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最好的醫生是自己!
壽命的長短,15%決定於遺傳,但60%決定於自己,所以從年輕時就要養生保健。人的24小時,12個時辰都是變化的,中午12點是午時,生命力最強。晚上12點生命力最差,所以該睡覺的時候一定要睡覺。院士們所擅長的醫療領域各異,但以自己的治病救人經驗為基礎,對人生的感悟卻驚人地相似,那就是:最好的醫生其實是自己!
最好的醫生是自己
曾益新中國科學院院士:機器舊了、壞了,需要經常除銹、上油、疏通、修理;人同此理,人生病了,需要吃藥、打針、動手術──這就是治療。特別是在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的今天,只要我們每個人能做到平時積極預防,有病坦然面對、正確治療,就可以做到健康、快樂、長壽。
很多人都對健康的四大基石了如指掌: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然而,現實生活中呢?有不少人依舊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埋頭苦幹」,吸煙、喝酒、大魚大肉、通宵熬夜、吃夜宵、不吃早餐、吃飯不定點、飽一頓餓一頓、不鍛煉、長期悶悶不樂……直到生病了,身體累垮了,才被迫停下來!
怎麼治怎麼防?答案是預防得走在前面。首先就要對吸煙、酗酒、暴飲暴食、長期熬夜、不重視鍛煉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大聲說「不」;其次,生病了,不要諱疾忌醫,也不要病急亂投醫,應該以坦然的心態和醫生溝通,配合醫生積極治療;再次,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防病治病科普常識,請務必記住:「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處方是知識。」
別和自己過不去
樊代明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別和自己較真兒,別和自己過不去。健康生活就是順應自然,隨遇而安,想吃什麼了、想去哪兒玩兒了,都要滿足一下自己。凡事都有規律,人離不開自然。天冷了加幾件衣服,天熱了脫幾件衣服,反其道而行之,吃再好的藥都沒有用。
不僅人是這樣,植物也是這樣:向日葵圍繞著太陽轉,含羞草白天合,晚上開,這就是規律。人的24小時,12個時辰都是變化的,中午12點是午時,生命力最強。晚上12點生命力最差,所以該睡覺的時候一定要睡覺。與人相處不猜忌、不設防也是健康生活的一部分,畢竟我們每天最主要的是和人打交道,只有相處和諧自己才能快樂。壽命長短60%取決於自己。
從年輕時就要養生保健
陳可冀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醫大師:壽命的長短15%決定於遺傳,但60%決定於自己,所以從年輕時就要養生保健。二十養生正當年,四十指標都正常,六十以前沒有病,八十遊泳人未老,九十猶能半小跑,輕輕鬆松一百歲。
官再大,錢再多,閻王照樣土里拖。家財萬貫,一日不過三餐;廣廈萬間,夜眠不過三尺。養心莫善於寡欲,好好活,不要攀,不要比,不要自己氣自己。人老了,心態比碰到的事要緊要得多;年紀大了,要珍惜並熱愛生活,多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心境不可以亂,不可以偷懶和厭倦生活。
遇事不鑽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每天領取謀生錢,多也喜歡,少也喜歡;少葷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細也香甜;新舊衣服不挑揀,好也禦寒,賴也禦寒。好好活,不要攀,不要比,不要自己氣自己。遇事不鑽牛角尖;不管每天賺多少錢都要開開心心;不管每天吃葷或吃素都覺得香;穿衣打扮只要能禦寒保暖。
不要人為地給自己「誘發」腫瘤
孫燕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我是個臨床腫瘤學方面的專家,可是我也不知道自己身體內什麼時候會發生癌變。舉個例子:我們的身體就像一部精良的汽車,每個臟器24小時都在辛苦工作,當然需要保養和檢修。不少腫瘤,可以說是被自己不良的生活習慣「誘發」出來的。
比如過多食用高脂飲食、喜歡吃肉、不吃蔬菜就容易誘發出越來越多的腸癌患者;吸煙人增多則會導致很多無辜的「二手煙」肺癌患者;性生活混亂、感染HPV(人乳頭狀病毒)則使得宮頸癌發病上升——然而這些不良因素完全是可以控制的。
以前,醫學界還質疑精神因素怎麼會跟癌症有關呢?後來一個研究發現,長期不良情緒會使人體產生應激反應,過強的應激反應就會降低人體免疫力,使癌細胞有可乘之機。該睡覺時睡覺,該吃飯時進食,每天有一定時間鍛煉,不要抽煙喝酒。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保持良好的生活節奏。總之,不要人為給自己製造很多不利因素,才有利於防癌控癌。
肉多了,動少了,病就來了!
葛均波中國科學院院士、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幾十年前我們一年都吃不了幾口肉,而現在大部分家庭幾乎頓頓都要有肉。我所在的上海中山醫院心內科的病床數,十年前有88張病床,病人要排半年才能進,而現在增加到192張病床,卻排半年絕對排不進來。這很能說明問題。肉類吃得過多造成了高血脂、高血壓等問題,隨之而來的就是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吃得不健康,運動量少了,疾病自然就多了。
腿痛再補鈣,晚了!
邱貴興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協和醫院骨科教授:很多人以為,人到老年腿腳疼痛是「缺鈣」造成的,甚至認為這種疼痛不用治療,挺一挺就能熬過去。其實,骨質疏松症一旦出現明顯疼痛症狀,骨骼中的骨量已經丟失30%~50%以上了,這時再單純補鈣,已經晚了。最好的辦法當然是「防患於未然」。年輕時努力提高身體的骨峰值、保持正常的骨鈣量和骨密度,就能緩解骨質過早流失。這需要不斷的運動刺激。缺乏運動會使骨丟失加快,容易出現骨質疏松。走路時講究挺胸提臀,就可以預防骨關節病。一挺胸、一提臀,自然肩部和胯部就都往後走了。
再比如坐著的時候,我們要盡量讓下腰椎部位貼住座椅靠背,或者在腰部墊個小枕頭。因為這樣能幫助保持腰椎曲線向前,避免勞腰。所以說,坐立行你都得順著脊椎的型,才不容易得病。別嫌這麼走這麼坐費勁,習慣就好了。而且千萬記住,越不舒服越要堅持,因為這說明脊椎已經不習慣正常的彎曲了,就應該趕緊調整。
常給你的肺做體檢
鐘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專家:在中國,排名前十的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慢阻肺等,一般都是先有一些小的指標異常,往往要經過5年、10年、15年後才慢慢發展成為致命問題。健康如堤壩保養,當最初發現有滲漏時,只需很少力量便可堵塞漏洞;如待要崩堤時才作補救,則縱使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亦未必能挽回。
人的肺功能損害尚未超過50%時,身體一般都不會有感覺。等到超過50%再找醫生診治,就已經失去最佳時機了。常常會遇到一些尚未出現症狀的患者,苦口婆心勸對方早點吃藥控制,不要等氣促得很厲害時再來看,但總有一些患者不太願意。我們要像量血壓一樣做肺功能的檢查,就像對血壓實時檢測,發現血壓高時,按照醫囑服用一些降壓藥就維持得很好。
從來不貪吃
陳君石中國工程院院士:在我看來,沒有不健康的飲食,只有不健康的搭配。陳君石院士始終保持著健康的標準體重,說起來,他有自己的一套「飲食經」。「什麼都吃,飲食多樣化,這樣就能很好地保障食品安全與健康。」「拿韭菜來說,確實存在一些農藥殘留的現象,但一星期吃一次,能吃進去多少農藥?什麼都吃一些,什麼都不多吃,即使攝入的食物中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質,只要總量不超標,對人體仍然是安全的。」
除了飲食多樣化,我的「飲食經」還有吃得少、會搭配兩個特點。我飯量一直都比較小,從來不「貪吃」,所以幾十年來體重波動一直沒有超過5公斤。此外,他很會搭配食物,比如紅燒肉,很多人怕油,不敢吃,我卻照吃不誤,只是注意當天別的高脂食物盡量少吃或不吃,另外多攝入一些蔬菜水果平衡一下。
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