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為了工作,許多人不得不加班、熬夜、通宵,已經是生活常態,但往往到了身患疾病的那一刻,才會頓時醒悟:不該透支健康!
每天跟腫瘤「過招」無數的腫瘤科醫生在患癌後反思:永遠不要透支健康!
腫瘤科醫生患癌後反思:永遠不要透支健康!
① 如果我慢一點,或許就不是今天的結局
我國結直腸癌、放射性腸炎治療領域頗負盛名的腫瘤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副院長王磊教授,在與胰腺癌抗爭一年多後,2019年6月23日病世,年僅50歲。
得病後王磊醫生曾對妻子說:「這20多年裡,在我加速跑的時候,你如果能拖拖我的後腿該多好。如果我慢一點,或許也就不是今天的結局了。」
在過去十幾年,王磊教授和家人一直擠在醫院附近十幾平方米的小屋。即使後來家裡購置了新房,可王磊堅持不搬家:距醫院太遠。就連得知患病的瞬間,王磊也照舊處於工作常態:當時他剛下一臺手術,而此前3晚,他接連做了3臺手術。
那天下手術臺時,王磊笑著告訴自己的學生:年紀大了,到底有些體力不支,一臺手術下來累成這樣。就在幾小時後,這位學生才明白:王磊老師的生命正在被癌細胞透支。
王磊教授的檢查結果是在被他一拖再拖的體檢後知曉的。腰疼無力、感冒發燒久治不愈,這些症狀維持了大半年,但這位像是長在手術室的外科大夫直到妻子再三催促,才完成了體檢。
體檢結果顯示「腫瘤標記物CEA異常升高」,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胰腺癌晚期,癌細胞已擴散到肝臟。
② 我患上肺癌的原因主要是:長期工作壓力過大和疲勞
2011年,黃山市人民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徐林友醫生被診斷為「晚期肺癌伴腦轉移」,當時被醫生判定為「很難活過100天」,如今仍舊活得很健康。後來,徐林友醫生在網路節目上分享了他的心路歷程。
看了20多年的肺癌患者,做了無數臺肺癌手術,可以說我接診、治療了數不清的肺癌患者。萬萬沒想到,我自己居然被確診為肺癌……確診之後的幾日,我不停問自己「我作為肺癌醫生,自己為什麼會得肺癌?」
雖然我吸煙、喝酒,但很少,並不是老煙槍,也不是老酒友,而我所患的非小細胞肺腺癌與吸煙飲酒並沒有直接關係。我所居住的黃山市地處皖南山區,空氣清新,完全沒有嚴重的污染……
就在百思不得其解的過程中,我回憶起患病前的那十個月,我曾有過一個月做了26臺大手術的經歷,其中3例出現了嚴重的並發症。我每天提前上班,直到晚上12點以後才回家,肚子餓了,飯端在手上也沒胃口,簡單吃幾口就瞌睡重重,洗漱完後,躺在床上又睡不著,這樣的狀態持續了將近1個月。
反思之後,我認為自己得肺癌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持續長時間的工作壓力過大和疲勞,影響了飲食和睡眠習慣。
③ 別以為自己年輕,就透支健康
2016年6月,健康時報記者採訪到了一位腫瘤醫生——張玲(化名),她幾年前曾患乳癌,如今已重回醫生崗位。回想起自己患癌的經歷,張玲說自己年輕掩蓋了好多問題, 也奉勸年輕朋友不要輕易透支身體。
當時整宿整宿地值夜班,夜以繼日地忙於搶救病人,累得筋疲力盡,歇一歇就又能拼了。
可是年齡大了,慢慢就發現補不回來了。我三十多歲開始失眠,也睡得特淺,腳步聲一到門口,馬上就醒。
同事警告過「不要透支」,可因為身體還好,也聽不進去。在查出癌症前幾個月,明顯感覺自己體力下降,累,是一種歇不過來的累。就像孫燕院士曾經說過的:睡醒了還累就是過勞。
別透支健康:從疲勞到大病纏身,只需5步!
革命軍總醫院第四醫學中心心身醫學門診主任彭國球在2012年接受健康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從疲勞到過勞只要五步。
輕度疲勞→身體沉甸甸→筋疲力盡→身體有恙→大病纏身
1、第一步:輕度疲勞感
當工作量增加時會感覺壓力大,這與吸入的氧氣量減少、血液中氧氣濃度與血糖值下降有關。身體會向我們發出警戒,於是就產生了疲勞的感覺。
2、第二步:身體沉甸甸
超負荷工作,血液中的氧氣濃度與血糖值持續下降,導致肌肉或內臟局部組織陷入氧氣與營養不足的困境。
3、第三步:精疲又力竭
這個時候,人的情緒往往很容易波動,動不動就眼淚掛滿眼眶,特別容易焦躁,且易怒。
這時候肌肉或內臟等部位含氧量與營養不足的狀況已經變得更加嚴重,必須做一個調整,才能幫助身體重新獲得平衡。
4、第四步:身體或有恙
身體內部在壓力不斷升級中,開始出現明顯變化,肩、背、腰等部位的疼痛就不用說了。伴隨青春痘、口腔潰瘍、牙周病、胃炎、便秘與食欲不振等。
疾病上身的最後屏障就在這個時候被漸漸給攻破了。
5、第五步:大病愛纏身
人過中年,本來就覺得自己的精力還不夠應對工作和家庭的,如果再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等找上門,生活就更加艱難了……
2015年1月26日,上海遠大心胸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張雅君在《測測你的疲勞值》一文中也介紹,如果持續疲勞超過六個月,休息不能緩解,同時還伴有記憶力減退、頭痛、咽喉痛、關節痛、睡眠雜亂及憂鬱等症狀,就應隨時告訴自己——「我要休息了」。
三甲提醒:從疲勞到大病纏身,這中間有一個過程,一定要學會及時煞車,是珍惜自己生命,也是對家人負責!(來源:健康時報)
請把這篇文章轉給所有人看到
還想提醒大家,健康人生拒絕悲劇,請長按下方QRCode,識別關註三甲傳真後,每天早上鎖定這裡,從閱讀一篇有溫度的醫學科普開始。
投稿信箱為:[email protected]
最後,經常有朋友留言咨詢疾病,為了更好地與大家互動交流,三甲專門開通了「三甲學堂」,對大家關心的問題解疑答惑。請長按下方QRCode,點擊關註三甲學堂,為您和家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投稿信箱為:[email protected]
喜歡三甲,請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