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歡迎光臨謝新輝的頭條號!
堅持用老百姓能看懂的語言講解醫學知識!堅持原創,您的關注是我們科普醫生前進的動力,謝謝!
今天向大家簡單介紹下人工膝關節表面置換術
膝關節置換術
在前面的普及貼當中,我們詳細講述了什麼是膝關節的骨關節炎(OA),以及骨關節炎的治療,我們曾經講述到當關節出現了明顯的畸形、疼痛,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的時候,也許行人工膝關節表面置換手術治療是最好的治療方法。
為了更好的使大家了解到底什麼時候需要行膝關節置換術治療,以下幾張圖片可以幫助大家:
首先是從X線上大家可以明確的看見正常以及需要手術治療的關節的巨大區別。
接下來我們從幾張患者的圖片來了解什麼時候需要手術治療。
(術前患者明顯的呈現老百姓所說的「O」型腿畸形,導致患者出現劇烈的休息痛以及夜間痛,術後患者回復了膝關節的力線,獲得了良好的手術效果)
最後需要向大家告知的一點是,膝關節置換術的假體是有使用年限的,所以最佳的手術年齡通常是60-65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患者對身體狀態好,無特殊疾病的前提下,對手術的耐受性高,不會受到第二次膝關節置換的困擾。但是這不是絕對的,臨床上通常也要考慮患者的症狀,如果患者出現了明顯的休息後疼痛也不能緩解,步行距離明顯的下降,夜間出現了夜間痛、嚴重影響到生活質量的時候,也是行膝關節置換的手術時機!
今天主要向大家介紹以下主要幾點:
■ 醫生主要在手術中希望達到什麼目的
■ 簡單的手術過程
■ 手術後需要做什麼
患者需要了解的一些基本原理
醫生主要在手術中希望達到什麼目的?
醫生給予患者行人工膝關節表面置換術的主要目的是阻止失去了關節軟骨並且伴有大量骨贅形成的股骨遠端、脛骨近端以及髕骨面之間的相互摩擦。這種摩擦是導致關節疼痛的主要原因。膝關節置換術給予了一個光滑的人工表面,並在手術中可以重建已經內翻(O型腿)或者外翻(X型腿)的下肢力線。最終的目的是為了盡最大限度緩解患者的疼痛,為患者盡可能的恢復活動的角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患者在手術前需要有些什麼準備?
是否手術需要患者和手術醫生之間共同來做出決定。只有當患者確定了解了手術的過程、風險以後,手術才有進行的可能。
一旦患者決定行手術治療,患者的主治醫生首先會做一系列的術前檢查,例如下肢的全長X線檢查、生理生化的檢查、血常規的檢查、以及下肢的血管超聲檢查,這些都是為了確保您能在身體的最佳狀態來施行手術。通常還需要您在術前開始進行一系列的康復鍛煉,因為骨關節炎患者都會伴有明顯的股四頭肌內側頭萎縮,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是術前盡早開始進行的鍛煉之一,可以增強股四頭肌的力量;由於在進行膝關節置換的過程中需要極度的屈伸膝關節,勢必會對患肢的血管造成刺激,為了減少術後出現下肢靜脈血栓的發生,踝泵鍛煉也是必須要在術前今早開始的康復鍛煉。這里需要強調的是,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根本難度不是對於骨質的處理,而是術中的軟組織平衡最為關鍵,所以良好的肌肉狀態是關節置換術中能否順利進行以及術後能否良好康復的要素之一,我們甚至對於一些膝關節中期的骨關節炎病人也推薦進行上述兩種(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踝泵)康復鍛煉,保證良好的肌肉以及血管狀態,利於醫生術中的操作,減少手術的時間,利於患者術後的康復。
如果患者所在醫院有康復科,建議患者術前尋找一名專業的康復師在專業的指導下進行術前以及術後的康復。
在一些血庫血源缺乏的大城市,一些患者會被要求在3-5周以前適量的獻血,這些血液會被血庫貯存起來,3-5周後新鮮的血液已經再生完畢,能適應手術的要求,而且一般膝關節置換手術中都需要適量的輸血,這時您儲備的血液可以被用來自體回輸。(國外常見,國內少見)
具體手術過程
在我們簡要描述具體的手術過程之前,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置換的假體。目前主要有兩種膝關節置換假體,一種是骨水泥型假體,一種是非骨水泥型假體。主要的區別在於假體以及骨質之間保證固定的媒介不同,骨水泥型假體顧名思義主要是通過特殊的骨水泥來固定假體,而非骨水泥型假體依靠特殊的多孔敷層固定假體。
(骨水泥型假體)
(非骨水泥型假體)
兩種假體都獲得了非常廣泛的應用,經常出現混合應用的情況。具體選擇需要根據患者的年齡、生活方式以及術者的個人習慣與經驗。
兩種假體都有三部分組成:
脛骨假體替換脛骨上端的表面,股骨假體替換股骨遠端的表面,而髕骨假體替換髕骨的表面。
股骨假體由金屬制成。脛骨假體有兩部分組成:一個金屬的底座,負責連接骨質,還有一個特殊的塑膠襯墊負責提供光滑的活動表面,這里的襯墊由特殊的塑膠制程,足夠堅硬亦足夠光滑。髕骨假體根據廠家的設計理念不同,金屬以及塑膠的都有。
(置換假體)
如何進行手術
在開始膝關節置換前,醫生會在膝關節的正面做一個手術切口,以便進入到膝關節內。有多種手術入路可以,主要根據患者的具體關節畸形情況以及手術醫生的經驗。
一旦進入到關節腔內,醫生會通過一個特殊的切割導向器確保能去除正確的磨損表面,以便能恢復關節正常的力線。在切割導向器的幫助下,醫生會切除掉已經被磨損的關節面。
接下來醫生會進行切除脛骨磨損骨面的步驟,當然一樣需要一個特殊的切割導向器來確保過程的準確性。
(國人的髕骨通常小而薄弱,是否需要置換仍有爭論,這里不予以介紹了)
之後開始安放股骨假體,在非骨水泥型假體中已經被做好了特殊的設計,可以通過摩擦力來很好的匹配已經準備好的骨面,;而在骨水泥型假體中需要使用特殊的骨水泥來固定假體。
下一步為安放脛骨假體
假體安裝完畢後醫生會再次評估截骨量以及力線的重建情況,如有必要會進行必要的調整。
之後醫生會徹底給予關節腔止血,放置引流管,逐步按照解剖結構縫合切口,手術完成。
關於康復 術前術後的康復是患者關節置換獲得成功的關鍵要素之一!!!
這里還要絮叨幾句,據我所知,國外的膝關節置換手術術後2-3天就可以出院門診治療了,這得益於美國發達的醫療體系、高超的止痛技術以及完善的診治療程,但是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在國外對於康復的關注是國內暫時還無法達到的,從術前的準備,術中的指導,患者的恢復過程無處不顯示著康復師的重要性,曾經看過一篇報到,美國膝關節置換術後的患者7-8小時就可以在康復師的指導下適度功能鍛煉了,越好的康復越能保證患者術後的恢復,所以還是那句話,如果您所在的醫院有康復科,請在術前一定去看看,尋找一位專業的康復師來幫助您的治療。
膝關節置換手術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已經有了很好的臨床應用,很多患者從中得益,但是也確實出現了很多患者在國內一些高等醫院手術後關節僵硬術後效果極差的情況,於是患者開始誤解這個手術的合理性,其實最關鍵的問題不在手術,這些術後恢復差的患者的X線片子通常都很漂亮,甚至可以用無懈可擊來形容,那麼為什麼患者恢復的不好呢,我覺得主要的原因就是患者以及某些醫生對康復鍛煉的誤解,目前廣大患者都認為需要在術後15天左右拆線後在開始康復,這是天大的錯誤,真正的康復像前面所說的,在術後的第7-8個小時就應該開始了,術後的這15天正是康復治療的黃金時間段,如果等待拆線後再開始康復,那麼關節內已經形成了新的黏連,康復的難度也就隨之大大加強了,甚至已經失去了康復的可能性。這里僅代表我的個人觀點,請廣大患者對膝關節置換術保持信心,對康復擁有信心,畢竟骨關節炎是可以通過置換來徹底治愈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