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胃口不好,無精打采,前兩天,看著2歲大的女兒妞妞,媽媽王女士焦急萬分,帶著孩子到市紅會醫院求助。 氣溫一高,原先活潑可愛的孩子像生了病,這是怎麼回事?市紅會醫院小兒推拿科主治中醫師陳梅蘭經過仔細問診和檢查,找到了原因,妞妞很可能是「疰夏」了。
01
入夏後活潑的孩子突然萎靡不振 「入夏後,杭州的天氣越來越熱,女兒的胃口也沒以前那麼好了,問她哪裡不舒服,也說不出來。」王女士想帶妞妞出去玩,但孩子的表現與往常相反,興致全無。 這兩天天氣悶熱,妞妞的食欲更差了,王女士相當著急,帶著孩子到醫院兒科做了相幹檢查,結果卻顯示一切正常。 無奈之下,她帶著孩子到小兒推拿科尋求幫助。陳梅蘭檢查分析後,考慮妞妞可能是「疰夏」了。 「最近像妞妞這樣的患兒挺多,入夏後天氣炎熱,老人、小孩或一些體虛者,尤其容易出現各種不適。」陳梅蘭告訴王女士,「疰夏」是中醫上的說法,主要是因為感受到暑熱之氣,出現乏力倦怠、眩暈心煩、惡心胸悶、四肢無力、精神萎靡、失眠多夢、多汗納呆,或低熱等不適症狀。這樣的患者到醫院就診後,多數都查不出什麼疾病,一旦天氣涼爽或入秋後,症狀就會自行改善。 為了改善妞妞的症狀,陳梅蘭為她安排了推拿治療。三次推拿後,妞妞的胃口有了明顯好轉,看到又活蹦亂跳纏著媽媽陪玩的女兒,王女士的心終於放下了。
02
一兩歲的孩子最容易「疰夏」 「嬰幼兒時期尤其容易‘疰夏’,一般1到2歲的孩子多見。中醫稱之為‘小兒夏季熱’,西醫稱為‘暑熱症’。」陳梅蘭提到,氣溫升高,孩子的汗液分泌減少或缺乏,機體產熱或散熱失調,體內電解質也會失衡,「一些體質虛弱的孩子遇上暑熱,體內濕熱過重,脾胃、心肺一時無法適應、調整,自然會引起‘疰夏’。加上胃液、胃酸分泌隨之減少,食欲和消化也會受到影響。 中醫將「疰夏」分為兩種:濕困脾胃型,表現為飲食不振,精神倦怠,四肢困重,常常伴有低熱,大便黃臭;脾胃虛弱型,表現為精神萎靡,口中無味,胃口較差,四肢無力,大便稀薄。 「根據小朋友脾常不足的生理特點,一般以脾胃虛弱型的疰夏更為常見,往往呈現出胃口差,精神欠佳,大便不成形等症狀。」不過,陳梅蘭經常安慰孩爸孩媽,等到病症痊愈後,一般不會留下後遺症。
03
手掌穴位按摩、捏脊可強健脾胃 當孩子出現了胃口差,精神不佳時,父母要留意哪些問題呢? 陳梅蘭提醒,首先要注意,出現這些症狀時,不僅僅只有「疰夏」,因此不可盲目跟風治療。應該先到醫院檢查,明確診斷,以免耽誤病情,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 「一旦確診為‘疰夏’,家長們就要引起注意了,中暑往往會隨之而來。在檢查排除孩子沒有明顯的器質性疾病後,可以到醫院做小兒推拿緩解症狀。」最近一段時間,陳梅蘭的診室裡,幾乎都是來做推拿的孩子,這種外治的方法,可以改善胃納欠佳、精神萎靡、低熱等症狀。 平時,父母們也可以學習一些簡單易行的小兒穴位保健法,在家給脾胃虛弱的孩子推拿。「每天旋推孩子的拇指螺紋面脾經穴300次,按揉板門穴50到100次,順時針按摩內八卦100到500次,捏脊9遍。」陳梅蘭以自己的手掌做示范,脾經穴位於拇指末節螺紋面;板門穴位於手掌大魚際平面;內八卦穴位於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至中指根橫紋的2/3處為半徑的圓周上;脊柱穴在後正中線上,自第一胸椎至尾椎端成以直線。 進入炎熱的夏季後,孩子們都愛吃寒涼的冷飲,或貪圖冷氣機房的涼快。但孩子脾胃虛弱,肺氣虛,寒涼食品極易造成腹瀉、腹痛等不適症狀,溫度較低的冷氣機房也容易導致過敏性鼻炎和感冒。 市紅會醫院推拿科主任汪芳俊也想給孩爸孩媽提個醒:切忌貪涼,保證孩子每日適當運動出汗,及時補充水分,避免進食寒涼辛辣的食品。一旦出現不適,要及時入院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記者 柴悅穎 通訊員 張玥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