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
眼下,疫情防控形勢仍然嚴格。目前,不少公眾和一線工作人員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焦慮情緒。面對疫情,如何疏解焦慮,為自己的心靈撐起「安全傘」?不妨試試這份專家開出的「心理處方」。
目前,春季來臨,疫情趨緩。為了更好地防范疫情,讓大家能有良好的狀態投入到工作中,記者採訪了北京市豐臺區盧溝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主任楊若瀕,請他從五個方面為大家支招疫情下的中醫養生。
1、飲食有節
楊若瀕說,飲食是人體營養物質的主要來源,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飲食分五味,「酸、苦、甘、辛、鹹」,飲食五味對五臟具有不同的滋養作用,如果偏嗜某一味,就會打破平衡,出現營養失調。飲食要有多樣性,避免偏食、偏嗜,要以「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
疫情期間,建議居家飲食宜以清淡為主:倡導「三少一多」,即少脂,少鹽,少糖,多素。飲食要規律,一日三餐,按時吃飯。飲食定量,不可過饑過飽,同時也要盡量避免生冷寒涼食物。
2、起居有常
在疫情期間,一定要「起居有常」,春季,是自然界生命萌發的時令。天地自然都飽含著生氣,萬物欣欣向榮。人體內的陽氣也隨著自然界的陽氣開始生發,春季養生應注意保護陽氣,晚睡早起,衣著寬鬆,不要過分的勞累,保持心情愉快,加強體育鍛煉。春季肝氣旺盛而升發,人的精神煥發。如果肝氣升發太過或是肝氣鬱結,到夏季就會發生寒性病變。
楊醫生說,這些都是在「天人合一」整體觀指導下四季不同的作息規律,只有順應天地四時陰陽變化進行起居作息,才能達到保養健康、延年益壽的目的。
3、不妄作勞
楊醫生表示,「不妄作勞」是說勞作要保持一定的限度,既不過勞,也不過逸,做到勞而不倦,即勞逸結合。過度勞作會耗傷人體氣血,日久容易形成「虛勞」病。過度安逸,缺少體育鍛煉,會導致經絡氣血瘀滯不暢,甚至筋骨肌肉都會萎縮無力。所以,疫情期間,工作人員因為時間緊、任務重,就是長期處於過勞的狀態,很容易出現感染,此時應根據情況,調整作息時間。相反,隔離在家的居民,因為缺少室外活動而處於過逸的狀態,不僅體重上漲,且氣血壅滯,這時就要適當的增加室內鍛煉,比如學習太極拳,或做做簡單的伏地挺身、健身體操都是有益健康的。
4、精神內守
楊醫生說,人的情志活動跟身體健康是息息相幹的,人有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變化,若是七情過度,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如《黃帝內經》所說的,過喜傷心,過悲傷肺,過怒傷肝,過恐傷腎,過思傷脾。所以,「精神內守」就是調和情緒的養生方法,保持心態平和,安靜清閒,及時排解不良的情緒,保持心情舒暢。所謂的「外知所避」,是指針對四時不正之氣,要及時避開,不使其侵入人體,要做到「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外邪包括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和疫癘之氣,也是人體患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古代的「傷寒」、「瘟疫」,近期的「SARS」、「甲流」以及正在流行的新冠肺炎都屬於疫癘之氣,所以市民朋友要嚴格隔離,戴口罩,勤洗手,切斷傳染源,這些就是「外知所避」的體現,同時扶助人體正氣,提高免疫力,做到未病先防。
□本報記者 餘翠平
>防范疫情:中醫支招養生4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