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狀妄想/中國超過900萬失智症患者,關註阿爾茨海默症,維護人生尊嚴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目前中國有超過900萬的失智症病患,其中阿爾茨海默症患者超過500萬人,居全球首位,而且伴隨著人口老齡化,情況只會越來越危急。

  如何解決這個人群的生活,成為了一個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

  最近有一個報導,在荷蘭的一個小鎮子里有這樣一群居民:他們忘記了自己是誰,忘記了自己從哪兒來,忘記了自己的家人,可他們活得比誰都自在快樂。

  曾經最親密的人變成陌生人,他們忘了自己是誰,忘了自己從哪兒來,有人甚至說不出話來,無法表達。失智和失能讓他們痛苦不堪、度日如年,而這場大型的NPC角色扮演遊戲,給了他們最後的尊嚴。

  小鎮23所公寓住著152位失智老人,每間配有2名醫護人員,因為大部分老年癡呆症患者,對不熟悉的場所、顏色,甚至裝飾都容易產生恐慌,所以公寓裝飾回歸20世紀50年代的風格,成了他們青春記憶里的模樣。他們不用再聽醫護人員耳提面命:「你不能做這個!」、「你不能碰那個!」,沒有人會不停地提醒他們:你是病人!

失智症狀妄想/中國超過900萬失智症患者,關註阿爾茨海默症,維護人生尊嚴 汪醫師產文 第1張

  他們在一個真實而寬容的社會中,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這個報導不禁讓人想起大陸500多萬的癡呆老人,難道我們不能將這些所謂的不正常的老人集在一起,成為這個群體的「正常」人嗎。

  關於老年關懷的事情不能不擺上桌面,作為子女我們不可預測的要面臨父母成為阿爾茨海默的風險。今日頭條也開通了頭條尋人活動,並為阿爾茨海默症老年人免費發放手環。

  對於這樣老人的子女來說,如何按安頓好父母的晚年,如何讓他們有尊嚴的活在最後的日子里?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吧!

  作為生命體,最為人性的方式就是活出尊嚴。這對於人來說不管是哪個年齡段,尊嚴的或者才是生命價值的體現。

  當老年來臨,關懷臨終老人的事業也在不斷興起,這是社會文明發展的好現象。

  最近我聽到有一個朋友說起鄉下老人的生活,他們成立了老年生活休閒館,生意異常火爆。他們是怎麼做的,為什麼這麼老人歡迎呢?

失智症狀妄想/中國超過900萬失智症患者,關註阿爾茨海默症,維護人生尊嚴 汪醫師產文 第2張

  原來那個朋友原在醫院工作,有很多年的護理經驗。

  後來他回到農村發現,農村里的老人大都是沒有年輕人照顧。有的老人由於行動不便,很難自己照顧自己。比如要洗一個頭會覺得很困難,要洗一下身體也覺得力不從心。如果有一個年富力強的人幫忙,就會比較的方便省力。

  這位朋友就想了開個老人生活館,主要幫助老人洗頭,洗澡等。

  老人一周洗一次頭,一周洗兩次澡,收費在10-20之間,老人因為都有養老金,還是可以支付得起,所以就常常生活館來,遠的還可以送服務上門。

  年輕人在外面知道有這麼一個方式,都很支持這種為老人服務的事情。有的還主動交年卡,購買各項服務給老人。這種服務確實實惠受歡迎。

  父母神智清楚,上上生活館是不錯的休閒。

  但是如果父母不幸得了阿爾茨海默,糟糕,這是需要有人時刻跟隨照顧的。怎麼辦?孩子要上班,老人自己無法自行照顧。去養老院,可能老人可能又會遭遇不合理對待。

失智症狀妄想/中國超過900萬失智症患者,關註阿爾茨海默症,維護人生尊嚴 汪醫師產文 第3張

  首先對老人的限制就會比較多,有的老人由於神智不清被管理人員綁在床上,鞭打的極端例子也不在少數。沒有尊嚴的活著,這是對老年人生命最後的褻瀆。

  荷蘭的這個小鎮的做法無疑給這些失智老人帶來了曙光,如果將這些老人組織在一起,用他們的方式讓他們「正常」的失憶,跟隨他們的節奏,讓他們需要幫助時幫助他們,不做過多的限制,任性而活。這是不是一種更人性的照顧方式呢。

  在孩童時期,我們就有跟隨之說,就是跟隨孩子成長的需要,讓他們順應規律發展。其實人的任何階段,在尊重人性發展的基礎上,都應該尊重生命的需要。老年人不也是一樣嗎?他們從煩亂的生活現實中走到今天的失憶狀態,其實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順其自然,讓他們也能給他們當下的狀態生活就好。

  • 1. 失憶後他們出現的角色,就讓他們盡情扮演吧,只要跟隨即可。

  如果我們理智的人不將這種狀態進行歸類,順應這種狀態其實是完全可以的。當然我們不可能讓每個人都能接受這樣的方式。但是如果有尊重老人的理念,我們就陪著老人就用當下的狀態,當下的角色生活又何妨呢。

失智症狀妄想/中國超過900萬失智症患者,關註阿爾茨海默症,維護人生尊嚴 汪醫師產文 第4張

  • 2. 讓老人和同樣狀態的人在一起,他們之間沒有區別,活的更自然。

  沒有歧視,沒有限制,只是隨性而活,這其實不能不說是一種理想方式。當我們與同類在一起,我們就不會覺得有任何不一樣。任何的標準都是單一的,視角都是不同的,對待失憶老人不能用沒有失憶的人的方式請去要求,所以如果我們將失憶老人放在一起,讓他們在自己的失憶生活,又何嘗不是一種活著的最佳方式呢。

  • 3、有一顆寬容的心,允許失憶老人任何不邏輯的行為發生,你只需關照他的安全即可。

  只有允許我們才能不篩選,才不會有區別。失憶老人本來就沒有邏輯,如果我們硬是按照具有理智的人們的邏輯去要求他們,不是對牛彈琴嗎。既然事已至此,我們就來一場沒有邏輯的生活,這又有何不可呢。家中有失憶老人的,我們就陪她一起失憶,讓他在自己的世界輕鬆逝去,完成生命的最後時光吧。

  人類的疾病會讓我們更多的關注生命來去的問題,在我們活著的時候,讓生命順應他存在的方式,在離去的最後時光也能更多的關照生命體,不管是肉體還是精神,我們都需要更尊嚴的對待。

失智症狀妄想/中國超過900萬失智症患者,關註阿爾茨海默症,維護人生尊嚴 汪醫師產文 第5張

  我們並不知道我們會怎麼樣離開這個世界,但是在我們活著的時候,我們能夠沒有身體的創傷,沒有心靈的摧殘,就是對生命最好的尊重。

  中國老齡化已經接近2.5億,老齡化的危機已經全面到來。如何讓老人尊嚴的離開世界,需要我們繼續探索。讓生命更有質量,更有尊嚴一定是我們未來的方向。不管世界如何變化,科技如何發展,人性關懷的話題會貫穿整個人類的發展史。

  老人關懷是全球人類必須面臨的問題,荷蘭有過安樂死,當然這涉及道倫理的問題仍惹人爭議。中國也有年老的老人放到山上自生自滅的歷史,日本也有老人自然離村等待死亡的說法。

  然而這些或許都有背於人性化。關懷應該是年輕生命對即將逝去的一種尊重。我們應該利用現有的條件未老年人開拓出新的更為人性的離世方式。

  生命誠可貴,尊重價更高好。作為人類共同體,我們不應無視老齡化人群的的需求。關於生命的後期關懷,你有哪些值得推薦的建議呢?歡迎大家留言一同談論!

▼ 汪國麟醫師 ▼

精選診所: 【汪國麟醫師】

人類「生什麼病就吃什麼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已從急症或感染變成了慢性病,而藥物不再是修復健康的唯一選項 慢性病的成因複雜多變、不只一端,只倚賴藥物必定以失敗收場 人從來就不會因為缺少某個藥物而生病,反之 飲食、營養、生活形態與環境會左右基因的表現,會讓人體延年益壽,或是病入膏肓 這些才是人體療癒的基礎,而藥物只是最後不得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