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事例告訴你周圍的醫療狀況有多糟—你我盡在其中!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前言:這些事說起來像是笑話,而細細一想不由得後心一片冰涼。

事例1

一位80歲的老年男性患者,因誤吞假牙來到急診。到達這家「上級醫院」時已經輾轉去過幾家「下級醫院」均未解決,時間也整整過去了72小時。

按照診療常規,這樣的問題處理並不複雜:先行胃鏡檢查,如果胃鏡取出有困難或者出現意外,胸外科即行手術取出—因為如果這樣的食管異物不予處理,這患者必死無疑。

然而,已經過去了72小時,依然無人「能夠」處理!而且,這家「上級醫院」的醫生們也表示「很難」處理,理由很簡單:高齡,情況複雜。無論是做胃鏡還是手術都有很大風險,風險很大,很大風險,風險很大……。

看到這里噴子們可能要開罵了:現在的醫生只是認錢,什麼擔當都沒有!

其實這種情況按照流程也不複雜:仔細向家屬交待病情和治療風險,如果家屬同意治療,那就簽字,趕緊幹!可是前面那幾家醫院都沒處理,為什麼?

三個事例告訴你周圍的醫療狀況有多糟---你我盡在其中! 未分類 第1張

急診醫生「倒苦水」:「我們怕出事啊!簽字與理解是兩回事—哪個後來鬧事的不是術前跪著求、出了問題指著罵?這個病人80歲了,又耽擱了這麼久,風險之大不言自明。說實話,我寧願認慫,也不想惹事。」

「可是救人要緊啊!如果家人很誠懇呢?」

「那就賭一把吧!十年間我們賠了300多萬,這些錢都是這麼賭進去的……。」

我無言以對。

在醫學院校,每個秋季都會有一次熱血沸騰的宣誓儀式,而每個夏天,總有一批醫學生們帶著「滿格」的愛心和擔當意識進入臨床。可是,在現下「高尚與卑鄙齊飛,信任共背叛一色」的環境里,在血淋淋的教訓前,誰知道他們的愛心能保持多久,誰又知道他們的擔當意識能支撐多久?

三個事例告訴你周圍的醫療狀況有多糟---你我盡在其中! 未分類 第2張

事例2

一位55歲的女性肺癌患者,在9年前找我就診時就發現肺部有陰影,但是病變很小,形態也不像典型的肺癌。於是我囑咐她:可以暫不處理,但是一定要定期復查,發現變化抓緊時間處理。

9年後,當她再次讓我給她會診時,資料顯示已經是肺癌晚期了。她家人告訴我,她們找到了一位「神醫」,這幾年的時間里她們一直都在按照「神醫」的辦法治療,直到病情無法控制。

我一時間又是無言以對,只能告訴她下一步最可行的方法是如何如何,對於她們以往就醫的經歷我沒做評價,也不敢評價。

其實患者是沒有什麼錯誤的,他們大都沒什麼專業知識,不可能區分什麼樣的醫生對他是有幫助的,就像小孩子不能區分小賣部里零食的優劣一樣—娃娃們會想:既然這些東西能擺出來賣,怎麼會是不好的呢?

其實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這樣的「神醫」都是有的,當然也就一定都會有上當受騙的人。但是,在國內尤其多!多得離譜!

三個事例告訴你周圍的醫療狀況有多糟---你我盡在其中! 未分類 第3張

事例3

據悉自2017年開始,山東省醫學院校開始招收面向基層醫院的醫學生,凡是合格的高中畢業生均可報名。學制五年,期間免學費、免住宿費、每年補助4000元。畢業後需到相應基層醫院工作6年以上,給予事業編制……。

這則消息給我的第一個反應不是吃驚,而是可笑:至於嗎?曾經只有高材生才能考進的醫學院校,至於落魄到這步田地嗎?

看起來很至於!

前一陣子著名的《柳葉刀》雜誌發了篇文章,作者通過分析發現:自2005 年至 2015 年的10 年中,中國培養了470 萬名醫學生,但醫生總數只增加 了75 .2萬,流失率高得驚人。

進一步分析發現:10 年中 25 ~ 34 歲的醫生比例從 31.3% 降至 22.6%,而 60 歲以上的醫生比例從 2.5% 增加至 11.6%。「有官員表示,從2005到2011年,接近一半的註冊兒科醫生因薪水低和工作時間長而離開崗位。在中國農村,醫生短缺尤其嚴重,2015年缺少逾50萬名醫生,尤其是在兒科等特定科室。」

文章里透露的信息清晰而殘酷:醫生越來越少,年輕的醫生越來越少,基層更缺醫生!

看到這些數字和文字時,不知道列位看官會作何感想。醫藥行業事關生死,無論中外歷來都是學界精英競相入行,而現在居然要自降身價來維持一個基本數量。這事說起來像是個笑話,而細細一想不由得後心一片冰涼:我們日後要相托性命的人,其入行的門檻竟然不及獸醫!

過去醫生這行當有個美稱,叫「杏林」,該典故源自三國時的名醫董奉,據說他治病不收費,受益的患者便在其住宅旁邊栽杏樹以示謝意。時間久了,所種杏樹蔚然成林,每到春來時繁花如海,慢慢地竟成廬山一景。

不知道再過些年、等到這一碴「背運」的醫生們漸漸死傷殆盡之後,新時代的杏林春景會當如何。也許到那時,縱然有想種杏樹的病患者,只怕也難尋董郎中的老宅了吧。

三個事例告訴你周圍的醫療狀況有多糟---你我盡在其中! 未分類 第4張

了解醫學那些事,敬請關注醫護訊

醫護訊歡迎您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