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五谷要完整地用,而不是去麩,去糠;谷類最好發芽再用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最好的醫院是

廚房

最好的藥物是

食物

人類的主要糧食

五谷雜糧種子是世界各民族傳統上的主要糧食、種類和吃法雖然有所不同,但都是用完整的種子。近一、兩百年來,人們開始食用精制的米和小麥,剛開始時時貴族偶爾吃的食物,從而變成一般人每天的糧食。

白米和白面粉的發明讓人類文化倒退一大步。白米和白面粉是工業社會的產品,因為精制的米和面粉能存放很久,不怕壞,但其營養部分,如脂肪、維他命E及B群、礦物質,都在去掉的米糠、、麥麩、胚芽中,本來可以維持生命的食物變成只能提供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而且因為缺少纖維,反而大部分的人有便秘的問題,今日的很多慢性病,如糖尿病、風濕、心臟病、癌症、蛀牙,都和食用精制食品有關。

五谷雜糧的分類和搭配

在經濟條件好的國家亦可以購買到各地出產的五谷雜糧。面對著這麼多種選擇,有時不知如何運用搭配,食用者又有新的考慮,到底南美的小小米和北半球的裸麥(黑麥)在胃裡的歷史性的相逢會有什麼後果?南方的糯米遇到北方的小麥又如何呢?

選擇和自己氣候環境協調的食物是最好的原則。熱帶的地方不適合吃太多溫帶的谷類,溫帶嚴寒的冬天也不該吃太多熱帶的糧食,而且要協調的搭配,而不是隨意的混合,多種類並不是最好的。

原則上,五谷一定要完整地用,而不是去麩,去糠只用淀粉部分;小麥最好是發芽後再用,因為小麥的面筋含量高,不容易消化,發芽之後就好了;其他谷類也是在發芽後會增加營養成分;米類可用小火炒黃再煮,如此較松軟。

五谷雜糧種子可做飲料、糊、粥、飯、餅、面條、麵包等,也可加入濃湯,清湯或做小菜、主菜的材料,三餐都可吃,也可生長為草、芽來用。

谷類發芽方法

谷類,如蕎麥,小小米、小米、米、莧米、燕麥,經過發芽,營養成分增加,較容易消化。蕎麥只需泡水15至30分鐘,將水倒掉,用蓋子蓋上,可見光,一至兩天即可看到芽。

小小米只需泡水4到6個小時。

其他谷類泡水隔夜,將水倒掉,也用蓋子蓋住,催芽兩天。

小麥及裸麥在發芽後是幹時的四倍,米發芽後是幹時的2倍。

炒的方法

平底鍋或炒菜鍋均可,先用小火將谷類炒至微黃再煮,能煮出松軟的飯。

煮粥原則

一杯(250CC)谷類(4人份粥)泡水6到8小時,將水倒掉放一兩天,讓谷類稍微發芽。煮粥時,以5倍水(一杯幹五杯水)煮熟,吃時如要保持高能量不要隨意加調味料,蓮子不要先泡水,加入滾水煮一般先煮滾水加谷類較不黏鍋。

傳統煮粥的學問

傳統方式煮粥,先用大火將水煮滾,再放入發芽的谷類、豆類和其他材料,這樣比較容易煮爛,味道也較好,煮滾後將火候改為小火,同時要將表面的浮沫取出,也可放入電鍋繼續煮熟為止。

水裡放一點食用油,則粥不會溢出鍋。

傳統上也有放堿,讓粥爛得快一點。但堿會破壞維生素B群,最好不要放。事先的泡水發芽會加速煮熟的過程。

傳統上的粥有各地的特色,也有季節性的特色,調養身體的有藥粥。北方春天吃藥粥,夏天吃綠豆粥,秋天吃蓮藕粥,菊花粥,冬天吃八寶粥,生薑粥,蔥白粥等。

夏天的一些涼性粥還有蓮葉粥、冬瓜粥、荸薺粥、鴨梨粥、山楂粥;適應腸胃虛的有小米粥、生薑粥;補陽虛的有核桃粥;胃寒用茴香粥;脾胃虛用山藥粥,蓮子粥,人參粥。

煮飯原則

一杯幹谷類同樣泡水發芽,加二倍水煮熟。吃時如要保持高能量不要隨意加調味料。

鹹的吃法:

可加點海菜類,或都不加,配菜吃。

甜的吃法:

可加點無花果,葡萄乾(前晚泡水,煮好前一兩分鐘才加入)。另外橘子皮、薑都可適量加點。

亞麻仁子如前一晚泡,一份亞麻仁子,三份水泡好,起鍋前三分鐘連水加入。煮粥份量的比例是4分谷類,1份亞麻仁子。

點我分享到Facebook

>「養生」五谷要完整地用,而不是去麩,去糠;谷類最好發芽再用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