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從國際及國內酒店集團的健康養生布局,到單體酒店的健康養生主題,從崇尚健身與輕食的體驗計劃到重塑精神與體制的療愈旅程。健康養生在酒店領域的創造活動和呈現的方式可謂是繽紛炫目,並且有催生酒店「第四空間」的勢頭。那麼,布局健康養生,酒店到底能得到什麼?
篤定康養,信心何來?
相比較生活方式和新零售,健康和養生能夠成為酒店業務增值的新維度或許並不該那麼讓人意外。
根據2017年的數據,全球年度養生旅遊支出已達到6394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約6.5%,是一般性旅遊支出增長率的兩倍。
數據還顯示,一養生為目的的遊客,每次出境平均花費為1528美元,高於平均水平的53%;
每次境內平均花費達到609美元,是其他遊客的178%。
市場巨大,並且保持持續增長,對於如此豐厚的一塊「大蛋糕」,酒店行業無論如何都不能置若罔聞。
各大國際連鎖酒店巨頭紛紛布局康養領域
萬豪旗下的威斯汀品牌早在2011年就已經開始為自己加持「康養特質」,從提供健康早餐到設立慢跑禮賓服務,從運動裝備租賃計劃再到威斯汀XKeep專屬頻道(與知名運動社交平台Keep建立戰略合作)……威斯汀運用康養元素的不斷填充,將品牌原有的健康生活體驗與活力運動相融合,讓客人「欲在旅途中堅持健康生活」的「需求」得以滿足。
凱悅集團收購紐約養生及度假品牌Miraval以及全球生活方式酒店管理集團TwoRoadsHospitality,為養生投下了「大本錢」。與威斯汀和Keep的戰略合作類似,凱悅還在其重新改造的嘉軒(HyattPlace)品牌中推出Ex-hale健身視頻,爭奪優質健身社群資源。希爾頓集團在康養方面也不甘沉寂,希爾頓打造的FiveFeettoFitness客房,擁有11種不同的健身器械和配件,讓注重塑形的新生代客人不再給自己找到「犯懶」的理由。除此之外,洲際集團推出的逸衡酒店品牌(EvenHotels),以及雅高投資持股的德國精品品牌25hours也在養生方面有很大側重,比如在大堂供應有機食品。
總之,縱觀世界排名前十的酒店集團,無不在康養領域先行啟程或是積極籌劃,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酒店的康養增值不是短期風潮,而是一個具有長期價值的增長點。
全球養生協會將養生遊客分為兩類:一是以健康養生為旅遊目的;二是想在旅途中保持健康。
從各大酒店集團的康養布局來看,針對「在旅途中保持健康」的產品布局似乎占據主流。筆者認為,這種選擇背後是對規模化的深刻考量。
不難推測,「以康養為目的」的客人較之「欲在旅途中保持健康」的客人,社會生活局限性較大,增長也相對緩慢。
因為「以康養為目的的出行」必須具備意願、財力和時間三個先決條件,且三者缺一不可。然而,以「在旅途中保持健康」為目的的客人群體則相對廣泛,無論是出遊、出差還是暫居的途中,他們都有意願和條件來做到自己的「健康維護需要」。
據全球康養協會統計,這類客群的年增長率為10%,2017年的支出占康養遊客總支出的86%。並且對於酒店而言,在自己原有的服務場景中添加或加強關於「健康維護」的內容,遠比打造具備療愈功能的康養目的地要容易且經濟的多。
不過,「以健康養生為旅遊目的」的客群也不能忽略,因為他們正在以每年8%的速度持續增長。而且這類客群一般以做到療愈效果為主要需求,往往具有停留時間長、預算支出高的特點。
今年2月,洲際集團以3億美元收購了養生度假酒店集團六善(SixSenses),將在2020年於全球新開12家養生目的地酒店。
根據浩華國際咨詢公司發布的信息,國內地產巨頭綠地集團在2017年底與預防醫療行業主管者騰湃健康產業集團達成合作,提出「計劃投資200億元建成100家康養酒店」的目標。由此可見,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市場,專業化康養目的地酒店的布局同樣趨熱。
雖然對酒店而言,打造「康養目的地」不如加持「健康維護」功能來得得心應手,但是,如能整合好相關的物質、人力及場景資源,精心雕琢的康養酒店很可能會成為自帶流量的目的地,從而使得品牌和資產獲得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