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俗話說:「一白遮百醜,一胖毀所有」。前半句或許因各人審美而異,但後半句絕非虛言。
最近,發表於《臨床腫瘤雜誌》的一篇論文《體重超標與癌症負擔的全球趨勢》,全面總結了由於超重肥胖所導致的腫瘤發生以及由此產生的疾病負擔。
這項研究指出,在2012年有超過54萬例癌症病例能歸咎於超重或肥胖,占所有癌症的3.9%。更可怕的是,這54萬的數字背後,還有上億超重的癌症「後備軍。」
成人的體重分類標準和及其與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疾病的關係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尋「LT0385」即可關注)特邀權威專家,教你科學管理體重。
受訪專家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潘慧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生理教研室副教授 汪軍
15種癌症和慢性病與肥胖有關
全球每年因肥胖造成的直接和間接死亡達340萬,成為僅次於吸煙的第二個可預防的致死性危險因素。
癌症
早在2016年,國際癌症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體脂工作組就曾表示,存在證據表明體脂(body fatness)和13種癌症相關並且存在因果關係。這一系列的癌症包括絕經後乳腺癌、結直腸癌、子宮癌、食道腺癌、膽囊癌、腎癌、肝癌、卵巢癌、胰腺癌、胃癌、甲狀腺癌、腦膜瘤和多發性骨髓瘤。
2.1 IRAC在2016年發表於NEJM的特別報告
最近一項報告指出,進展期前列腺癌以及口腔、咽喉癌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肥胖的影響。
全球各地體重過重所致癌症比例
心腦血管疾病
研究發現,超過標準體重15公斤的人群中,30%患高血壓,大部分患高血脂,兩者都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肥胖是導致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每增加5公斤體重,患冠心病幾率就升高14%,中風危險率提高4%。
糖尿病
糖尿病在體重正常人群中的發病率僅為0.7%,但中度肥胖者的糖尿病發病率會增加4倍,嚴重肥胖者會增加30倍。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大量脂肪堆積容易導致睡眠時出現打鼾、水腫甚至呼吸困難等,嚴重者可能出現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骨關節病
體重過度增加對骨骼和關節是額外負擔,容易引發關節炎、肌肉勞損等問題。
脂肪肝
內臟脂肪堆積程度與體重成正比,過多脂肪會對肝臟等器官造成損害,引發脂肪肝。
抑鬱症
肥胖會引發焦慮、恐懼、抑鬱等不良情緒。肥胖可使女性患抑鬱症風險提高三成。
影響受孕
肥胖會導致女性體內雌激素增多,可達正常體重女性的2~5倍,繼而引發月經不調等問題,影響受孕。
從基因上看,中國人更胖不起
體重指數(BMI),是目前醫學界普遍使用的體型判斷指標。
世界衛生組織規定,體質指數在18.5~24.9為正常,25~29.9為超重,30以上為肥胖。
東方人體質與西方人有較大差別,西方人的肥胖多是全身性肥胖,中國人的肥胖多是向心性肥胖(脂肪沉積以心臟、腹部為中心),且研究顯示,中國人不需要胖到西方人那個程度,就會出現諸多健康問題。
因此,大陸提出了更適合國人的肥胖標準,即體質指數大於等於24為超重,大於等於28為肥胖;男性腰圍大於等於85公分,女性腰圍大於等於80公分為腰部肥胖標準。
肥胖是一種可預防的疾病,任何時候開始減肥都不晚。
美國布朗大學研究發現,肥胖的人只要減輕20磅(約9公斤)的重量,就能對身體產生長遠的積極影響,即使反彈也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能長期改善睡眠呼吸暫停、高血壓、骨關節疾病等問題。
運動可顯著降低癌症風險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生理教研室副教授汪軍表示,運動是減肥的最佳選擇。
快走、遊泳、跑步、騎車等是較好的方式。一般來說,每周進行3~5次戶外運動,運動時間至少要持續30分鐘以上,中到大強度間歇運動減肥效果較佳。
老年人、長時間不運動的人,更適合走走跑跑的運動方式,可以循序漸進開始。先走1分鐘,再以每分鐘100米的速度慢跑1分鐘,如此交替進行,每隔兩周增大運動量。
國際權威醫學雜誌《美國醫學雜誌•內科》2016年5月發表了美國國家癌症中心的一項薈萃研究,該研究對144萬人群進行了跨越18年的跟蹤研究。
結果表明鍛煉能顯著降低十幾種癌症的發病率,分別為食管癌(42%),肝癌(27%)、肺癌(23%)、腎癌(23%)、胃癌(22%)、子宮內膜癌(21%)、白血病(20%)、骨髓瘤(17%)、結腸癌(16%)、腦癌(13%)、直腸癌(13%)、膀胱癌(13%)、乳腺癌(10%)。
也就是說,中國發病排在前10位的癌症,有8種都可以在運動中獲得顯著益處。
運動可以降低中國排名前10的癌症中
8種癌症的發病率
在飲食方面,避免油煎食品、快餐;嚴格控制餅乾、糕點、糖果等含糖食物攝入量;建議用各種水果、蔬菜和谷物取代高脂食物;晚上睡前2~3個小時內,不再吃東西。
此外,一些生活細節也有助於人們減肥。比如吃飯時每口嚼15~20下,細嚼慢咽不但能幫助腸胃消化,還能產生飽腹感,讓人更容易感覺到飽。
還可注意進食順序,飯前喝湯,接著吃菜,再吃飯,盡量用熱量較低食物填飽肚子,就不會攝入過多高熱量食物。▲
本期編輯:劉雲瑽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
近期熱門文章
80%尿酸是身體「生產」的!超標的人跟著這份指南做就夠了
「春捂」捂的到底是哪里?捂好3個部位疾病繞道走
短短10句話,國醫大師一輩子的「養生秘訣」
鍛煉可能會讓你加速衰老!這6種方式我勸你放棄
」
生命時報公眾號矩陣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電話垂詢
業務合作:010-65363765
內容合作:010-65363786
喜歡,就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