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1
一般氣溫超過30℃,人就開始冒汗。汗液的揮發,會帶走體表的熱量,使體溫保持恒定,讓身體不至於太熱,能預防中暑發生。
但如果經常待在冷氣機房裡,會導致身體不知冷熱、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冒。
出汗是汗水從毛孔中排出過程,出汗的同時,人體表面分泌的油脂和雜物也會一同排出,能起到清潔毛孔的作用。
有些人的臉上、後背常冒痘,這多是皮膚毛孔不乾淨,毛孔堵塞所致。如果能多運動,出出汗,痘痘會有所緩解。
俗話常說,「春夏宜養陽」,長期待在冷氣機房裡,加上夏日濕氣較重,如果不出汗,濕氣無法隨著汗液排出體外,鬱結於身體內部,耗損陽氣,就容易生病。
夏天到,人容易出現食欲差、吃不香的情況,這與不出汗、氣血運行慢有關。適當出汗,能加快整個身體的代謝,有助於腸道蠕動,改善消化。
汗液中含有的抗菌肽能抵抗病毒、細菌、真菌等,而出汗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增強抗菌能力。
俗話說:「夏天不出汗,秋天一場病。」日常生活中,不妨多走出冷氣機房,讓身體暴露於自然環境中,適當出出汗。
此外,也可以通過喝湯、運動、泡腳等形式出汗,有益身心。
喝杯熱湯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夏日裡來碗薑湯,能溫中散寒、健脾祛濕,還能幫助排汗降溫,防止中暑。
薑棗茶 做法:將帶皮生薑、紅棗與800ml冷水煮約20分鐘,加入紅糖調味即可。也可以直接把薑片和掰開的紅棗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
溫馨提示:薑肉性溫,薑皮性寒,若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可去掉薑皮;但作為一般泡茶做菜,建議保留薑皮,不易上火。
適當運動
運動是最簡單的出汗方式。
平時可多到戶外進行運動鍛煉,如太極拳、八段錦、慢跑、廣場舞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出一身汗,有助於陽氣宣泄,帶走體內寒濕。
日常下班回家,或出行不遠的地方,可減少乘坐交通工具,選擇步行。
注意:運動量不必過大,只要微微出汗即可,以免出汗過多,導致陽氣過度外泄,這同樣不利於身體健康。
泡熱水腳
很多人會認為泡腳是冬天的專利,其實不然,夏天泡腳,也能疏通經脈、扶陽驅寒。若輔以溫熱的藥材,如生薑、艾葉、桂皮等,補陽效果更佳。
生薑艾葉方 方法:生薑(留皮)200克,艾葉30克,洗淨搗碎,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煮20~30分鐘即可。待水自然溫熱後,泡20分鐘即可,睡前泡,效果更佳。 功效:疏風散寒,溫經除濕。
泡腳時注意以下幾點:
① 水量:水要沒過腳踝,到小腿中下三分之一處為最佳。
② 水溫:40℃左右。
③ 時間:15~20分鐘,微微出汗即可。
④ 泡完腳後,先別著急起身去倒水,最好平躺或者半躺3分鐘左右,以利於血液回流心臟,預防低血壓和眩暈的發生。
⑤ 心腦血管病患者、糖尿病足患者、靜脈曲張患者、足癬等皮膚病患者、兒童不適合泡腳。
出汗後,人體內的電解質和微量元素(如鉀、鈉等)會有所流失,若不能及時補給,容易出現倦怠無力、頭昏頭痛、食欲不振、中暑等不適。所以,出汗後要注意補水。
有些人會選擇喝些淡鹽水,因為鹽的主要成分是鈉,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以及少量的鈉、鉀等電解質。這是為何「出汗多補鹽」的理論基礎。
但一般情況下,如果沒有明顯出汗和暴曬,只是短時間運動或微微出汗,補充清水或吃些水果即可。
如果是揮汗如雨,像馬拉松那樣高強度、長時間的運動,或者高溫作業的煉鋼工人等,提倡喝點淡鹽水。
小tips:自制鹽水,100毫升水中食鹽含量不要超過0.9克。這個濃度的鹽水與人們體液成分比例一致,最適宜飲用。
另外,有條件的情況下,可多吃富含鈉、鉀的食物,如油菜、菠菜、空心菜等,能較好的補充身體出汗流失的物質。
-《中國家庭醫生》雜誌社新媒體中心原創出品 –
轉載須得授權,侵權必究
點擊下方框框,輸入關鍵字(出汗多怎麼回事)
即可了解更多養生知識,快來試試吧
今日互動
你能把上圖和下圖
完美地拼合在一起嗎?
編輯:SOLA
往期回顧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點“在看”,和更多人分享養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