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失智症,是一種因腦部傷害或疾病所導致的漸進性認知功能退化性表現。失智症的叫法在台灣比較普及,中國大陸又稱癡呆症,香港稱腦退化症。失智症患者中以老年失智症最常見,發病人群以65歲以上的老年人為主。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預測,到2050年,失智症患者人數可能達到一億人以上。
失智症一般有退化性失智症、折疊血管性失智症、折疊混合型失智症、折疊雷維氏體失智症、其他型(如憂鬱症也會逐漸產生失智症的特徵)這幾種類型。而年齡是失智症產生的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根據流行病學研究,65歲以上的人有5%有失智症,85歲以上則增加到20%。
但是很多數老人在患有失智症前期,被家屬或熟人發覺最近的記憶力缺失時,例如健忘,就會借故逃避或厭棄別人的發問,關於最近發生的事物,常虛構故事來填補記憶力的缺損空隙。晚期則遠事記憶力亦受損。
那麼應該採取什麼預防措施將人們患上認知障礙症的風險降低呢?
做到7個習慣能遠離老年癡呆哦!即:每天攝取約5毫克的維生素E;蔬菜、豆類、水果和全粒谷物應當成為飲食方案中的主角;服用維生素B12營養補劑;將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量減少到最低程度 ;避免服用含有鐵元素和銅元素的復合維生素片;避免用鋁制的容器和鍋烹飪食物;每周以輕快的速度散步3次,每次至少40分鐘。
還有研究表明,在年輕時喝適量的咖啡能減少老年時失智症與阿茲海默氏症的風險。
如果家里有患失智症的老人,應該多多安撫與陪伴,隨時給予現實感的定向力,生活的環境還要光亮、鮮明、活潑,平時要多注意個人衛生的維護,營養的攝取要足夠、均衡,多做身體的活動,鼓勵其參加社團活動,培養正當的嗜好。
▼ 汪國麟醫師 ▼
精選診所: 【汪國麟醫師】
人類「生什麼病就吃什麼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當今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已從急症或感染變成了慢性病,而藥物不再是修復健康的唯一選項 慢性病的成因複雜多變、不只一端,只倚賴藥物必定以失敗收場 人從來就不會因為缺少某個藥物而生病,反之 飲食、營養、生活形態與環境會左右基因的表現,會讓人體延年益壽,或是病入膏肓 這些才是人體療癒的基礎,而藥物只是最後不得以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