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身體是一台高度精密的儀器,它擁有強大的防禦和自我修復功能,但各種不利因素也會讓它變得很脆弱,於是人體可能會出現咳嗽、頭痛等一系列不適症狀。
面對這些比較常見的不適症狀,很多人覺得扛一扛就過去了。但有時候,扛一扛,可能真的就「過去」了……
突發頭痛別大意
頭痛是很常見的症狀,大多數的頭痛由疲勞引起,沒有器質性病變。但如果患者有高血壓病史,並在情緒激動等情況下突發頭痛,則可能是腦出血的表現。
案例
75歲的文阿姨,11月7日突發劇烈頭痛,被緊急送往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經醫生檢查發現,她的腦部血管存在破裂出血,不得不進行開顱手術。
腦出血引起的頭痛通常比較劇烈,且伴有頭暈、嘔吐等症狀,甚至可能出現失語、意識障礙、肢體偏癱等。
由於人體自我保護功能,腦血管破裂出血後,顱內壓力升高,血管因為受壓可能在短時間內形成自我保護閉合,不再出血,但這只是暫時的。如果不注意,很可能在情緒波動、運動等情況下再次引起血管爆裂出血,危及生命。
所以,高血壓患者如果出現劇烈頭痛,即使過了一段時間自行消失,也不能大意。
此外,本身存在慢性頭痛(如:偏頭痛、神經性頭痛等)的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採用服藥等方法止痛。如果急性發作超過1周,也應及時就醫,以免導致嚴重的精神抑鬱。
喉嚨痛也不能放鬆警惕
要說有人沒經歷過喉嚨痛,那可可肯定是不信的。感冒就經常有喉嚨痛的症狀,不過這多是病毒感染的結果,通常1周左右即會自行消失。
但有的喉嚨痛可沒那麼簡單,嚴重的甚至可能威脅生命。
1、急性會厭炎
會厭位於咽喉部,氣管與食管的入口處。正常情況下,會厭呈葉片狀,它就像個安全閥門,吞咽時遮擋住氣管,防止食物進入。
當細菌或病毒感染造成會厭發炎水腫時,就可能蓋住聲門,影響氣體交換,嚴重者會像被人掐住脖子一樣窒息而亡。
急性會厭炎患者通常會有畏寒發熱、咽喉腫痛、明顯的咽喉部異物感、吞咽困難等症狀,嚴重者可能發音不清、流口水,甚至呼吸困難。一旦出現以上症狀,應立即就醫。
2、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造成食管黏膜破損,引起食管炎症。
反流液體也可能進入咽部或口腔,刺激咽喉部,從而引發喉嚨痛。這類患者通常有反流、燒心、上腹疼痛的症狀。當長期炎性改變引起瘢痕形成狹窄時,可能會有胸骨後阻塞感,出現咽下困難。
3、部分腫瘤等
部分頸部、顱底腫瘤也可能引起喉嚨痛,如果喉嚨痛超過3周沒有減輕,則需及時就醫檢查。
喉嚨痛的同時如果伴有腺體腫大,則需遵醫囑進行血液檢查,排查淋巴瘤、白血病、免疫性疾病等疾病的可能。
長期咳嗽氣短別忽視
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就是感冒,這種咳嗽一般很快就能痊愈,通常不超過3周。如果咳嗽久不消失,就要注意排查其他疾病了。
1、鼻炎、支氣管炎等
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等患者,上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容易刺激喉部,產生咳嗽反應。這類疾病約占長期咳嗽患者的41%,是慢性咳嗽最常見的原因。
慢性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等疾病也可能引起長期咳嗽,且常伴有氣短症狀。
2、肺部疾病
長期抽煙的中老年人如果經常咳嗽,並伴有少量黏液性痰,可能是慢阻肺的徵兆;年輕人有這樣的症狀,且有過敏史,則可能是哮喘的前兆。
如果咳嗽是無痰或少量痰的刺激性幹咳,或痰中帶血,則可能預示肺癌。
提示:針對長期咳嗽症狀,不建議自行購買止咳藥服用,以免掩蓋病情。正確的做法是及時就醫辨明病因,再對症治療。
突發胸痛要小心
胸痛是生活中很常見的症狀,其痛法多種多樣,包括撕裂樣、壓榨樣、針刺樣、刀割樣、發涼感、發酸、胸悶心慌、瀕死恐慌等。
引起胸痛的原因也很多,上到肩膀以下,下到肋骨以上,皮膚、骨骼、肌肉、神經、氣管、食管、心、肺、胃等任何一個部位發生病變,都可能導致胸痛。其中,心臟疾病引起的胸痛最為危險,如心絞痛、心肌梗死等。
1、心絞痛
心絞痛多發生在勞累、情緒激動、受寒、吸煙等時候,常表現為悶痛、壓榨性疼痛或胸骨後、咽喉部緊縮感,疼痛時間約1~5分鐘,一般不超過15分鐘,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1~2分鐘內有所緩解。
2、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導致的胸痛與心絞痛類似,但相對更劇烈,時間也可持續數小時,常伴有發熱、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含服硝酸甘油通常不能緩解。
如果平時稍微活動一下就覺得胸悶、心慌,或經常出現心前區、胸骨後持續幾秒種的疼痛,就要及早就醫診治。一旦突發胸痛,尤其是持續時間長,難以緩解的胸痛,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造成嚴重後果。
排便持續異常,當心這些疾病
說起排便異常情況,很多人可能壓根都沒在意過。可是你知道嗎,排便習慣持續異常1~2周以上,就可能提示相關臟器出現了問題。
1、腸道腫瘤
在飲食習慣沒有發生改變的情況下,如果大便突然時幹時稀、粗細不一,甚至帶有黏液或暗紅色血液,則可能預示腸道腫瘤。
提示:腸道腫瘤與基因存在一定的關係,因此具有遺傳傾向。45歲以上人群可能有家族遺傳史的人群建議每年做一次腸鏡。此外,不建議盲目自行服藥,以免影響病情診斷。
2、消化道出血或胃癌
胃潰瘍患者或萎縮性胃炎患者,如果長時間排出黑色柏油便,則可能提示消化道出血,甚至胃癌。
傷口久不愈合
可能是這些情況
受傷是生活中難免的事情,摔跤磕破了膝蓋、削水果劃破了手……正常情況下,這些小傷用不了幾天就痊愈了。但如果傷口超過3周不愈合,或者發生異常變化,就要想到是不是身體出問題了。
1、傷口感染
病菌感染是傷口久不愈合的重要原因。當感染存在時,細菌和炎症細胞對養料的消耗增加,易使纖維細胞受損;再加上感染後滲出物較多,加大了傷口局部的張力,從而導致傷口遲遲不能愈合。
2、營養不良
一個人營養狀況的好壞,對傷口愈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蛋白質攝入不足,會導致組織修復緩慢;缺乏硫氨基酸,可導致組織細胞再生不良或者緩慢,肉芽組織形成受阻,從而影響傷口愈合。
3、血糖過高
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由於體內胰島素分泌調節功能異常,會影響機體糖代謝,從而連累組織的再生修復功能,容易造成傷口久不愈合。
其他部分全身性疾病,如貧血、類風濕關節炎、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影響傷口愈合。
此外,老年人傷口愈合也相對較慢,因為他們的組織再生能力減弱;同時老年人多患有動脈硬化等血管疾病,局部血液供應減少,容易造成傷口久不愈合。
生活中常見的小症狀不容忽視,如果症狀長時間不緩解或消失,就需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診治,以便排查其他嚴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