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急性心肌梗死起病兇險,在發生發展中,又常伴多個嚴重並發症,危及患者生命,究竟該如何處理?本周「疾病診療」給大家梳理一下~
1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 AMI 後最常見的並發症,見於 75%~95% 的患者,多發生於起病後 1~2 周內,尤以 24 小時最多見。
急性期心律失常是基礎病變嚴重的表現,如持續心肌缺血、電解質雜亂。
快速性心律失常以室性早搏多見,可發生室上性心動過速、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室顫),導致心臟驟停、猝死;
緩慢性心律失常易發生於下壁心肌梗死和右冠狀動脈再灌註治療中,如: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
處置:
• 室顫或持續多形性室速應立即行非同步直流電除顫;單形性室速伴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或藥物療效不滿意時,也應盡早採用同步直流電復律。
• 對於室速經電復律後仍反覆發作的患者建議靜脈應用胺碘酮聯合 β 受體阻滯劑治療。
• 對無症狀室性早搏、非持續性室速(持續時間 < 30 秒)和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不需要預防性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但長期口服 β 受體阻滯劑藥物將提高 AMI 患者遠期生存率。
• 對於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如房顫)可選用 β 受體阻滯劑、洋地黃類(需注意 AMI24 小時內禁用)等藥物治療;治療無效時可考慮應用同步直流電復律,治療過程中應充分重視抗凝治療。
•對於伴有低血壓的心動過緩(心率 < 50 次/分,可能減少心肌灌註),可靜脈注射硫酸阿托品 0.5~1 mg,如療效不明顯,幾分鐘後可重復注射,最好是多次小劑量注射;不推薦使用異丙腎上腺素。
•對於房室傳導阻滯,二度 Ⅰ 型和 Ⅱ 型房室傳導阻滯以及並發於下壁 MI 的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心率 > 50 次/分且 QRS 波不寬者,不需要處理,但應嚴密監護;
對於二度 Ⅱ 型或三度房室傳導阻滯 QRS 波增寬者、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心率 < 50 次/分,伴有明顯低血壓或心力衰竭等,需行臨時起搏治療。
2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以急性左心衰竭為主,可在起病最初數日內發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轉階段出現,發生率約為 20%~48%。
心肌細胞在缺血的情況下發生持續性凋亡,引起心肌重塑、左室重構,導致左室射血分數降低,從而心功能減低;心律失常或機械並發症也可導致心功能降低。
處置:
•及早開通堵塞血管、減少梗死範圍是預防 AMI 後心衰的主要措施,一般不主張在 AMI 24 小時內給予洋地黃制劑(有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險)。
•心力衰竭(Killip II 級)時,給予利尿劑治療(如靜脈注射呋塞米 20~40 mg,必要時 1~4 小時重復 1 次),靜脈應用硝酸酯類藥物,但需避免低血壓發生。
•心力衰竭(Killip III 級)時,除適量應用利尿藥和靜脈滴註硝酸酯類藥物,應盡早使用機械輔助通氣治療;當血壓明顯降低時,可靜脈滴註多巴胺 [ 5~15 ug/(kg·min) ] 或多巴酚丁胺。
•在能耐受的情況下,應在 24 小時內開始應用 ACEI,不能耐受者則改用 ARB;應注意避免過度利尿導致低血容量和電解質雜亂,合併右室梗死者不宜使用硝酸甘油。
3
心源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多在起病後數小時至 1 周內發生,見於 20% 的患者。注意疼痛期血壓下降常見,可持續數周後再上升,未必是休克。
處置:
首先補充血容量:
•如中心靜脈壓低,在 5~10 cm H₂0 之間,肺毛細血管楔壓在 6~12 mmHg 以下,心輸出量低,提示血容量不足,可靜脈滴註低分子右旋糖酐或 5%~10% 葡萄糖液。
•輸液後如中心靜脈壓上升 > 18 cm H₂O,肺毛細血管楔壓 > 15~18 mmHg,則應停止。
•補充血容量,血壓仍不升,而肺毛細血管楔壓和心輸出量正常時,提示周圍血管張力不足,可選用血管收縮藥,如多巴胺 [ < 3ug/(kg·min) 可增加腎血流量;嚴重低血壓時,以 5~15 ug/(kg·min) 靜脈滴註 ]。
•經上述處理,血壓仍不升,而肺毛細血管楔壓增高,心輸出量低,或周圍血管顯著收縮,以至四肢厥冷,並有發紺時,可用血管擴張藥(如硝酸甘油)以改善休克狀態。
糾正酸中毒、糾正電解質雜亂、避免腦缺血、保護腎功能、聯合使用機械輔助裝置等也是治療心源性休克的手段。
4
機械性並發症
心肌梗死後機械性並發症包括心臟遊離壁破裂、室間隔穿孔、乳頭肌功能不全或斷裂、室壁瘤。
• 心臟遊離壁破裂常在起病 1 周內出現,占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 10%。典型表現包括持續性心前區疼痛、心電圖 ST-T 改變,迅速進展的血流動力學衰竭、急性心臟壓塞和電機械分離,常在數分鐘內死亡;
亞急性左心室遊離壁破裂(即血栓或黏連封閉破裂口)患者常發生突然血流動力學惡化伴一過性或持續性低血壓,同時存在典型的心臟壓塞體征。
處置:需通過外科手術修補。
•室間隔穿孔比心室遊離壁破裂少見,約有 0.5%~2% 的 MI 患者會發生室間隔穿孔,常發生於 AMI 發病後 3~7 天,表現為臨床情況突然惡化,並出現胸骨左緣粗糙的全收縮期雜音或可觸及收縮期震顫,或伴有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
處置:如無心源性休克,血管擴張劑可產生一定的改善作用,但 IABP 輔助循環最有效;對伴有心源性休克患者,緊急外科手術(經皮導管室間隔修補術)可提供生存的機會。
•乳頭肌功能不全或斷裂總發生率可高達 50%,以乳頭肌功能不全多見,乳頭肌斷裂極少見,多發生在二尖瓣後內乳頭肌,故在下壁 MI 中較為常見。
處置:乳頭肌斷裂致急性二尖瓣反流宜在血管擴張劑聯合 IABP 輔助循環下盡早外科手術治療。
•室壁瘤多累及左心室心尖部,發生率 5%~20%,見於 MI 範圍較大的患者,常於起病數周後才被發現。
處置:發生較小室壁瘤的患者可無症狀與體征,但發生較大室壁瘤患者,可出現頑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復發性、難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和血栓形成,可行外科切除術。
5
栓塞
栓塞發生率 1%~6%,見於起病後 1~2 周,可為左心室附壁血栓脫落所致,引起腦、腎、脾或四肢等動脈栓塞;也可因下肢靜脈血栓部分脫落所致,產生肺動脈栓塞,大塊肺栓塞可導致猝死。
處置:AMI 合併 LVT 形成的患者,血栓脫落造成缺血性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需口服抗凝藥物至少 3 個月。
6
心肌梗死後綜合征
心肌梗死後綜合征,發生率約 1%~5%,在心肌梗死後數周至數月內出現,其中表現最多且最嚴重的是心包炎。
早期心包炎發生於心肌梗死後 1~4 天內,發生率約為 10%。常發生在透壁性 MI 患者中。臨床上可出現一過性的心包摩擦音,伴有進行性加重胸痛,疼痛隨體位而改變;
後期心包炎發病率為 1%~3%,於 M1 後數周至數月內出現,並可反覆發生。
處置:心肌梗死後綜合征發病機制迄今尚不明確,推測為自身免疫反應所致。嚴重病例必須用 NSAIDs 或皮質類固醇短程沖擊治療,但應用不宜超過數天。
明日預告(最終推文請以公眾號當日推送為準):
周三「你問我答」:如何辨別「心源性哮喘」與「COPD 急性加重」?
◆直播預告◆
「維」護健康 • 專家談特邀醫政醫管、藥學專家,共同探討新形勢下互聯網+醫療的發展。 掃描/識別下方QRCode,觀看精彩直播~ 責編:麗雅 題圖:站酷海洛 預覽時標簽不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