 慢性病的成因複雜多變、不只一端,只倚賴藥物必定以失敗收場 人從來就不會因為缺少某個藥物而生病,反之 飲食、營養、生活形態與環境會左右基因的表現,會讓人體延年益壽,或是病入膏肓 這些才是人體療癒的基礎,而藥物只是最後不得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