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最近,綜合治療科來了三名患者, 24 歲,32歲,65 歲,雖然年齡各異,性格不同,卻有著共同的診斷:胃癌晚期,腹腔轉移;且都沒有病史。
65 歲的奶奶充滿懷疑的說:「兩個月前我才在社區醫院進行了體檢,檢查結果一切正常,我實在想不通為什麼突然就變成了癌症晚期,實在是無法接受。」其實早年新浪微博里就有一條消息備受關注,武漢青山區的吳先生在單位的組織下去正規醫院參加體檢,體檢後拿到報告「一切正常」,可是 3 個月後,咳嗽日漸嚴重,去醫院檢查,竟是肺癌晚期,結果失去治療機會不幸身亡。
其實相比較歐美髮達國家,大陸的癌症患者發現時處於晚期的真的比較多,同時 5 年生存率不理想也給患者心理上帶來極大的陰影,大部分老百姓「談癌色變」,認為患癌就是判了死緩。為什麼癌症在早期難以發現呢?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我們都可能具備的「諱疾」心理
很多老百姓平時進醫院的次數屈指可數,沒有定期做健康體檢的意識,身體有點小病小痛,認為扛一扛就好了。還有人會有諱疾忌醫的心理,認為得了病晦氣,不吉利,不想去就診,或者不願面對,不敢相信生病的事實。
腫瘤早期無明顯症狀
絕大多數癌症早期症狀不明顯,可以說癌細胞是在人毫無察覺的狀態下靜悄悄生長的。即便有症狀也是很常見或輕微的,比如肺癌的咳嗽、腸癌的腹瀉、胃癌的上腹部不適等,這些症狀和普通疾病差不多,非常具有迷惑性,很難引起我們的重視。
檢查手段的局限性
由於癌症確診的「金標準」是病理診斷,必須取材活檢或通過手術,這都是有創傷的,所以一般會先進性血液方面檢查、影像學檢查,在這一系列的檢查中也會耽誤不少時間。如有些人發現頸部淋巴結,可能病人會拒絕一開始就活檢,可能會被當成炎症進行消炎治療一段時間。
診斷的複雜性
比如常規體檢中我們經常接觸到的B超,只能發現2cm以上的肝臟病灶,對於位置比較深的器官如胰腺等,超聲不易發現。此外,很多檢查有創性比較大,如腸鏡等,不可能人人都做、年年都做。腹腔內的腫瘤直徑低於1-2cm,腹部CT很有可能都會漏診,PET-CT雖然比較敏感,但由於費用比較昂貴且輻射性相對較大,並不作為篩查腫瘤的常規檢查手段。
癌症高危人群尤其應該重視早期篩查
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2018年全國最新癌症報告提示:在中國,每年 新髮癌症病例達429萬,即全國每天約1萬人確診為癌症,每1分鐘約7人確診為患癌。
數據很可怕,但其實之於每個人的結果只有兩個:會得癌,或不會得癌。因此在還沒有症狀時就要主動出擊進行篩查,早發現、早治療是預防關鍵。尤其對腫瘤高危人群而言,早期篩查至關重要,可能是將「會」變為「不會」的關鍵契機。
這5類人群需要重視癌症早篩
1. 有癌症家族史者:癌症往往具有家族聚集性和遺傳易感性,具有家族病史者比一般人患癌症的機會更高,一定要積極進行預防癌症的定期檢查,每年一次。
2. 中老年人群:據調查顯示,60 歲的老年人患癌症的可能性是 25 歲左右年輕人的 50 多倍,所以中老年人是癌症高危人群,要定期進行防癌體檢。
3. 常接觸致癌物質人群:即癌症職業,包括放射線工作者(醫務工作者)、化工廠油漆廠職工、核電站、礦山工人等,從事這些職業的人群一定要定期做防癌檢查。
4. 有癌前病變的患者:一些癌症在發病前,可能會出現某種良性疾病,如果未能積極治療則可能會有惡化的風險。如多發性結腸息肉病、潰瘍性結腸炎、慢性萎縮性胃炎、不典型乳腺增生、乙肝或者肝硬化患者等。
除了積極做好癌症篩查外,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對降低患癌風險也很重要。
戰勝腫瘤君,最好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孫燕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孫燕曾經提到:「我是個有腫瘤家族史的人,也早就跨入了老年人的行列,早已是「80後」了,按說屬於「腫瘤高危人群」。不過至今腫瘤還沒有對我入侵成功,而且,我可以自信地說,哪怕出現了問題,那也肯定是早期,通過積極治療,也是能夠控制的。敢這麼自信,就是因為對於防癌知識,我不僅僅是知道,而且能夠身體力行。」
1、能不氣就不氣
生氣、鬱悶就會導致情志失調,在中醫看來,情志失調很容易引起肝膽失和、肝鬱等問題,如果肝膽失和,疏泄不利,那我們的身體就會出現各種問題,積攢得多了,甚至有可能引來癌症。
2、不用營養品防癌
「堅決反對用營養品防癌。」不光是大陸,在世界各地都有各種各樣的營養品宣稱有這樣那樣的神奇效果,但依據基本上都是在細胞培養時或動物身上有一定作用。至今還沒有一個營養品、保健品真正地通過循證醫學的對照研究證明,在人身上確實能夠起到防癌作用。
3、堅持回家吃飯
飲食不規律,飯局上的煙、酒以及不知不覺過度飲食,使我們的腸胃始終處在受損狀態,再加上體重超標,長期下去就可能誘發癌變。遠離癌症,從回家吃晚飯做起。
4、不吃油炸食品
防癌一定要避免吃過多的高脂、高鹽、高糖的食物。油炸作為一種極不健康的烹調方式,受到了多位腫瘤專家的抨擊。因為長期吃油炸食品會誘發腸癌、胰腺癌等消化道腫瘤。
5、遠離剩飯剩菜
隔夜菜放置時間長了之後會與空氣慢慢發生氧化還原反應,食物中的硝酸鹽會被還原成亞硝酸鹽,這種化學成分是無論怎麼加熱也不可能去除的。雖然亞硝酸鹽本身並不致癌,但在一定條件下卻可以轉化為亞硝胺,這個東西會導致胃癌。雖然目前還沒有直接證據顯示,吃隔夜飯菜一定會導致胃癌,但是無論是處於小心腫瘤還是食品衛生的目的,最好不要總吃隔夜飯菜。
6、能瘦就別胖
餓著要比撐著強、瘦的要比胖的好。因為肥胖可能為多種癌症埋下隱患,特別是平時攝入較多動物脂肪、紅肉以及喜歡吃煎炸食物的人更要適當控制自己的胃口來減少患癌風險,比如腸癌、胰腺癌、腎癌、乳腺癌等都與肥胖有關。
7、每年兩次體檢
孫燕院士每年會進行全身體檢兩次。「我這樣做,原因是有的腫瘤隱蔽性比較高,偶然一次體檢未必能發現。比如,早期肺癌可能只有一半患者是通過胸片、X線、痰液能被發現的,增加體檢次數可提高早期發現腫瘤的機會。」
8、堅決不吸煙
吸煙與肺癌有關,同樣也是鼻咽癌發病的主要因素,目前的研究顯示,長期吸煙的人更容易患鼻咽癌,因為煙焦油中含有多種致癌物質和促癌物質,當煙霧被吸入時,這些致癌物就可能附著在鼻咽部,經長期慢性刺激會誘發癌變。
9、遠離不良生活習慣
不少腫瘤,可以說是被自己不良的生活習慣「誘發」出來的。比如飲食不均衡規律就容易誘發腸癌;吸煙人增多則會導致很多無辜的「二手煙」肺癌患者;性生活混亂、感染HPV(人乳頭狀病毒)則使得宮頸癌發病上升——但這些不良因素完全是可以控制的。
10、學會沒心沒肺
總結多年的腫瘤診治經驗,孫燕院士發現,癌症患者都有著相同的一個誘因——壓力大、長期抑鬱、過分憂慮、勾心鬥角。現在的生活節奏快,每個人背負的壓力都不小,建議大家不折騰、不鑽牛角尖,凡事都想開點,做個沒心沒肺的人,因為精神愉快、身心健康確實能給你一個好的身體。
早期癌症有信號
莫為三餐忽略它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方可成就「王者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