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全國政協委員唐旭東:中西醫結合療法在2020年初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中發揮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全國政協委員唐旭東:中西醫結合療法在2020年初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中發揮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兩會聲音

「兩會聲音」全國政協委員唐旭東:中西醫結合療法在2020年初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中發揮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健康 第1張

★★★★★

中醫藥、中西醫結合療法在2020年初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的疫情中發揮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廣泛而深度地介入了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贏得了民眾的良好讚譽。我在這裡做一個討論,跟大家分享我的思考,希望有助於中醫藥事業今後更好地發展。

新冠肺炎治療的難度在哪兒?

對於現代醫學來說,新冠肺炎治療的難度是非常大的,因為它是新發、突發的傳染病,沒有疫苗,也沒有特效的抗病毒藥物。新冠病毒為新發病毒,性質不明確,傳染性強,人群普遍易感。新冠病毒侵襲人體後導致機體過度的免疫反應,主要危害是肺損傷,它不同於一般的細菌性肺炎的損傷,可用抗生素治愈;也不像其他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對應的疫苗可預防、抗病毒藥治療有效。雖然新冠肺炎輕症病人具有自限性,但大多數病人會出現肺間質炎症,進而損傷肺泡,影響人體的氧合功能。患有嚴重的心腦血管等基礎疾病,或不合理用藥帶來的副作用,往往加重病情,可能給肺部炎症帶來第二重打擊,引起炎症因子風暴,加劇肺損傷,誘發呼吸窘迫綜合征,最終導致嚴重的多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概括地說,在新冠肺炎治療上最大的難度是無法有效地抑制造成肺損傷的過度免疫反應,以及帶來嚴重肺損傷乃至造成多功能臟器衰竭的炎症因子風暴,現有的治療手段都屬於對症治療、支持治療。

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有效嗎?

按照中央和國務院的指示,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的指揮下,自2020年1月25日開始相繼組建了四支國家中醫醫療隊聲援武漢,分別進駐武漢市金銀潭傳染病醫院、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江夏區大花山方艙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全國各省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積極組織中醫專家和中醫、中西醫結合醫療隊廣泛參與疫情救治。在3月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武漢新聞發布會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書記餘艷紅答記者問時說:中國診療方案是中醫和西醫共同並肩戰「疫」、共同智慧的結晶。在新冠肺炎治療方案中,中醫有比較重要的地位,這也是中醫藥的療效決定的。目前5萬餘名確診患者出院了,大多數患者使用了中醫藥。一項452例輕型和普通型患者的隨機對照開放性試驗顯示,中西醫結合在改善症狀、提高核酸轉陰率方面,顯著優於單純的西藥組。另一項500例的臨床隊列研究顯示,肺部CT影像明顯改善,沒有輕型轉為重型。對於重症患者,一項75例的臨床對照試驗顯示,中西藥並用組與單純西藥組相比,核酸轉陰時間、住院時間平均縮短3天。中醫藥在改善發熱、咳嗽、乏力等症狀,以及在縮短治愈時間、減少轉化為重症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中醫藥取效的可能機制在哪兒?

這是西醫專家特別關註的,強調在科學地評價藥物的安全性與有效性的同時,還須用現代醫學乃至現代科技的語言闡明取效的作用機制。

一般而言,中藥在體外實驗中,抑制或殺滅病毒的作用可能並不很強,但是在人體內環境中,可能有著調節機體免疫力、抑制過度免疫反應所致炎性損傷的作用。從目前的臨床效果來看,中醫藥能顯著改善輕型、普通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發熱、咳嗽、頭痛以及消化不良等症狀,其可能的機制是抑制病毒免疫反應所造成的炎症反應性損傷,改善肺及消化道等臟器的功能。對於部分出現了缺氧的重型新冠肺炎患者,也能明顯地改善發熱、咳嗽、乏力、氣短憋悶等症狀,這表明辨證論治的中藥復方療法在抑制更加嚴重的肺損傷和炎症因子風暴前期病變上可能有作用。

有關中藥尤其是復方中藥的作用機制研究,是中醫藥研究的難點。改革開放以來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特別是科技部「973計劃」設立中醫藥專題以來的20年,在採用現代科技新進展包括系統生物學、網路藥理學、藥物代謝動力學等闡釋中藥復方作用的科學機制上,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是投入較少,研究得還不系統、全面。在中藥復方治療新冠肺炎的作用機制方面,可參考的研究文獻還是不少的。新冠病毒侵襲人體,主要是通過病毒表面刺突上的S蛋白識別人體細胞表面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Ⅱ(ACE2)進入人體細胞的,這ACE2好比是「門把手」,病毒就是利用其S蛋白「劫持」了細胞表面上ACE2這個「門把手」,打開了進入人體細胞的大門。今年1月底,來自史丹佛大學和香港大學的研究團隊採用依據配體與受體作用的「鎖-鑰原理」的分子對接研究技術,研究結果顯示,中藥黃芩中的黃芩苷、燈盞細辛中的黃岑素、酸橙與陳皮中的橙皮素、甘草中的甘草酸等能夠與ACE2結合,與新冠病毒S蛋白形成競爭,是潛在的抗新冠肺炎的化合物。另外,關於針對重度肺損傷和炎症因子風暴的作用,可以參考2019年6月在國際重症醫學頂級期刊《重症醫學》上發表的國內幾十家綜合醫院聯合研究的一篇文章,顯示中藥血必淨注射液可以明顯改善社區獲得性肺炎嚴重程度風險指數評級,減少機械通氣時間和重症監護病房的總停留時間,中藥與抗病毒化學藥物一對一的單靶點作用不同,對於新冠肺炎重症病人的重度肺損傷和多臟器功能障礙這是可以參照的。

中藥復方不同於化學藥物的單體成分,每個中藥都擁有很多的成分,而一個復方有十幾味中藥,是一個成分極其眾多的龐雜系統。多環節、多靶點的作用機制是中藥復方的優點,但同時也帶來一個難題:短時間內難以系統、清晰地揭示其作用機制。

大疫當前,救人要緊,而且在這種應急的情況下,做到根據中藥復方辨證論治的特點進行分層設計、多中心大樣本的隨機對照研究,也是非常困難的事情。輕、中度的病人治療過程一般為10天至三、四周(康復階段還需2-4周),服藥後是否有效,除了總體的數據分析之外,病人應該會有感覺的,不可能用自愈和心理安慰就能解釋的。

為什麼大多數西醫不用中藥?

西醫大夫僅在大學階段學習過類似中醫學導論的課程,對中醫理論和辨證施治臨床技能並未掌握,更無深入的研究。疫情來臨,大部分西醫大夫只能按照現代醫學常規病毒性肺炎的診療方案進行標準化治療,這是可以理解的。「為什麼大部分西醫不用中藥?」 這個話說的不太準確,以武漢為例,實際情況是在疫情早期,西醫大夫在發熱門診給尚未經核酸檢測確診的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大多開了連花清瘟膠囊等中成藥,只是沒有積極響應當地政府的號召普遍地採用國家衛生健康委診治方案中的中醫辨證論治方案。2月初,湖北的病人使用中醫藥(中藥湯劑或配方顆粒)的比例只有30.2%,遠低於全國87%的水平,而武漢的病人占據了湖北的大部分,使用中醫藥的比例在湖北的城市中最低,不到10%。武漢地區西醫醫療力量最強,但重症病人最多、死亡率最高,這固然與病人太多、得不到及時救治、病人恐慌有直接關係,但沒有很好地採用中西醫協作、發揮辨證施治中藥湯劑(或配方顆粒)復方療法治療輕型、普通型患者的優勢作用,也是可能的影響因素之一。應該說這跟部分的醫療衛生管理者、西醫大夫存在著的觀念和認識問題有關。

兩種醫學體系是在東西方不同的科學母體中形成的,現代醫學自文藝復興後與近現代自然科學緊密結合,遵循西方科學體系的還原論,譬如對於細菌性肺炎病人,通過痰培養加藥敏試驗來選擇某種抗生素,然後根據藥物代謝動力學特點決定給藥的時間和量,這樣的理念和方法顯然是對的、先進的。但是,生命現象是龐雜的,當今人類對生命現象的認知還只是冰山一角。中醫藥是是世界上唯一具有完整理論體系的傳統醫學,不同於西方醫學疾病理論,不是實驗室研究-臨床驗證-實驗室研究的路徑。中醫學是中國人從古至今在社會實踐中不斷總結出來的,中藥及針灸推拿幾千年的人用歷史的經驗很寶貴,但至今很多臨床很有效的治療技術尚未闡明科學機制,譬如小兒捏脊手法治療嬰幼兒消化不良很有療效,很多老百姓都知道;帶狀皰疹急性皮損期,採用火針點刺加拔火罐可迅速止痛、二三次即可治愈,但西醫不知道,也不相信。這些都還沒有闡明科學機制。砒霜(氧化砷)、以及雄黃(硫化砷)與青黛一定比例配伍治療白血病的作用機制,也是近二三十年由陳竺教授(現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採用分子藥理學的方法解明的。

西醫不認同中醫的原因在於,按照西方科學理念,認為中醫藥作用機制不明確、對疾病療效的判定存在主觀性、用於治療的中藥復方療法不是按照化藥的「基礎實驗、臨床試驗、藥物審批、上市應用」的流程完成的,不科學。中醫藥治病是遵循「因人、因時、因地」的「三因制宜」原則,運用個體化的辨證施治中藥復方療法及針灸等非藥物療法來治病、防病的,更多的是一人一方,這也是我國執業醫師法賦予中醫師、中西醫結合醫師的權力,是合法行為。古代瘟疫大流行之時,甚至採用精簡的系列方劑、大鍋熬藥集體救治的模式,也是取得效驗的。

至於部分西醫專家對於中藥飲片副作用的過分擔憂是多餘的,中藥飲片臨床安全使用是有管理規范的,國家藥監局藥物不良反應監測數據表明,所有中藥的不良反應僅占藥物不良反應總數的17%,而且其中的80%是由於不規范使用中藥注射劑以及中藥注射劑生產質量所造成的。

相當多的西醫看不到現代醫學臨床治療上的不足之處,不承認中醫強調整體觀念、治未病思想、辨證論治個體化診療在方法論上的先進性,以西方十七世紀以來的科學主義觀念來對待中醫藥學,甚至把中醫藥學連同中國傳統文化都視作落後的、愚昧的,這顯然是非常錯誤的。中國古代自漢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以來,特別是明清時期,對瘟疫診治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根據《中國疫病史鑒》記載,西漢以來的二千多年裡,中國先後發生了321次疫病流行,由於中醫的有效預防和治療,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得到了較好的救治,這些傳承下來的寶貴財富就好比是防治傳染病的「彈藥庫」,中國歷史上從未出現過西班牙大流感、歐洲黑死病、全球鼠疫那樣一次瘟疫造成數千萬人死亡的悲劇。建國以後,在面臨幾次重大的疫情譬如1956年的流行性乙型腦炎、2003年的非典、2009年的禽流感,中醫藥都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展示了中醫藥辨證論治體系和因事因地因人制宜策略的優勢。

中醫藥在新冠肺炎的救治中能發揮哪些作用?

針對細菌、病毒等生物致病因素,追求殺滅細菌、病毒的特效藥,這沒有錯,但現實狀況要龐雜得多,細菌的抗生素耐藥問題、病毒的變異問題等都是醫學治療上的難題。中醫辨證論治的復方療法,有著多靶點、多環節的治療優勢,歷史上抗擊瘟疫的成功經驗表明中醫藥是我國傳染病防治的獨特資源,此次疫情救治堅持中西醫並重、中西醫結合,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基於臨床統計分析和初步科學研究,中醫藥在治療新冠肺炎上可發揮下述作用:

(1)冬春感冒、流感以及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以集中配發中藥方式,針對核心病機和證候特點採用通治方劑、系列方劑進行早期干預,有利於包含流感、新冠肺炎早期在內的冬季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療,控制疫情。

(2)對於輕症、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中醫辨證施治復方可以改善發熱、氣短乏力、咳嗽咳痰、食欲差、腹瀉等症狀,縮短病程,提高治愈率,阻止病情往重型發展。

(3)重型、危重型病例:結合現代醫學的氧療、補液等支持療法,可以改善重型新冠肺炎病人的肺部通氣功能、抑制帶來肺損傷的過度免疫反應。即使在極其依賴現代醫學機械通氣、調整酸堿平衡等支持療法搶救治療的危重型病人,如果能夠開展中西醫結合,也可以減低死亡率。

(4)康復階段:病毒轉陰之後,肺部炎症損傷的恢復還需要較長時

間,此階段採用辨證論治方法,服用益氣養陰、健脾補肺等中藥復方湯劑治療,有助於患者恢復體力,促進肺部炎症的吸收,降低肺間質纖維化。

中醫藥:需要全社會的理解與珍惜!

毛澤東最著名的論斷是「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挖掘,加以提高。」他在1953年曾經講過「中國對世界有三大貢獻,第一是中醫」,很多民眾有同感。是毛澤東親自督促、批示,中央於1955年12月批準成立了中醫研究院(即今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研究院附屬醫院(即今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以及舉辦西醫脫產學習中醫班(即西學中班)。

當代年輕人,對現代科技接受得很快,傳統的人文知識丟得較多,對於中醫藥學這門傳統醫學理解和接納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在評價其科學性上有時也會有偏頗之詞,可以理解。講究科學、認同還原論、追求「白箱」方法沒有錯,但科學是相對的、發展的,生命是龐雜的,容易解釋清楚的是相對簡單的、線性的,還有很多非線性的、暫時不能解釋清楚的龐雜技術方法也是寶貴的,值得去深入挖掘,只要它有用、有益。有些專家,不了解、不理解,就妄下結論,甚至貶低和蔑視,這是不對的。中、西醫學孕育自東、西方不同的科學母體,有著各自的文化特色和理論特點,不僅僅《傷寒雜病論》、明清瘟疫理論及其實踐經驗對於重大傳染病有效,中醫辨證論治的個體化診療體系對於慢病治療也有著獨特的優勢。譬如抑制胃酸藥物,越強則越有利於潰瘍和炎症的愈合,但燒心和反酸並不都是由酸多所造成的,長期抑酸造成酸缺乏可以影響到消化效率、消化能力,甚至造成藥物依賴、帶來胃腸生態的改變、增加癌變的風險,適度最重要!所以很多臨床情況恰恰是中醫藥辨證論治、中藥復方療法的優勢。我國諾獎獲得者屠呦呦研究員在尋找抗瘧藥物時,在青蒿(黃花蒿)的提取中,很多次沒有成功,後來依據《肘後備急方》記載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採用乙醚低溫提取的方法,成功獲得青蒿素,講起來這一點,屠呦呦老師感嘆多虧了二年的西學中班的學習!她是北醫的藥學專業畢業,是中醫研究院第三期西學中班的學員。

我16歲時進入中醫高校,第二年暑假期間得了細菌性痢疾,服了解熱鎮痛藥和呋喃唑酮(痢特靈)二天,惡心欲吐、發燒瀉痢未愈,家父所在單位食堂的王阿姨知道後,給我拔了一把鮮草藥煮了一碗讓我喝了,立竿見影,服了二次就好了,後來我知道那草藥叫地錦草,是一種常用的中草藥,讓我認識到中藥的神奇。

中華民族的復興、中國的崛起,除了經濟、科技之外,沒有文化的昌盛和崛起是不行的。習近平總書記講「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中醫學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治未病的預防理念、辨證論治與三因(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的個體化診療體系、扶正祛邪標本兼治的人本精神、仁心仁術大醫精誠的崇高追求,以及幾千年名家總結、往聖傳承的臨床經驗和學術精華,都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寶貴財富、是我國醫療衛生體系的獨特資源,值得全社會理解與珍惜。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持中西醫並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去年10月,全國召開了中醫藥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

在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發揮中醫藥在養生保健、治未病中的主導作用,要高度重視中醫藥在重大疾病治療中的協同作用,要不斷加強中醫藥在疾病康復中的核心作用,堅持傳承創新互動發展,「推進中醫藥現代化,推進中醫藥走向世界,切實把老祖宗留下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

(唐旭東:長安街讀書會成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副院長)

推薦閱讀:

「中西醫不是對手,而是戰友!」人民日報刊文三評中醫藥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長安街讀書會。原文責編:方舟重洋。


「兩會聲音」全國政協委員唐旭東:中西醫結合療法在2020年初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中發揮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健康 第2張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中醫藥知識服務平臺

About 尋夢園
尋夢園是台灣最大的聊天室及交友社群網站。 致力於發展能夠讓會員們彼此互動、盡情分享自我的平台。 擁有數百間不同的聊天室 ,讓您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