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原創作者:天下無疾
藥材是什麼味道,我們嘗嘗就知道了。但它的性質,是寒是熱,我們怎麼能知道呢?熱性的附子上面不會著火,寒性的大黃身上,也不會結冰。那四氣該怎麼判斷呢?
判斷的方法,是去體驗。我們延續吃幾天辣椒,會有明顯的上火表現,嗓子又疼又腫,說不出話,嘴唇、鼻子周圍會長大紅疙瘩;舌頭通紅,舌苔黃,一派熱象,說明什麼?說明辣椒的性質是熱的呀。再喝幾天大黃試試,大便一天好幾次,完全沒有形狀了,身上越來越怕冷,食欲越來越差,全是虛寒表現,就說明大黃這個藥是寒性的。
也就是說,中藥的性質,是由人吃過之後的感覺來判斷的。這就會帶來一個問題,人的感覺,都是主觀的。同樣的一杯水,你摸上去是涼的,我摸著覺得挺溫和的呀;房間裡同樣的溫度,你在裡面覺得熱的不行,我可是已經有點冷颼颼的感覺了。這樣的話,藥性的寒熱,還能有客觀標準嗎?
這確實是個問題。如果我們翻看古代的中藥書,你會發現,對一個藥的寒熱,大家的認識有時候確實不一樣。舉個例子,比如生石膏,有人說是微寒的,也有人說是寒,或者大寒。那到底是微寒還是大寒呀?還有麥冬,有人說性平,也有人說微寒,或者微溫。那到底是什麼呀?這就涉及到上面的問題,藥性的寒熱,是由人的感覺來評價的,而感覺一定是因人而異的。所以,嚴格的說,藥性很難找到客觀標準。
不過,這倒不是說,藥性寒熱,可以信口開河,想怎麼說就怎麼說。絕大多數情況下,古人對藥性的判斷,還是比較一致的。因為每個人的感覺雖然會有差別,但大方向基本還是一致的。比如到了夏天,就算陽氣再虛的人,也能感覺到熱;到冬天,陽氣再盛的人,也會覺得寒冷。到了五六月份,大多數人感到的,都是天氣越來越暖和;九十月份呢,越來越涼快。也就是說,按常理、常識來判斷,做定性的判斷,還是比較容易達成共識的。
那到底有沒有一個,已經達成共識的結論,我們可以直接參考呀?有,那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這就是目前最大範圍內能接受的,對藥性的認識了。不過《藥典》找起來不太方便,直接看統編的《中藥學》教材也可以。因為教材基本也是依據《藥典》來編寫的。
本文節選自:「天下無疾」微信公眾號
無疾學社,專註中醫愛好者教育。無疾學社,中醫路上與您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