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作者:林芝蕙醫師
楔子:以我多年來清淡且簡單飲食,其實完全毋需廚藝就足以料理三餐。
在忙碌的生活轉盤中排入做菜的時間表是源自於對家人的愛(我的媽媽及外甥女),希望藉由健康的飲食可以為她們每日生活注入更充沛的能量!
在門診中除了與患者討論口腔治療問題,患者也常詢問在治療中、治療後有關食物的選擇與禁忌!當話題延伸至食物料理,尤其得知我也經常烹調,患者開始會瞪大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我,〝林醫師,妳每天門診工作滿檔,怎麼有空做菜!?〞
〝半夜〞沒錯!除了假日外,我就是利用門診結束後(已是晚間十點多),整理自己及家中瑣碎雜務後,接著就是我的〝做菜時間〞到了,它幾乎已成了我的〝 休閒運動〞!
只有在半夜無壓力的空檔中,我才能夠盡情沉浸在做菜的思緒中,一邊思考著如何讓小莉的便當菜色豐富多元且盡量每天不重複。她目前高三正值青春芳華的年紀,尤其現在還面臨學測的壓力,需要更多的熱量因應;當然還要顧及菜色不能過於油膩(做菜很難實際計算卡路里量,我個人認為是把握原則,捉住重點、實際執行就好)才不致於影響體態及健康。
而我的媽媽深受糖尿病問題困擾,若長期服用降血糖藥物對身體總是負擔,甚至可能危害肝、腎功能(所以要定期複查肝、腎功能);所以我一直思索著,該如何用飲食控制媽媽的血糖問題,希望能讓她每日的用藥量降低至零,絞盡腦汁在血糖的高低槓桿天枰下維持平衡,以決定每日的食譜菜單!(有關糖尿病的食物控制,我會另以專篇心得分享)
為家人準備的便當菜餚,色、香、味俱全是基本要素(否則怎麼會有人要吃呢!)
還要合乎健康、營養需求,最重要的是滿滿的用心及愛心,以撫慰、溫暖她(他)們的腸胃!
所以從琳瑯滿目的食材選擇、洗滌有否徹底清潔、烹飪的方式,至調味劑的篩選與添加的多寡(以上都會在專篇論述),考量媽媽及小莉不同的體質差異的需求下,每日為她們做出專屬的料理。但又礙於巧婦只有我一人兼職,時間有限為難下,做出看似相同的菜色,卻可以符合她們身心狀態需求的菜餚,對我而言那是愛的負擔,但也是因愛而激發的學習樂趣與考驗!
首先與大家分享的下列幾道菜,是以帶有酸、甜風味的泰式醬汁作為調味劑,其醬汁主要原料是魚露、檸檬汁、蒜末、糖等再加上香菜以不同比例調配而成。比例的差異會造就味蕾截然不同的滋味感受;但若以健康的尺度,其比例及濃淡的拿捏就需再三斟酌。例如調製媽媽的醬汁(有糖尿病),糖的部份我會酌減量且擔心醬汁過於濃郁所以也會加(冷)開水稀釋,當然巧婦的功力挑戰就是雖然調味清淡,卻不致影響味覺的享受!
(一)椒麻雞(圖一):這是不用一滴油煎好的椒麻雞,我做的食物幾乎沒有〝炸〞的烹調方式。原理是先用雞皮的那面用中火煎出油(圖1-1),而醬汁的部份除了上述材料,我在椒麻雞及泰式檸檬魚中會再添加自製的花椒油及純釀造不含人工防腐劑的醬油(圖1-1);(但若為糖尿病的患者則酌量添加)。
圖一:椒麻雞
圖1-1:煎雞及純釀造不含人工防腐劑醬油
(二)泰式檸檬魚(圖二及圖三):先以蔥、薑(甚至可放些香茅等辛香料蒸魚去除腥味, 以鎮壓魚肉自身的腥氣更進而提味。)將魚夾出盛盤,淋上醬汁即成。
雖是相同的作法;但隨著魚類的差異也呈現截然不同的風味。表面上若以整體色澤呈現是白鯧魚取勝,但我個人還是覺得肥厚柔嫩的鱸魚較適合清蒸料理。
圖二:泰式檸檬魚(白鯧魚)
圖三:泰式檸檬魚(鱸魚)
(三)酸甜果香涼拌海鮮(圖四):上述的醬汁我會再加上橄欖油(涼拌的食材要用初榨橄欖油)與海鮮涼拌顯得更對味!
圖四:酸甜果香涼拌海鮮
(四)泰式涼拌青木瓜(圖五):調味中我會再加上乾蝦仁(剁碎使用)會讓整個醬汁更具海鮮風味,食用時也更有顆粒的口感。現在的季節買不到小蕃茄,所以我會用紅黃椒來取代以增加整道料理的繽紛色彩,當然強調食材多樣性以吸收不同種類的蔬果營養也是我一直的主張。
PS:以上醬汁中的香菜也可以用九層塔取代那又是不同的滋味!
圖五:泰式涼拌青木瓜
作者簡歷
現任:‧翔齡牙醫診所負責醫師
- 「新北市牙醫」雜誌諮議
經歷:‧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
‧新北市牙醫師公會理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