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2017年,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國家體育總局、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共同印發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方案(2017-2025年)》,在全國範圍深入開展「三減三健」(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專項行動。
在「三減」中,除了大家熟知的減鹽、減糖
另一項極為重要的就是「減油」
因為現在很多家庭都是「吃油大戶」
而「高油飲食」無時無刻不在威脅著我們的健康
吃得太油,真的傷全身!
油很重要,有研究發現,人體必需的八大營養素中,脂肪酸總量的70%來自食用油。
但為什麼會提出「減油」呢?
因為它高能,不易消耗,會造成高脂血症和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壓也會隨之而來……
1
引發三高
吃油多,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容易導致血液里膽固醇增加,加速血管變窄,不利人體健康!
且在所有食品中,油脂的單位能量都是高的。如果每人每天多吃進1茶匙(15克)油,一個月後體重就可能有明顯的增加。肥胖一來,過多的營養脂類、糖類滯留在體內,時間一長就容易引發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
2
傷心腦
油脂攝入過多還會導致血液中脂肪酸過多,造成血管動脈硬化,形成血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尤其很多人喜吃動物內臟、燒烤等多油脂、高膽固醇的食物。食後久坐不動,體內脂肪堆積,三高也會在無形中飆升。
這樣的生活習慣,很可能導致腦梗塞、腦出血、中風等腦血管疾病,從而誘發血管性癡呆。
3
更容易得糖尿病
在日常生活中,食用油是多不飽和脂肪酸及單不飽和脂肪酸的重要來源。但大量攝入多不飽和脂肪酸,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特別是女性。
值得注意的是,日常生活中一些快餐、零食,比如薯片、能量棒、餅乾或漢堡,含油量更高。
另有說法吃油炸食品一個月,可引起肝臟明顯變化,引發人體內酶的變化類似肝炎。
到底吃多少油才最健康呢?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我們每人每天食用烹調用油為25-30克,相當於普通的白瓷勺2勺半-3勺左右。
然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曉峰指出:全國大約80%的家庭吃油都是超標的。
吃這些等於直接喝油
你家卻吃得上癮
1
番茄炒蛋:炒一個菜倒兩次油
你家做番茄炒蛋的時候是不是這樣放油的:炒雞蛋放一次;然後撈出雞蛋,炒番茄的時候再放一次?
要想把雞蛋炒蓬鬆,那得多到點油吧,最少也需25克。而炒番茄的油,通常也不會少。一個菜就用掉一天的油量,簡直太家常便飯了!
2
幹煸豆角:油多了才會有「虎皮」
幹煸豆角的油脂含量也較高。
有些家庭會用油將豆角炸成「虎皮」狀,撈起後再和其他食材一起炒,經過兩次油脂的「洗禮」,最終成品菜中的油脂確實很多。
3
紅燒茄子:最是吸油
紅燒茄子吃著最香,也最下飯。但是,茄子疏松多孔,十分「吃油」。
紅燒茄子聽起來是一道「素菜」,但經過烹煮後,其含油量也許不比一碗油滋滋的紅燒肉少。
4
地三鮮:先炸後炒,吸飽油才好吃
做地三鮮很重要的一道工序:炸!
土豆和茄子切成滾刀塊,裹上面粉,放入油鍋炸成金黃色,讓土豆和茄子里的澱粉,吸油吸得飽飽的。
然後再放到鍋里翻炒,二次加「油」。食材雖都是「素」的,其實里邊油脂含量並不低於肉菜。
5類「含油大戶」主食:你天天吃
你天天當主食吃的他們,其實是「含油大戶」——
1.炒飯類
油亮亮的炒飯之所以香噴噴,都是加入油鹽等調味品後,脂肪含量大大增加的結果。建議最好自己在家做炒飯,這樣烹調油用量可以控制,用平底不黏鍋也有利於省油。
2.起酥麵包
食品中,但凡帶著「酥」字的,大都在暗示我們脂肪含量高的事實。因為要塑造食物酥香的口感,沒有油幾乎是不可能的。比如鳳梨酥、金錢酥、桃酥、油酥燒餅等。
3.炒餅、炒粉、炒年糕
跟炒米飯類似,炒餅、炒粉、炒年糕的脂肪含量一般在5%~8%左右,相對於原料來說脂肪含量也翻了幾十倍。
4.麻團、麻花、油條
這些都是使用油炸工藝製作的主食,整個在油鍋里「洗了個澡」,脂肪含量大大提升。
學會這7個「減油」絕招讓你健康吃油
1
搭配有講究
少油不是只追求一餐中一個菜少油,而是整桌菜都應該控油。
要注意食材上魚肉類與青菜類搭配,烹飪上紅燒煎炸等油大的方式和蒸煮等油少的方式搭配。
2
肉類先醃會兒再炒
可以通過提前醃制食材達到提香、入味的效果,這樣炒菜時即使放很少油也會很香。
蒸燉肉類時,放點香菇、蘑菇增鮮,烤魚前放點孜然、小茴香、花椒粉等,即便少放一半油,味道一樣香。
3
五花肉先煸炒
對於五花肉、肥牛等油脂含量較高的肉類,可以把肉下鍋後,先煸炒兩三分鐘,使肉里的油充分析出,再加入其他食材進行翻炒。
這種做法與傳統的煉豬油類似,這樣既省油,菜又不油膩。
4
吸油菜先蒸或幹炒
茄子等非常吸油的菜,為了避免「吃」油過多,可以在做燒茄子前先蒸一下;或在炒茄子時,先不放油,用小火幹炒一下,等茄子中的水分被炒掉,茄肉變軟後,再用油燒制。
5
涼拌菜後放油
涼拌菜最後放一勺香油或橄欖油,然後馬上食用。這樣油的香氣可以有效散發出來,食物還沒有來得及吸收油脂,攝入的油脂自然也就少了。
6
裝盤前不妨先控油
炒好的菜先不要急於出鍋裝盤,把鍋斜放兩三分鐘,讓菜里的油流出來再裝盤。
青椒、豆角、荸薺、萵筍之類的蔬菜吸油較少,用這種方法能有效避免食物浸泡在油中,在不知不覺攝入很多油脂。
7
煲湯後記得去油脂
雞、排骨、牛腩、骨頭等燉煮後都會出油,做好後把上面的油脂撇出來。這樣就能在喝湯時減少不少油脂的攝入。
你學會了嗎?
收藏起來,健康控油
來源:成都商報四川名醫整合自健康時報、生命時報、BTV我是大醫生等
愛我你就星標我!!!
第一步:進入公眾號消息頁面
第二步:點擊右上角的 ” ··· “
第三步:選擇 ” 設為星標 ” 就好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