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來自英國 Henry 醫生,先後在西班牙、臺灣待過,最後轉行學醫,在浙大醫學院讀完本科。現在的他在英國小城福特魯的一家小醫院,一邊輪崗一邊攻讀浙大醫學院的研究生。
他所在的地區不是英國疫情的中心,他專攻的學科也不是與疾病關聯最緊密的科室,但暴風雨來臨的時候,沒有任何一個角落應該被忽視。
跨越時差,Henry 醫生從一個普外醫生的視角,向我們講述了英國基層醫院抗疫的真實狀況。
以下是丁香園與亨利醫生的對話:
輕症回家,重症留在醫院
丁香園:您目前所在的醫院收治了多少新冠肺炎患者呢?
Henry 醫生:我們醫院不大,大概有 20 個病房,整個醫院的床位大概有 600 個,現在只有 4 個病房,每個病房 20 個床位用於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收治的確診患者我估計大約有 80 人左右,除此之外還有 8 個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在ICU。
丁香園:那醫院之前收治的非新冠肺炎患者都是怎麼安置的呢?
Henry 醫生:新冠肺炎爆發前,我們醫院所有床位基本都是滿的,其中大多都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因為身體的原因會反反覆復住院。老年人在新冠肺炎中是高危人群,所以新冠爆發後,我們會動員部分非重症患者回家。
但實際上,大多數病人都是自己主動選擇回家的,因為他們本身有基礎疾病,也擔心在醫院大概率會感染上 COVID-19,大家都知道這個病沒有藥治療,都特別地害怕。所以除了離開醫院就無法生存的 5 個非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其他病人都出院回家了
丁香園:目前的預檢分診機制是怎樣的呢?確診的依據是什麼?
Henry 醫生:英國很多人生病後會先咨詢家庭醫生,聯繫家庭醫生之後再根據醫生的建議選擇是否去醫院。一般來醫院的都是已經有一定症狀的了,如果病人沒有咳嗽,沒有缺氧,我們不會給他們檢查。
來醫院之後,我們把病人分為未感染、疑似和確診這三類。病人一旦出現了發熱,我們會做血液的檢查,查血氧飽和度和 ALT,如果血液檢查結果也有了變化,那麼就會拍胸片,再做一個咽拭子。
相比核酸檢測,我們醫院的醫生,包括我個人更看重 CT 檢查的結果,因為更快更直觀。當然我們也會觀察,如果這個病人情況很嚴重,比如呼吸、行動很困難等等,我們會讓他留在醫院,住在疑似的病房中。其餘都還是讓他們回家,如果在家中情況嚴重立馬回來,輕症就呆在家,醫院會把最後的結果傳郵件給他們。
新冠肺炎中老年人是高危人群,有一些病人年齡大,又一些其他疾病,比方說心臟病、肥胖、糖尿病,我想住院治療效果肯定最好,但是在目前的情況下,現在我們沒法全部收治所有老年人,即使年齡大,只要我們觀察到的情況是好的,我們也會讓他回家。
我們也非常無奈,但是醫療資源非常有限,沒法全部收治,同時醫院感染的風險非常高,有的時候在醫院做過手術的病人,大部分在一個禮拜之後檢測結果就會變成陽性的,我們也只能盡量確保生存幾率大的患者。所以很多病人選擇回家,也是都清楚醫院現在非常容易被感染,又沒有特效藥,回家就只能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患者不願來醫院,次生災害嚴重
丁香園:您現在工作的時長是怎樣的呢?
Henry 醫生:我現在每天工作 12~13 個小時,一個禮拜休息兩天,還是有一些累的。
在二月份我去泰國參加了一個心胸外科的會議,我原計劃是參加完會議回中國寫畢業論文,但是當時中國形式比較嚴格,回不去,我就在泰國度了兩個月的假。在泰國的那段時間,我根本沒想過回國後會面臨如此嚴格的形勢。
在泰國機場出入鏡還會測體溫,但直到現在,英國有的機場還是完全沒有任何措施。
丁香園:病人不願來醫院,據您了解,他們回家之後的情況好轉的多嗎?
Henry 醫生:在新冠肺炎爆發之前,我們普外科每晚大概會收治 10 個急診患者,大部分的症狀是腹瀉、腹痛,還有嘔吐,需要及時處理。但是現在每晚上只有一兩個來醫院。
所以保守估計每天大概有 3~4 個病人沒有來醫院,一方面很多人覺得自己不舒服一定是因為新冠,另一方面他們又不敢來醫院,所以其實大部分人都是在家裡拖嚴重了。
據我了解,一些人在家裡因為闌尾炎過世,有的是因為消化阻塞過世,但是如果及時來了醫院,肯定是能夠得到及時治療的。我們科室的主任以前每個星期都會做幾個癌症手術,但是現在都沒做了,因為癌症患者不敢來,所以好多癌症患者也是發展到了特別嚴重的地步,最後去世了。
有的患者最後生死關頭被送進了醫院,但其實很多時候患者家屬是不願意醫生做 CPR 的,因為更想讓患者以一種舒服的方式走。
很多時候我們給患者說,你一定要來醫院治療,但很多人的回復是,如果我現在去醫院的話,我肯定會得 COVID-19,然後肯定會過世,所以我等三個月以後我去醫院。
但事實上,好多疾病是跑不過時間的,他們還在等待的時候,可能就已經在走向死亡了。所以我真的覺得特別痛心和可惜,更可怕的是,根本無法預測這樣的次生災害還會發生多少次。
宣布放棄治療的紫色診療單
丁香園:您還記得您在醫院接診過的第一個新冠肺炎患者嗎?
Henry 醫生:如果醫生決定這對患者放棄治療,會給他簽一張診療單是紫色的,我們叫它紫色單子。第一位接觸的患者我記不太清楚了,但是我印象中最開始接觸的患者有兩位,第一位是一個 80 多歲的老人,他當時腹痛急診入院,情況非常嚴重,呼吸過快,還伴有咳嗽,我聽他心臟、肺完全聽不見,然後半個小時以後他就去世了,最後我去寫他的診療單,我記得那是一張紫色的單子。
另一位接觸到病人 70 多歲,他腹痛還有便秘,他擔心自己可能是消化道阻塞,做了檢查之後排除了,我們就讓他回家,讓他做好防護以免被感染。過了兩天他因為腹痛又回來了,我們又進一步檢查了也沒什麼問題,治療之後就讓他回家了。
一個禮拜之後,我再看到他的名字,就已經出現在了 COVID-19 病房裡。
丁香園:在最近的診療過程中,您有經歷過身體狀況變化比較大的病人嗎?
Henry 醫生:現在留在我們科的患者,都是特別嚴重的患者了。最近我的一個患者,進來的時候消化道已經穿破了,發生了嚴重的阻塞,感染特別嚴重。這個患者是從內科轉給我們的,但是內科的很多醫生都去了 ICU,所以基本上他沒有人管,最後轉到了我們科。我們現在也只能盡我們的全力去救治他了。
實際上,醫院每天會開多少張紫色單子,我們都不知道,這些資訊是不透明的。即使是身處其中,每天開出紫色單子的醫生,都不清楚。我們所能做的,在此時,也只能是救人了。
資源分配不協調,醫護感染嚴重
丁香園:患者大量減少,目前醫院其他科室的醫生都去聲援防疫工作了嗎?
Henry 醫生:是的。除了每天接診急診來的患者,現在沒有患者的科室都關了,醫生和護士也都轉移到了 ICU。比如說骨科現在沒有病人了,醫護就都去了ICU。
還有的就是科室設備的轉移,比如呼吸科,如果每個病人都需要的氧氣的話,他們氧氣是不夠的,所以他們就把病房換到我們普外科的病房。醫院現在手術少了,甚至還把其中一個手術室改為了 ICU 病房。
丁香園:你們目前的個人防護設備足夠嗎?
Henry 醫生:應該說防護設備在使用上沒有協調的比較好。我們醫院現在很多的醫生和護士都集中在 ICU,但是 ICU 的病人只有 8 個。
所有的醫生進 ICU 都會佩戴最好的口罩和防護服,每次就進去了兩三個小時。醫生太多,護士太多,病人需求很容易就能滿足,醫生進去的時候也沒有事做,基本就是打醬油,但是這樣就浪費了很多防護物資。
實際上英國的口罩,特別是很多醫院的儲備,雖然不多,但還是能夠勉強維護醫院自己運轉的。當時英國政府也開了四個特別大的醫院,大約有 4000 個床位,就把一些普通醫院的資源集中過去,比如氧氣,但實際進行治療的病人就只有 30 個左右。
這樣的分配就造成了很大的資源浪費。加上英國脫歐之後,政府的資金也有限,他們給我們普通病房的 PPE 質量都不高。在疫情爆發的前面兩個禮拜,病房其實是有很多陽性病人的,但是因為擔心口罩不夠,要給 ICU 留足口罩,所以我們其他很多科室看病的時候都沒有戴口罩,但這對於醫生而言其實是不公平的。
丁香園:您目前每天在醫院的防護設備有哪些呢?
Henry 醫生:我現在時戴外科口罩,防護眼鏡。我如果進去看陽性的病人,就會再穿一件短袖的防護服。樣子有點像在中國的時候,去火鍋店吃火鍋時穿的那種圍裙。
雖然每個醫院有一些差別,但是大體情況都差不多,我們很多醫生同行都在討論關於防護物資的問題,也向政府不停地寫郵件反映。希望這樣的情況能夠盡快得到緩解吧。
丁香園:您所在的醫院醫護感染情況如何?
Henry 醫生:據我了解,我們醫院 60% 的醫護都感染了新冠。我們之中,一位醫生和一位護士情況很嚴重,進過 ICU 之後好轉出來了,但是有一位 60 來歲的護工情況惡化最後去世了。
這樣的情況是親眼所見,所以心裡還是會有恐懼。但是在現在的情況之下,我們也需要堅守在自己的位置上,即使每天來的病人不多。所以我們感染之後,回家觀察7天,如果沒有症狀,就繼續回來工作。
我覺得造成大量醫護感染的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前期防護物資不夠,因為那個時候怕口罩不夠,需要留足給 ICU,很多醫生都沒有戴口罩,到現在整個英國已經有一百多個醫護去世了。
這樣數字是很多的,尤其是自己也身處其中,感染上了新冠。因為這個疾病目前還是未知,未來的發展走向也不清楚,如果說沒有恐懼,那就是假話。
我害怕很多的病人都去世
丁香園:您當時對中國疫情了解的多嗎?
Henry 醫生:其實對於中國的疫情,老百姓大多都知道,但是政府沒有準備好。我記得一月份的時候,中國和 WHO 已經向全世定義了關於新冠可能的爆發危機,然而到 3 月,英國也沒有做口罩儲備,我覺得主要是防護的意識還沒有激發起來。
丁香園:您對「群體免疫」是怎麼看的?
Henry 醫生:我覺得政府一開始說群體免疫,可能還是沒有對這個疾病重視吧。我記得首相在 3 月底的時候在電視上說,我們不用檢測,這個病跟感冒差不多,最好的辦法就是群體免疫。
首相也會在電視上跟大家講,他在醫院和陽性患者接觸了,問題也不大。目前感染嚴重的地方是醫院,我就從醫生群體的角度出發講一下。
如果是普通患者,或者像首相這樣的公職人員,患病之後如果沒有症狀,是可以在家中隔離休息的,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交叉感染。
但是現在英國的醫護其實是緊缺的,所以我們即使感染了,在家短暫休息之後又要進入高暴露的場所,所以風險是很大的。我害怕很多病人去世,也希望醫護的安全也能得到保障。
作者/編輯:joy
歡迎向丁香園報料!請加微信:dxylz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