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一提到脂肪肝,你可能就認為和體型肥胖、吃得油有關。
然而,近期《柳葉刀》旗下子刊《胃腸病和肝病學》,發表了天津醫科大學團隊一項納入93項研究、涉及24個國家和地區、覆蓋1057.6萬人的薈萃分析,結果顯示:
全球脂肪肝患者中約40%屬於非肥胖人群,近1/5還是瘦子。
換句話說,每5個脂肪肝患者,有兩人是達不到肥胖標準的。
為什麼瘦人也會得脂肪肝?怎樣給你的肝臟瘦瘦身?《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註)邀請權威專家為你一一解答。
受訪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脂肪肝中心和減重中心主任醫師 柳雅立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肝膽外科副主任醫師 侯建存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營養部營養師 張秋香
湖南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醫師 徐曉平
超四成脂肪肝患者不胖
在這一大型薈萃分析中,有54項原始研究(納入6萬餘人)報告了非肥胖脂肪肝人群在脂肪肝總人群中的占比情況。研究人員分析發現,這一比例高達40.8%。
進一步分析原始研究不少於4項的國家/地區後發現,非肥胖脂肪肝人群在脂肪肝總人群中的比例在印度最高,達47.7%;我國大陸地區也很高,達到了44.3%。
非肥胖脂肪肝人群在脂肪肝總人群中的占比情況
瘦型脂肪肝的患病率
另外,研究還發現瘦型脂肪肝占全部脂肪肝的約19.2%。也就是說,每5個脂肪肝患者中,有一人是瘦子。
為什麼瘦子也會得脂肪肝?
肝臟是脂類的合成、運轉和利用場所,並不大量貯存脂肪。肝細胞進行脂肪代謝的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脂肪堆積在肝細胞裡,形成脂肪肝。
而脂肪的代謝、肝臟與血液之間的運輸,需要「交通工具」,這個工具稱為載脂蛋白。
當營養不良,特別是蛋白質攝入不足時,體內沒有足夠的載脂蛋白,肝臟由於無法向外運輸多餘的脂肪,這些脂肪就堆積在肝臟本身,導致了脂肪肝。
所以,長期營養不良、過度節食減肥的人,也可能得脂肪肝。
肝臟易胖的人長什麼樣?
除了肥胖和偏瘦外,還有些人體重正常,吃得清淡,也查出脂肪肝了,這又是為什麼?
1
長期酗酒
酒精要進入肝臟降解,長期大量飲酒會損傷肝細胞,加上喝酒後食欲降低,食物中參與脂肪代謝的酶——膽堿的攝入量減少,多餘的甘油三酯難以清除。長此以往,易導致酒精性脂肪肝,俗稱「酒精肝」。
長期酗酒和短期暴飲都有這樣的危害。
2
不遵醫囑用藥
某些藥物,如激素類藥物和抗心律失常類藥物,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脂肪肝。
如果不得不長期使用這類藥物,醫生會建議定期復查肝功能,如果出現異常就會調整藥物方案,無需過度擔心。
3
肝臟發炎
慢性肝炎,尤其是丙型肝炎,在早期也可能表現為脂肪肝。
甲狀腺功能亢進、柯興氏綜合征等,如果破壞了肝細胞膜的完整性,或導致肝內脂肪代謝異常、肝細胞缺氧,也會造成脂肪肝。
4
腸道菌群雜亂
大量研究顯示,小腸內細菌過度生長、腸源性內毒素血症及脂肪化的肝臟對內毒素敏感性增強等幾大因素,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發生也有關係。
5
糖尿病
糖尿病作為一種代謝綜合征,會導致身體對蛋白質、脂肪的代謝發生異常,約5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患脂肪肝。
此外,肥胖、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和高血壓等與胰島素抵抗密切相幹,也會增加其他肝臟損傷因素的易感性。
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疲倦乏力,維生素缺乏症(表現為舌炎、口角炎、皮膚瘀斑等),內分泌失調等,都是脂肪肝的常見表現。
有些脂肪肝可以被逆轉
單純性脂肪肝本身並非是一種嚴重疾病,但如果放任不管,很可能不斷演變發展:
單純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
所以,必須給我們的肝臟減減肥!
好消息是,在單純脂肪性肝病階段,及時去除誘因,積極干預生活方式等,脂肪肝患者的病情是可逆的。
1
管住嘴,學會吃
低脂肪高纖維,減少精白細軟,增加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成分的攝入。不吃零食和加工肉制品(如香腸)、奶油蛋糕等,少吃動物內臟、油炸或油煎食品。
適當多吃胡蘿蔔、生菜、苦菊等蔬菜,但不過分追求素食。
對於瘦型脂肪肝患者,要警惕「不沾肉」的減肥錯誤。減重是減掉多餘的脂肪,不是減少蛋白質。缺少蛋白質不僅不利於脂肪肝的緩解,還可能造成病情加重。
因此,瘦人要補充足夠優質的蛋白質,雞蛋、牛奶、雞肉、魚肉、瘦肉都是不錯的選擇。
2
健康的生活行為
保持適當的體重,堅持每周進行2~3次的適量運動;保持每晚7~8個小時的充足睡眠;培養豁達的心境,懂得自我調節,避免不良情緒。
3
戒酒
持續的酒精刺激,還會導致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異常等,肝癌的風險也顯著高於普通人。
對於飲酒多且出現脂肪肝的人,戒酒和就醫是必要的。
4
重視體檢
建議每年體檢一次,男性、40歲以上、有乙肝感染或肝癌家族史的人,更應重視肝功能及肝臟B超檢查,以便盡早排查肥胖症、糖尿病等誘因。
5
遵醫囑用藥,並定期復查
脂肪肝患者要到正規醫院治療,不可盲目醫治,以免治療不當,加重病情。
糖尿病患者還要遵醫囑調控血糖水平;控制對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防止出現低血糖等。
長期服用某些藥物的人要嚴防毒副作用,遵醫囑定期復查肝功能。切勿擅自服用保肝藥物,避免加重肝臟負擔。▲
本期編輯:鄭榮華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生命時報公眾號矩陣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電話垂詢
業務合作:010-65363765
內容合作:010-65363786
喜歡,就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