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在六十年代,「過敏」這個詞能概括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症狀,從輕微的皮疹到嚴重的全身性疾病。
到現在,過敏性鼻炎和頸椎病、胃病、脫髮一起,成了當代年輕人的四大標配。幾乎每個年輕人身邊都有一個得過敏性鼻炎的朋友,就像每個中年人身邊都得有一個三高的親戚。
而這一切的關於「過敏」謎團的開始、打開現代免疫醫學大門的鑰匙,就藏在《家禽科學》(Poultry Science)上的一篇關於雞屁股的論文里。
雞屁股上的課題
時間回到 1952 年。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生 Bruce Glick 發現雞、鵝等家禽的屁股上有一個不起眼的腺體,他嚮導師請教,得知這叫法氏囊(bursa of Fabricius)。
義大利解剖學家 Hieronymus Fabricius 在 17 世紀初第一次描述了這個腺體,然而三百年過去了,人們仍然不知道它有什麼作用。因此,Glick 決定把它當成自己的研究課題。
△ 年輕的 Bruce Glick 和他的雞
(圖源: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Glick養了一群雞,並切除了幾只雞的法氏囊。然而日子一天天過去,這些雞依然活得好好的,看起來沒什麼不同。
直到有一天,他的同學 Timothy Chang 要給本科生上課,演示疫苗如何讓動物產生抗體。因為實在找不到合適的雞,他只好找Glick要了一些。
結果演示結果讓他非常尷尬:一個星期後,這些雞基本沒有產生抗體。
Timothy Chang去找 Glick算帳,卻發現那些沒產生抗體的雞,恰好就是切除了法氏囊的幾只。他們馬上決定進行下一步研究。
這倆人可以說是非常走運。
Timothy Chang 剛好借了Glick 的雞,還在演示中恰好用了沙門氏菌 O 抗原。因為沙門氏菌抗體產生的時間比其他抗體要晚,所以雞更容易受到切除法氏囊的影響;如果他們用的是其他抗原,這些雞可能還是沒什麼反應。
經過更深入的研究,他們得出結論:「法氏囊極有可能在抗體形成中發揮重要作用」。他們給 Science 投稿,被拒絕了,因為「對機制的進一步闡釋」不清。
最後,它被《家禽科學》接收並於 1956 年發表。在隨後的幾年中,這篇論文就躺在角落吃灰。
也許人跟雞一樣?
幾年後,免疫學專家 Harold Wolfe 讀到了這篇吃灰的論文。他重復了這次實驗,並在一次學術會議上作了介紹。明尼蘇達大學的 Robert Good 也在會議現場。
△ Robert Good
(圖源:Mayo Clinic School of Continuou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obert Good 已經知道,雞的胸腺參與免疫系統工作。當他得知法氏囊也發揮免疫作用時,突然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也許人也和雞一樣,有兩套免疫系統?
Robert Good立刻召集人馬開始搞研究,其他實驗室也沒落下,競爭相當激烈。
當時,用雞進行的實驗得出的結果並不一致,雞的年齡、使用的抗體類型都會成為干擾因素。
為了盡可能排除干擾,Robert Good和他的學生 Max Coope 切除了雞的胸腺或法氏囊,然後用略低於致死劑量的 X 射線,殺死雞體內殘留的免疫細胞。
△ Max Coope在實驗室
(圖源:US Natl Lib. Medicine)
等這些雞完全恢復,他們發現:沒有法氏囊的雞不能產生抗體(這點和Glick 之前的發現一致);沒有胸腺的雞能產生抗體,但是量比健康的雞少。
1965 年,倆人的論文在 Nature 發表,原先走得磕磕絆絆的醫學免疫學研究,就此駛上了快車道。
人類的法氏囊
在六十年代,免疫學分為兩大陣營:一派主要依靠化學,關注抗體和抗原生化反應;另一派從細胞和機體角度進行探索。
Max Coope等人發現:來自法氏囊的 B 細胞引發抗體免疫,來自胸腺的 T 細胞引發細胞免疫,兩者協同作用抵抗感染。這種「雙線程工作」理論很好地平衡了兩個陣營的觀點。
由於法氏囊是鳥類特有的,所以在接下來好幾年里,同行們常常對Max Coope 發動嘲諷「兄弟,找到人類的法氏囊沒?」
一開始,Max Coope 他們以為小腸中的某段組織可能和法氏囊有演化上的聯繫,一群人在這上面消耗了大量的時間。
直到 1974 年,他們才確定小鼠胚胎肝臟細胞能產生 B 細胞。與此同時,世界各地的多個團隊發現:骨髓也能產生 B 細胞。
也就是說,人類和雞一樣,擁有兩套免疫系統:胸腺和法氏囊。而人類的法氏囊是造血系統(肝臟和骨髓)。
這套理論受到了臨床醫生的歡迎:這或許能為治療免疫缺陷患者提供新思路。
於是在 1968 年,Robert Good 為一個5 個月大的小男孩進行了骨髓移植。他的家族中有 11 個男性死於和他一樣的嚴重免疫缺陷疾病。但在移植了姐姐的骨髓後,他健康地活到了成年。
△ 1973 年,Robert Good登上《時代》封面
(圖源:Pinterest)
從雞屁股到移植
如今,醫學界已經能對不同的過敏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治療,器官移植也已經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
而在農業領域,Glick的「雞屁股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法氏囊病防治是每個養雞場都要關心的話題。
至於他最初那篇關於法氏囊的吃灰論文,至今已經被引用接近八百次,穩坐《家禽科學》期刊的引用榜首。
△ Bruce Glick一生都對鳥類保持強烈的興趣
(圖源:goldengooseaward.org)
最近,為了表彰 Glick 雞屁股的貢獻,美國國家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AAAS)為他頒發了 2018 年金鵝獎(Golden Goose Award),獎金兩百萬美元。
所以下一次,當你用抗過敏藥治療鼻炎或濕疹的時候,別忘了感謝 Glick和他的雞屁股。(責任編輯:劉昱)
其他的周六瞎逼逼
本文作者戚譯引,發表於公眾號:科研圈(keyanquan)授權丁香園修改發布
參考來源:
1.Alexander D. Gitlin& Michel C. Nussenzweig, Immunology: Fifty years of B lymphocytes, Nature 517, 139–141 (08 January 2015) doi:10.1038/517139a
2.Ribatti D, Crivellato E, Vacca A. The contribution of Bruce Glick to the definition of the role played by the bursa of Fabriciu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 cell lineage.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Immunology. 2006;145(1):1-4. doi:10.1111/j.1365-2249.2006.03131.x.
3.Ribatti D. The fundamental contribution of Robert A. Good to the discovery of the crucial role of thymus in mammalian immunity. Immunology.2006;119(3):291-295. doi:10.1111/j.1365-2567.2006.02484.x.
4.Lee Deson, A secret weapon called immunology, the New York Times, FEB. 17,1974,https://www.nytimes.com/1974/02/17/archives/a-secret-weapon-a-medical-thriller-based-on-tricky-clues-happy.html
5.2018: The Goose Gland: Discoveries in Immunology,https://www.goldengooseaward.org/awardees/goose-gland-immunology
6.First successful bone marrow transplant led to today’s immunotherapies,https://www.med.wisc.edu/quarterly/volume-20-number-2/golden-anniversary-bone-marrow-transpl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