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
子宮內膜癌(EC)是起源於子宮內膜上皮的惡性腫瘤。
占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的20%一30%,主要見於60歲左右的絕經後女性。
近年來,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EC主要發生於絕經後婦女,但也見於年輕患者,仍有15%~25%患者發生於絕經前的女性。
子宮內膜癌的危險因素
研究顯示,初潮早、絕經期的延遲、未孕未育、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他莫昔芬等激素類藥物的使用、遺傳因素等與EC發病有關。
篩查對象
推薦所有年齡≥50歲的女性需進行子宮內膜癌的篩查;年齡<50歲,但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可在醫師判斷下選擇性接受篩查。(1)異常子宮出血,尤其是絕經後陰道流血。(2)35歲以上具有遺傳性非息肉病性大腸癌高危因素或有惡性腫瘤病史或家族史(尤其是乳癌、結直腸癌、女性生殖腫瘤)的女性。(3)曾進行或正在進行絕經後激素替代治療或因其他疾病使用或正在使用米非司酮、他莫昔芬的女性。(4)>30歲且肥胖(BMI≥28)、糖尿病、高血壓。(5)排卵障礙(PCOS、不孕等)或初潮<12歲。
篩查周期
一般推薦篩查周期為1年;有異常情況下,可根據情況更改篩查周期或進行下一步檢查。
診斷和預防
經陰道超聲檢查是一種敏感性和特異性較高的篩查方法。篩查僅建議用於高風險人群,如希望保留生育能力的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Lynch)2 型患者,在完成生育任務後進行預防性子宮切除術。
活檢和經陰道超聲檢查建議從35歲開始每年進行。Lynch 2型突變基因攜帶者應在40歲時考慮行預防性子宮切除術加雙側附件切除術,以預防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並最好使用微創方式。
子宮內膜腺癌的組織病理學診斷完成後,需要評估腫瘤大小、轉移病灶和圍術期風險。
血清 CA125 可能有助於診斷晚期內膜癌,並可用於隨訪。 胸部和盆腔、腹腔的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或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PET-CT)可能有助於高危患者確定手術方法。
篩查策略
根據目前比較成熟的EC高危人群選擇、篩查方式等,總結出篩查策略如下圖:
…
參考文獻:
1. 金碧霞, 孔為民. 《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2018癌症報告:子宮內膜癌診治指南》解讀[J]. 中國臨床醫生雜誌, 2019(10).
2. 王秀琪, 孫智晶, 郎景和. 子宮內膜癌的篩查[J].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誌, 2019(11).
>子宮內膜癌篩查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