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前幾天,張文宏從增強抵抗力的角度出發,談了一些他的意見。他說:抗體要產生,靠什麼?全部是蛋白質,「中國的小孩早上要吃雞蛋牛奶和三明治,不要吃粥」。結果卻引發爭議,一些人說他崇洋媚外。就在昨天,張文宏回應喝粥爭議,說,「我知道很多網友批評我,但粥還是不能喝」。
科學問題,科學解決
張醫生被網友罵,是觸碰到了傳統養生學的逆鱗。但張醫生的這個堅持,是對科學的堅持。早餐吃什麼好,是一個科學問題,不能隨意政治化。
養生大仙們總覺得湯越稠,就越好,但那不過大部分是水。除了流質可以減輕消化系統負擔之外,並無意義。而且,甚至有害。
在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公布的「健康飲食金字塔」中,白米飯高居塔尖,與紅肉、加工肉類、牛油、含糖飲料、鹽等不健康食物並列。米飯不健康,是因為每100克谷類含糖可高達76克左右。不僅如此,它的升糖指數還高達87,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誘因。研究顯示,浸泡、增加水量以及延長蒸煮時間,都會加快米飯的淀粉消化速度和導致餐後血糖反應明顯上升。
所以,米飯不健康,粥更不健康,是確切的科學事實。
當然,另一方面,健康飲食的關鍵在於總量控制和均衡搭配,並不是說吃米飯不好。金字塔將谷類分為了全谷類(全麥、糙米)和精制谷類(白米、白面),位於最上端的只是精制谷物,全谷類還是放在最下層的。也就是說,粗糧是健康的,但精制谷類,還要適量。
不喝粥,是中華民族千百年的追求
張醫生的話,並不是崇洋媚外,而是滿滿的正能量。這番話的背後,要追尋起來,會令人在感到沉重之後,又感到自豪的。
實際上,中國人吃肉吃蛋,也是傳統。
中國人是什麼時候開始吃雞蛋的呢?在南京博物館裡,有一個褐色的陶罐,裡面裝載了數顆還帶泥土的雞蛋。這一罐雞蛋,所在的時期是西周,人們稱呼為「西周雞蛋」。這是人們目前發現中國最古老的雞蛋,距今已經約有3千年歷史。
吃雞蛋雖然是自古以來中國人的傳統,但回顧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中國人放開吃雞蛋,卻是在改革開放後。
1983—1996年間,中國人均雞蛋占有量快速增長,平均年復合增長率12.8%,1992年,中國人均雞蛋占有量超過世界平均水平;1997—2008年間,這個增速放緩至2.5%,在2008 年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二。此後,占有量基本平穩了,2008—2011 年間,年均提升0.7%。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雞蛋生產國,一天能吃掉10億個雞蛋,2011 年雞蛋人均占有量為18kg,遠高於全球平均的9.3kg,僅次於日本19.4kg,居世界第二。
吃肉是中國人的傳統,但中國人放開吃肉,還是在改革開放後。
1978年以來,中國肉類食品產業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快速發展。1981年,全國肉類總產量為1260.9萬噸,1990年增長至2857萬噸,2000年增長至6125.4萬噸,2008年增長至7278.7萬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肉類生產國。
生產增加了,消費也相應增加。60年前,中國人年均肉類消費水平是4公斤,2008年全國人均肉類占有量上升到54.8公斤,從憑票定量買肉到”想吃就吃”,中國人均肉類消費60年來增長了近13倍,折射出百姓生活水平的極大改善。
與之相對的是,中國人吃的米飯變少了。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糧食消費量110.0公斤,比1956年下降36.6%。
可見,少吃飯,多吃肉,一直是我們的追求,只要能實現,人們立刻會做出選擇。有這樣一句調侃的話,我歷經千辛萬苦,才爬到食物鏈的頂端,你卻叫我不吃肉。同樣的,為了不喝稀的,中國人歷經千辛萬苦,現在,一句不喝粥怎麼就成了反傳統?
從1949年到2019年,中國人的飲食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肉禽蛋類的人均占有量穩步增加,糧食消耗量下降,都反映出人民生活質量在不斷改善。如今,中國人講究的是「限鹽減油」「營養配餐」「精粗搭配」「科學烹調」,這其中自然包含要少吃升糖指數高的粥。
吃肉吃蛋,比喝粥好,是客觀的科學事實。
中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組,分析了1979年至2000年16個省市,7至17歲學生身高、體重、胸圍等多項指標後,得出的結論:這20年來,中國城市男、女生的身高分別增長了6.2公分和4.8公分,農村男、女生的身高分別增長7.5和6.1公分。這個速度遠遠超過世界平均水平,已經接最近本經濟高速發展的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
青少年身高、體重指標上的快速增長,與中國人吃肉、吃蛋是發生在同一時期的。營養狀況的充分改善,使中國的人口素質大大提高。
可見,所謂喝粥的「傳統」背後是民族的千年饑餓記憶。早餐不要吃粥,意味著中國人告別了饑餓的歷史,迎來了豐衣足食的現代生活。
這才是樸素的愛國主義。
往期回顧
央視網評丨少年「身心俱健」方堪未來大任既要「兒童被埋」真相,也要嚴查毆打記者又見好政策走過場?不能讓形式主義卡住復工復產路
編輯:吳明澤 責任編輯:寒冬
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