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隨著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的發展,新增病例不斷增多,很多人都像一根緊繃的弦,身體一有不適:一個噴嚏、一聲咳嗽,便疑神疑鬼起來——
…
我是不是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
實際上,當前本就是呼吸系統疾病的多發季節,季節性流感、風寒感冒同樣多發,很多時候,這些身體上的不適可能只是普通感冒或流感的表現而已。
究竟有沒有辦法分清是普通感冒、季節性流感還是肺炎?
有!
兩個症狀要注意
發熱 + 呼吸困難
發熱是最常見的症狀,對於平時身體健康的普通成人來說,發熱達到38℃,更有警戒意義。
如果發熱的同時,還出現了呼吸困難、呼吸急促的情況,更應當警惕,積極去醫院接受治療。
鑒於當下疫情的嚴格,如果發熱同時還有以下 2 種情況的任何一個,都建議及時去醫院,不建議在家觀察:
近距離接觸過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
本身就有高血壓、心臟病等心腦肝腎基礎疾病的患者,尤其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
一個時間點要注意
第7天
國家衛健委最新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中提到,新冠肺炎的潛伏期一般為3~7天,而重型病例多在一周後出現呼吸困難。
所以,第7天是個很重要的節點。
因此,如果近期去過湖北,或者擔心自己接觸過患者的,即使無症狀,建議居家隔離一段時間,而第7天就是一個重要的節點。
不過,這並不是說7天後沒有出現症狀就是安全的,還是不能放松警惕。
尤其是近14天內有湖北旅居史,或與已確診患者有接觸史、搭乘過同一車次航班,即使沒有症狀,也建議居家隔離至少14天。
只是體溫略超37℃,不必恐慌
由於時間和環境的變化,正常人的體溫也會波動。不同時間測量的體溫可能不一樣,但波動範圍不會超過1℃ 。
如果體溫略微超過37.3℃,身體沒有其他不舒服,可以先在家觀察。
如果體溫逐漸下降,各種症狀慢慢變輕,說明情況好轉,保持觀察即可。
短暫的呼吸不適,不必恐慌
同樣的道理,單純有呼吸不適、胸悶的情況,原因很多,也不一定是新冠肺炎。
除非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心臟病、慢阻肺等慢性疾病,建議立刻去醫院就診。
如果沒有基礎性的疾病,可以先放松放松,開開窗透透氣,呼吸新鮮空氣。如果胸悶還是沒有緩解,建議去醫院就診。
這場疫情波及我們每一個人,很多人此刻正承受著痛苦與焦慮。
疫情當前,科學的防疫知識是迎敵的必備素養。
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戰役!
新冠肺炎實時救助平臺免費接診中
>「我最近咳嗽發燒,到底該不該去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