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很多人以為,養生就是要靠很多的保健品、營養品去固本培元,或者是保溫杯裡泡枸杞。
這些人往往會為藥物花費大量金錢,但依然無法將身體調養到最佳狀態,白白浪費了時間和精力。
而且,是藥三分毒,市面上許多的營養品吃多了可能還對身體有害無利。
可見,服用大量的保健營養品並不是一個正確的養生之道。
正確的養生,應當從自己的精神著手,努力將精神狀態調整到最舒服的程度,才能容光煥發,避免病痛纏身。
然而,調整自己的精神狀態,不僅僅是提高睡眠質量這麼簡單。
如果能做到下面的幾點,或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精神質量。
一、淡泊名利,不在追名逐利的道路上迷失自我
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生存,人們為了賺取錢財養活自己,往往會不停地尋找增加收入和升遷的機會,甚至為此不擇手段,既傷害了別人,對自己也沒有多少好處。
《誡子書》中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就體現了智者諸葛亮的人生思考。
一個人需要保持淡泊平靜的態度,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快更遠。受世俗名利的迷惑,反而容易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適度地放下與看開,給自己的人生留一點餘地,對調整自己的精神反而有益無害。
現在大多數人都活得很疲倦,紅塵的色彩,世間的名利皆令你我爭相追逐。有多少人能夠做到正視本心,達觀進取?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邊雲卷雲舒。」這何嘗不是一種自然曠達的境界?
二、善於觀察,嘗試尋找身邊的小幸福
還有一些人,為了結識更多的社會好友,不惜扭曲自己的本性去迎合他人,長期如此,便會失去自我,在這種生活中越過越痛苦。
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道德經》中的重要哲學。
意思是說人要尊重自然,尊重自己的本心。不要扭曲自己去做違心的事,否則會在社會的洪流之中迷失,越陷越深,逐漸失去自我的本真,造成精神痛苦的根源。
莎士比亞說過:「表面越是熱鬧,內心越是空虛。」
扭曲自己,對他人曲意逢迎,這並不是一件自己想做的事,即便刻意營造了熱鬧歡快的氣氛,自己的精神仍然得不到滿足。
很多時候,生活中的快樂可以非常簡單。或許只是品嘗到一頓美味的飯菜;或許是享受片刻看劇的寧靜;或許是和家人朋友談天說地傾吐煩惱……
其實,一件簡單的小事,就可以讓你幸福一整天。
三、淨化心靈,找尋到人生的真諦
淨化心靈一詞,看起來很難辦到,事實上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龐雜。
可以嘗試去學習收斂心性,控制情緒。
對他人發脾氣,傷人傷己。沖動將狠話說出,可能一時半會兒會覺得心裡爽快,但是若事後後悔,可能再無轉圜餘地。
所以,在心情感到煩躁時,切忌沖動。
可以去做一場劇烈運動出一身汗釋放壓力,或者飽餐一頓清除煩惱,又或者閱讀一本書放松自己的大腦,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
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報一個課程,甚至學習一門自己想學的樂器。
總之,尋找一件自己喜歡並願意堅持的事情去做,為自己的精神騰出一片寧靜的時刻,便不會覺得生活過於緊繃,壓迫得人喘不過氣。
長期如此,心靈便慢慢被淨化了。
結語
《太上老君說清靜經》中道:「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能保持心靈的清靜,天與地都將與你的精神融合,那麼你的精神狀態自然就達到了淨化,人也會體驗到極大的快樂。
《莊子·養生道》裡道:「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尊重自然,不追求,不執著,便不會傷害到自己的精神,養生自然也不會成為一樁難事。再配合些許運動,你的精神狀態會比一般人好很多。
所以養生,應當是精神和身體一同養護。而精神的養護是最為主要的。
就像港劇中的經典臺詞裡說的——做人最重要的就是開心。
守住初心,想辦法愉悅自己的心靈,用心去感受生活、體驗生活,這才是生活的真諦。
本文來自投稿,作者:葉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