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楚天都市報1月10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 支曼)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召開,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以嶺領銜團隊完成的「中醫脈絡學說構建及其指導微血管病變防治」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系年度生命科學領域的最高獎。記者獲悉,該項目由包括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等在內的國內多家高等院所共同完成,中醫藥治療心腦血管病取得突破。
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組織編撰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顯示,目前大約有2.9億心血管病患者,每10秒有1人死於心血管病,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成為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會造成血管內皮損傷,導致粥樣硬化斑塊形成,進而出現心肌缺血,冠心病心絞痛,然後逐漸發展到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最終導致心衰,甚至死亡。從微血管病變開始到心血管病發生,這樣一個延續的心血管事件過程,就像鏈條一樣環環相扣,因此稱之為「心血管事件鏈」。
微血管病變被認為是上述重大疾病臨床療效難以提高的關鍵因素。然而,因其機制不清、療效不定、證據不足等原因,多年來國內外學者在微血管病變的研究上始終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成為世界性難題。
本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的項目「中醫脈絡學說構建及其指導微血管病變防治」,既包括了中醫理論原創性研究成果——中醫脈絡學說的系統構建,又有中藥臨床深入研究及其防治心血管病的突破,尤為重要的是對心血管病的研究涵蓋了整個心血管病發病的事件鏈。該項目歷時十餘年,分別從理論、機制、臨床三個方面開展研究。據介紹,該項目系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以嶺領銜團隊完成,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等國內多家高等院所共同完成,形成以中醫為主導、西醫專家參與、多學科交叉的高層次人才團隊。其中,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黃從新教授牽頭完成了用一種創新專利中藥治療室性早搏伴心功能不全的循證研究,揭示了其防治心律失常系列作用機制。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黃從新教授表示,中醫中藥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中醫中藥和西醫西藥的理論體系不一樣,但是不影響對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認識的趨同。該項目將中醫和西醫結合起來,聚焦到中醫和西醫都關註的微血管病變的疾病譜上,通過不同學科、不同專家採取國際上通用的現代驗證的方法學,來研究主要的微血管病變,得出了很好的成果。
>這個中醫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防治心腦血管病可以使用「中醫方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